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胃肠镜及氩气刀对13例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1年后进行临床随访、内镜复查。结果 13例患者未再出血,复查胃镜原病变部位未见毛细血管扩张,所有病例治疗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快捷、经济,值得在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联合腹腔减压在治疗危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危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10)和对照组(n=10)。研究组行血液净化联合腹腔减压治疗,对照组则单纯行腹腔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联合腹腔减压治疗危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效果显著,且能有效保护各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3.
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来评价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价值,旨在探讨一种新的外周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择上肢前臂及手部、血管造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锁骨上(SCB)和锁骨下(ICB)二组,每组各60例,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阻滞,两组测定麻醉操作时间,分别记录腋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并发症,并评定麻醉效果。结果:高频超声能成功地引导到达靶神经,并能清晰地显示局麻药的扩散。SCB组和ICB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分别为(4.5±3.2)min,(3.9±1.6)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组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3.1)min、(7.1±2.8)min和(3.8±4.1)min,ICB组分别为(4.1±2.0)min、(3.6±1.7)min和(8.5±1.8)min,SCB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的起效时间较ICB组长,而桡神经的起效时间较短(P<0.05);两组麻醉完善率为100%。SUB组麻醉有效率86%,INF组有效率8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的组Horner`s综合征发生率为16%,ICB无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其能监测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可行的区域麻醉方法,尤其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逆转IL-1β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影响的机制。方法分组情况:对照组、IL-1β处理组、IL-1β+catalase(H_2O_2清除剂)处理组、IL-1β+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处理组、IL-1β+atorvastatin+catalase处理组;过氧化氢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内H_2O_2水平;以DiBAC4(3)为膜电位荧光标记,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膜电位;以开放概率NPo为指标,通过单通道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细胞膜BKca通道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β处理组上调细胞内H_2O_2水平(P0.05);与IL-1β处理组比较,IL-1β+catalase处理组及IL-1β+atorvastatin处理组均下调细胞内H_2O_2水平(P0.05);与IL-1β+atorvastatin处理组比较,IL-1β+atorvastatin+catalase处理组细胞内H_2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L-1β处理组下调细胞膜BKca通道开外概率NPo;与IL-1β处理组比较,IL-1β+catalase处理组及IL-1β+atorvastatin处理组均上调细胞膜BKca通道NPo(P0.05);与IL-1β+atorvastatin处理组比较,IL-1β+atorvastatin+catalase处理组细胞膜BKca通道N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上调大电导钙敏感钾通道活性,逆转IL-1β对细胞膜电位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Met)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促进巨噬细胞分化,同时使用Met刺激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表型(CD86、CD206)巨噬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AMPK、磷酸化AMPK(pAMPK)、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构建As模型。实验组(Met组)小鼠予Met灌胃干预,对照组(CTL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3个月后,提取小鼠大动脉全长(头臂干至双侧髂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分别行油红O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主动脉脂质沉积情况和脂质斑块内巨噬细胞不同表型比例。提取大动脉蛋白,Western blot验证相关信号通路的AMPK、pAMPK、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实验表明,Met刺激后M1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减少,M2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AMPK活性明显增加,而STAT3活性明显下降。动物实验表明,在造模3个月后,油红O染色示Met组小鼠大动脉全长和主动脉瓣膜处脂质沉积均较CTL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Met组脂质斑块内M1巨噬细胞比例较CTL组明显减少,而M2巨噬细胞比例较CTL组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CTL组相比,Met组AMPK活性明显增加,而STAT3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Met通过激活AMPK抑制STAT3活性,调控斑块内巨噬细胞表型分化,抑制小鼠As形成。  相似文献   
56.
论述《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的起草背景、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以及临床试验中疼痛的主要来源,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一般考虑和临床试验中试验操作程序引起的受试者疼痛等负担的伦理考虑等,以期从伦理角度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管理提出指导意见。适用于伦理审查中对于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以及研究者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流程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关注。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予以更多关注,是保护受试者权益的措施之一,有助于保障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7.
在医学论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重;(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8.
应用流体悬浮床治疗重度烧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挺  蒙诚跃 《医学信息》2006,19(1):171-174
流体悬浮床于20世纪60年代已用于烧伤的临床治疗,通过干热、悬浮等作用达到保暖、减轻或避免创面受压、减轻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护理工作量等目的。目前它在烧伤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将就流体悬浮床的原理及其在重度烧伤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 39例 PHC病人经化疗栓塞后联合应用经冷冻肝癌瘤苗刺激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s-TIL )前后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于化疗栓塞及应用 s- TIL前、治疗后 7d、14d、2 1d分别查 T淋巴细胞亚群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病人经化疗栓塞后 CD 3、CD 4 、CD 8、CD 4 / CD 8比值约在 14d左右即上升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TACE后联合应用 s- TIL细胞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肿瘤组织中分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冷冻瘤苗刺激下的增殖反应和抗肿瘤作用。方法 利用冷冻瘤苗刺激从肝癌组织、头颈恶性肿瘤组织手术标本中分离得到的TIL ,在培养 3 0天后 ,观察TIL的增殖反应及抗肿瘤活性。结果 冷冻瘤苗刺激后的TIL与未经冷冻瘤苗刺激的TIL相比 ,扩增倍数无显著差异。但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冷冻瘤苗刺激可使TIL的肿瘤杀伤活性大为增强 ,但并不能使TIL细胞更有效地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