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观察致康胶囊对宫颈环状电切术后创面愈合和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行宫颈环状电切术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术后口服致康胶囊1.2 g,3次/d,连服7d.术后用云南白药外敷创面一次,7 d后用致康胶囊药粉外敷宫颈创面.对照组术后用云南白药外敷创面一次,如出血多用纱布局部压迫止血.记录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环状电切术后应用致康胶囊可使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从而减少其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直疝16例、斜疝42例;单侧疝46例、双侧疝12例;复发疝16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50~140min(平均单侧90min、双侧120min)。术后无须使用镇痛剂,住院时间3~10d,平均5d。术后出现阴囊血肿4例,血清肿21例。随访1~15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TEP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同时对双侧疝进行处理,无需全身麻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63.
资料与方法我科新生儿监护室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早产儿97例,其中体重〉2000g的22例,1000g~2000g的70例,〈1000g的5例;治愈74例,好转出院20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  相似文献   
64.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PS)虽是治疗除失神发作外各型癫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但长期服用后可引起小脑萎缩.苯妥英锌(phenytoin zinc,PZ)的抗癫痫作用及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与PS相近,但大鼠长期口服后对脑重量的影响正好与PS相反,提示PZ长期服用后有可能减轻小脑萎缩.本研究选用1月龄家兔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Z或PS10和30 mg·kg-1·d-1组.  相似文献   
65.
复方替硝唑口腔溃疡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春平  姜彩娥 《医药导报》2004,23(4):0255-0255
目的:研制复方替硝唑口腔溃疡膜,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替硝唑、硫酸锌为主要成分制备复方替硝唑口腔溃疡膜,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作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平均回收率99.95%,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6.88%。结论:复方替硝唑口腔溃疡膜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6.
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抗生素没有被发现以前,感染性疾病一直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医院外科手术感染的病死率高达50%以上,产妇感染的病死率更高。结核病更是不治之症,鼠疫杆菌、痢疾杆菌感染导致1d之内成千上万人死亡。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1940年用于临床;1932年合成了磺胺药,1935年用于临床,从而开创了人类战胜细菌的新局面,许多全身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而延长了15a以上。但是,人类与细菌作斗争的半个多世纪里,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及不合理的应用,细菌耐药不仅出现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而且也出现在社区感染的病原菌中,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耐药性又常以多重耐药为特点,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无痛人流手术)中的疗效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传统人流手术与无痛人流手术疼痛与并发症出现及比率。结果:异丙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几乎不出现疼痛(P<0.01),未出现人流综合症(P<0.05)。结论:异丙酚在人流手术中应用安全系数高,效果肯定,值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明经皮腰椎间盘后外侧入路"三角工作区"的连续薄层断面的形态和三维结构.寻求解决"工作三角"的确切定义. 方法 选取2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对经皮腰椎问盘后外侧入路的连续断面形态进行解剖学观测并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获得经皮腰椎间盘后外侧入路的连续薄层断面形态学特征、相关测量参数和三维结构."三角工作区"的面积为(23.70±8.73)mm2,腰椎间盘穿刺虽是比较安全的区域,但有腰动脉脊支、椎间静脉和椎内静脉通过. 结论 经皮腰椎问盘后外侧入路"工作三角"的连续薄层断面数据集和三维重建可良好显示其形态和三维结构.初步明确了"工作三角"的定义,进一步证实腰动脉脊支、椎间静脉和椎内静脉是穿刺出血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9.
绝经期取环59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绝经期 (停经 1年以上 )及围绝经期 (停经前后 )取环顺利情况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5 95例 ,均为我院 1 990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 2月 31日的门诊患者。年龄 47~ 75岁 ,48~ 5 4岁 360例 ,5 5~ 75岁 2 35例 ,平均 5 3岁。放环时间 9~ 2 8年 ,平均 1 8.5年 ,绝经后取环最长达 2 5年。围绝经期取环 376例 ( A组 ) ,绝经期取环 2 1 9例 ( B组 )。取环方法外阴阴道常规消毒 ,轻拉宫颈暴露颈口 ,颈口可见尼龙丝尾 ,持丝尾取环 ,比较环丝断裂情况。如取环时宫腔金属感不明显 ,在 B超直视下取 ,如部分嵌入肌层用括匙轻括…  相似文献   
70.
医学院学分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医学院学分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正确认识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分制改革,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学分制改革之路.选课制是学分制改革的基础,必须增强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度.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必备条件,导师制是学分制改革的保障,创新性教学管理是推行学分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