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我们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山莨菪硷治疗黄疸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425例均为我院1995年2月~1998年10月收治的黄疸型肝炎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102.
TNF-α、IL-6与ET-1对肝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肿瘤坏死因子(rTNFα)、重组白细胞介素-6(rIL-6)、内皮素-(Endothelin-1、ET-1)在肝坏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雄性Spalgue Dawleg大鼠,体重140~200g,由上海西普尔地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供给。  相似文献   
103.
肝硬变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疾病。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和多系统受累的各种表现。现将我院1987~1997年收治的164例肝硬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64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北京,1995年)肝硬变的诊断标准。男118例,女46例;年龄16~81岁,其中40~60岁102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与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FrrA)、总胆固醇(TC)及A/球蛋白比值(A/G)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438例患者的PA、PTA、TC及A/G的水平。结果PA、PTA和A/G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TC在慢件乙型肝炎轻度组无下降,中度组略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则下降明显,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且各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PA、PTA、TC及A/G能较准确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5.
患者 ,男 ,4 0岁 ,因发现肝内占位 2年余 ,腹胀无尿 4个月于 2 0 0 3年 8月 12日入院。 2 0 0 1年 6月因“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行右肾切除 ,术中探查肝脏发现右肝肿物 ,病理活检提示 :肝细胞癌。逐行肝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术后多次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及肝癌伽玛刀治疗。此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Ⅲ期、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多囊肝、多囊肾” ,于 2 0 0 3年 5月因无法控制血尿行左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无尿 ,定期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治疗。入院后患者每次血透后均发热 ,体温 38°C ,未经处理热度…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 ,在众多治疗原发性肝癌 (PHC)方法中 ,发现超声引导下集束射频 (RF)治疗中晚期PHC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现将我们自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2月应用RF治疗5 8例PHC的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5 8例中、晚期PHC均为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治规范标准”的住院患者 ,入院时HBsAg均阳性。治疗组 5 8例 ,男 5 6例 ,女2例 ,年龄 2 7~ 76岁 ,平均 5 0岁。有肝炎病史者 5 0例 ;有明显肝硬化者 5 5例 ;血清AFP >40 0 μg/L者 5 5例 ;肝功能Child PughA级 44例 ,B级 14例。对照组 40例 ,男 …  相似文献   
107.
应用γ干扰素(IFN γ),α干扰素(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观察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在17~66岁,男52例,女28例,病程在2~32年不等,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均有可比性。(2)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普通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SAI)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292例诊断为有活动性病毒复制(HBeAg阳性、HBVDNA〉1×10%opies/m1),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用IFNα-1b加SAI联合治疗;B、C两组分别用IFNα-1b与SAI单一疗法;D组作为对照组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月比较各组患者HBVDNA、HBeAg血清学转换及ALT复常,并在大部分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肝组织Knodell炎症坏死与Ishak纤维化计分情况。结果在治疗终点,A、B、C、D4组HBVDNA达到测不出水平的百分率分别为64.8%、32.4%、30.8%与2.8%;HBeAg血清转换分别为41.6%、27.0%、16.6%与5.6%;ALT复常率分别为89.2%、70.3%、83.3%与44.4%;Knodell与Ishak计分缓解率分别为45.8%、18.8%、12.9%、0.0%与39.4%、34.4%、30.4%、0.0%。结论IFNα-1b加SAI联合疗法对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IFNα-1b或SAI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对标准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应答者的免疫效果。方法按0-1-6月方案把472例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学龄期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分为2组:主动免疫组106例,为抗HBV主动免疫疗法组,采用乙肝疫苗联合IL-2及MG-CSF行三角肌肌内注射;单用组366例,为单用标准乙肝疫苗注射。结果第一针免疫后7个月,主动免疫组抗HBs的阳性率88.0%,明显高于单用组56.8%(P<0.05);抗HBs滴度主动免疫组为276.7±46.3mIU/ml,明显高于单用组184.6±36.6mIU/ml(P<0.01);免疫后的抗HBs阳性率与家中是否有HBV感染者无关(P<0.05)。结论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对初次免疫无应答者的再次免疫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9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诊断依据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标准。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9~58岁,病程3.4年,HBeAg阳性30例,HBV-DNA阳性20例);B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0~61岁,病程3.2年,HBeAg阳性29例,HBV-DNA阳性21例);C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2~58岁,病程3.0年,HBeAg阳性26例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