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10年来,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学者已陆续有所报道[1~7].我院自1989年9月起应用国产MIBI药盒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现将3年来心内科住院病人中,资料完整并在2~4周内做过CAG和心肌SPECT两项检查的3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纤维连结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连结蛋白(Fn)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非免疫性高分子糖蛋白。本文介绍纤维连结蛋白的来源、结构和功能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时Fn分布的变化和血浆Fn浓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23.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这早已为人们所重视,但AMI的预后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变化的关系却易被忽视。本文研究了152例AMI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一步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晚期再灌注以及晚期再灌注预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兔的心梗模型,心梗组行永久冠脉结扎,晚期再灌注组于结扎冠脉3h后解除结扎行再灌注,晚期再灌注预加依那普利组在晚期再灌注的基础上于心梗后早期加用依那普利治疗。于术后7周进行血液动力学参数测定及取出动物的心脏行形态学检查。结果:晚期再灌注组膨展指数低于心梗组,但梗塞面积、左室容积、左室重量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改善;而晚期再灌注预加依那普利组膨展指数、左室容积、左室重量均低于心梗组,血液动力学指标也有所改善。结论:晚期再灌注可以减少梗塞膨展,但对心梗后晚期左室重构无明显影响;晚期再灌注预加依那普利有利于减少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5.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雷公藤内酯醇对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3H-TdR掺入率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VSMCs的DNA合成;阻断细胞周期的中G0/G1期向DNA合成的S期转化。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有效地抑制VSMC的增殖,具有潜在的预防再狭窄价值。  相似文献   
26.
85例经心脏SPECT证实有心肌灌注下降或缺损的冠心病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将标准的ST压低标准与最简ST/HR指数比较。结果显示在ST压低程度及最简ST/HR指数方面,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它们间密切相关(r=0.93),但最简ST/HR指数的敏感性(61.2%)显著大于标准的ST压低标准(29.4%)。显然,最简ST/HR指数比标准的ST标准对冠心病的识别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提示它应作为动态心电图的一项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是尿蛋白增加,对3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的测定和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不同时期发生继发性纤溶的情况,为更有效控制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发现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d,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与正常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此时病人可能出现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  相似文献   
28.
实验性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初探  相似文献   
29.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显示:白细胞计数≥15×10~9/L 的 AMI 病人,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分别高达81.8%、31.8%和40.9%,病死率高达59.1%。与白细胞计数<15×10~9/L 的病例对照,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7倍、3.9倍和3.7倍,病死率是后者的4.2倍。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于评价 AMI 病人近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高血压患者^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