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脐血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浓度与母亲贫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中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erumtransferrinreceptor ,sTfR)的浓度 ,研究母亲贫血对新生儿的影响 ,为早期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提供一个有用的预测性指标。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了由 3 0例贫血妊娠妇女 ,48例健康妊娠妇女分娩的新生儿体内的sTfR水平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  3 0例贫血妊娠妇女分娩的新生儿的sTfR平均值 ( 3 2 .2 4± 8.0 8)nmol/L显著高于临界值 2 8.10nmol/L(P <0 .0 1) ,属于缺铁性贫血范围 ;48例由正常妊娠妇女分娩的新生儿的sTfR平均值 [( 2 5 .5 5± 9.69)nmol/L]接近临界值 2 8.10nmol/L(P >0 .0 5 ) ,属于正常范围。贫血妊娠妇女分娩新生儿的sTf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分娩新生儿的sTfR水平 (P <0 .0 1)。 【结论】 缺铁性贫血母亲分娩新生儿的sTfR值偏高 ,说明sTfR值有可能作为早期预测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2.
腹内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内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董国礼李春平唐显映腹内淋巴结结核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例膜内淋巴结结核的分布及CT表现,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1材料和方法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4岁。淋巴结结核累及腹腔...  相似文献   
93.
二尖瓣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二尖瓣手术中,保持二尖瓣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维持左心室功能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可明显改善术后左心室功能,减少左心室破裂的发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2]。2012年9月-2014年9月,笔者科室收治不同手术方式的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患者214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组与完全保留及不保留组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医院临床各类标本培养中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来源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月~12月医院临床各类标本共培养分离出29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CRAB 158株,占54.3%。158株CRAB中,呼吸道标本146株,占92.4%。CRAB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敏感外,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98.6%,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也极高。结论 CRAB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对于CRAB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我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技术联合硬化术应用于肾囊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今收治的4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均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并联合使用硬化术进行治疗,同期选择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单纯采用均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均成功,术后采用无水酒精行硬化治疗3天后拔管出院;随访3~6个月后显示,35例(87.5%)囊肿完全性消失,另5例(12.5%)囊肿经治疗均改善。术后出现1例感染患者(2.5%);所有患者均未见肾周血肿、血气胸、以及硬化剂外溢等明显的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15例(37.5%)囊肿完全性消失,术后出现15例并发症患者(37.5%)将上述的一些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并联合硬化剂术在单纯性肾囊肿治疗中,安全微创,效果明显,在尚未开展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基层医院中具有良好的适用价值,可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细胞模型和人群研究,探讨血清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含量在铅暴露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铅中毒早预防、早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Real-time RT-PCR检测铅处理HEK293细胞模型中ALAD变化情况;ELISA方法检测铅暴露人群和非铅暴露人群中血清ALAD、游离红细胞原卟啉(FEP)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分析其在铅中毒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HEK293细胞铅处理后ALAD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人群中ALAD和MCH含量与血铅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01),ALAD和FEP呈负相关关系(P0.001),且ALAD含量在血铅浓度300μg/L及≤300μ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AD作为铅中毒的一个敏感指标,可为职业性铅中毒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某些依据,为铅中毒新标准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睿  陈天武  李春平   《放射学实践》2011,(9):1015-1017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部分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最常见的类型为肝炎后肝硬化,以20~50岁多见,男女比例为4:1。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是门静脉高压症,指门静脉压力大于200mmH2O,即14.7mmHg。  相似文献   
98.
杨智  李睿  付兵  李春平  王忠  王文斌 《心脏杂志》2019,31(5):556-560
目的 采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定量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无并发症患者各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左心室肌T2*值。 方法 前瞻性搜集老年T2DM无并发症患者(年龄 ≥ 60岁,17(男7,女10)例、非老年T2DM无并发症患者(年龄 < 60岁,37(男18,女19)例、以及健康老年对照组(年龄 ≥ 60岁,12(男5,女7)例,并记录老年T2DM无并发症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及体质量指数(BMI),采用CMR T2*Mapping序列对上述纳入对象进行左心室短轴位扫描。比较上述3组纳入对象之间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供血区域左心室肌T2*值的差异,并分析左心室各冠状动脉供应节段心肌T2*值与糖尿病病程及BMI有无相关性。 结果 老年T2DM组LCX供应区域左心室肌T2*值低于健康老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老年T2DM组与非老年T2DM组、健康老年对照组LAD、RCA供血区域左心室肌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T2DM无并发症患者左心室肌T2*值与糖尿病病程及BMI无相关性。 结论 老年T2DM组LCX供应区域心室肌T2*值降低,提示心肌可能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自我意识及影响因素,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南京市青少年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数据,筛选出其中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我意识评价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列联分析与χ2检验。结果流动儿童自我意识评价总分均值为55.6分,自我意识评价偏低、正常和偏高的比例分别为15.9%、39.1%和45.0%;流动儿童在躯体外貌与属性、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3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相对较低,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是否独生子女、所在年级、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父母与孩子交流情况、班主任老师的关心程度对研究对象自我意识评价有显著影响。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需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0.
取1~3年生南方红豆杉中各部位(包括树根、树皮、叶片、枝条、主干木质部)进行分离,分析其在全株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定量分析其各部位中紫杉醇、10DABⅢ、7-木糖紫杉醇的含量;发现南方红豆杉中各部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对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分类加工,从而达到最好的提取分离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