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对40例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研究组)及20例未实行胃肠道外营养的早产儿(对照组),各营养成分输入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体质量增长满意,对照组体质量增长较缓慢,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及比研究组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胃肠道外营养后研究组CD3、CD4、CD4/CD8、NK细胞增加,(P<0.05),CD8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则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外营养后早产儿CD3、CD4、CD4/CD8、NK细胞增加,免疫能力增强,有利于抵抗外界感染。  相似文献   
162.
������������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为儿童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发热是3种疾病发病过程中最常见症状之一,可出现于病程的任何时期,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发热原因之一是肿瘤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原因是感染。尽管发热为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但非特异性,临床上常因伴有其他症状和(或)肿瘤转移等而容易误诊,综合国内外临床资料,误诊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原因,避免误诊关系到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1急性白血病临床上凡患者急性发热兼有进行性贫血和(或)出血倾向,须考虑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根据血象与骨髓象通…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产生耐药的机制,以及VEGF在白血病细胞产生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复暴露并逐渐提高诱导药物浓度的方法建立HL60/VCR多药耐药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性及交叉耐药性;RT-PCR检测诱导前后mdr1、MRP、TopoⅡα、GSTπ和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后的HL60/VCR耐药细胞不仅对VCR高度耐药,对其他类化疗药物亦具有交叉耐药性;与HL60相比,HL60/VCR的mdr1、TopoⅡα和VEGF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GSTπ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HL60和HL60/VCR均不表达MRP mRNA。结论耐药基因mdr1和TopoⅡα以及VEGF共同参与HL60/VCR多药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4.
病例报告苏××,女,4岁,入院前10.5个月曾发热、咳嗽,3天后热退。6天后出现胸痛、气促,眼险、面及左胸壁肿胀,在某医院检查发现左胸积液,给多种抗生索治疗,并作胸穿及胸腔闭式引流,放出乳麇样液1,600毫升,气促改善,X线复查未发现纵隔肿块而出院。此后8个月间上述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16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种示踪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荧光染料CM-DiI直接标记和慢病毒感染法EGFP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用于体内示踪的优缺点&#65377;【方法】 利用FUGW质粒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P3代hMSC,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感染效果及传代前后细胞EGFP表达情况的变化;CM-DiI直接标记P3代hMSC,观察CM-DiI 标记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传代前后细胞标记效果的变化&#65377;分别将CM-DiI和EGFP标记的P3代hMSC移植入新生大鼠左侧脑室,2周后取大鼠脑组织行冰冻切片,比较两种标记方法用于体内示踪的效果&#65377;【结果】 慢病毒感染hMSC 48 h后,约40%细胞表达绿色荧光,体外培养1个月,EGFP阳性细胞数增至50%左右,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细胞生长不受病毒转染的影响&#65377;CM-DiI标记hMSC 12 h后,95%以上细胞呈现很强的红色荧光,1个月后,阳性细胞减少至50%左右,荧光强度也有一定程度降低,未见染料对细胞形态和生长产生明显影响&#65377;CM-DiI标记的hMSC移植后2周脑冰冻切片可以找到红色荧光的标记细胞, EGFP标记的hMSC移植后2周脑冰冻切片未找到绿色荧光细胞&#65377; 【结论】 CM-DiI和EGFP均可在体外高效标记hMSC,但CM-DiI 标记的hMSC体内示踪效果优于EGFP标记&#65377;  相似文献   
166.
嗜血细胞综合征1975年首先由Chandra报告1例,既往国内文献相关报告少,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容易造成误诊。本文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