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胸部手术后ICU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于术后发生全身感染、毒血症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血培养,同时测定血清PCT结果,并运用受试工作特征(ROC)曲线对PCT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运用资料中数个诊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p38MAPK在Bip蛋白介导的体外轻度热应激大鼠巨噬细胞功能改变中的信号作用.方法: 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大鼠脾脏巨噬细胞,将细胞置于41℃恒温箱中,使细胞轻度热应激,1 h后恢复到37℃(抑制组),以未应激(对照组)和41℃热应激1 h后60 min巨噬细胞(应激组)为对照,分别检测3组巨噬细胞吞噬、杀伤、趋化功能,同时检测p38MAPK蛋白和Bip蛋白的表达.结果: 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大鼠脾脏巨噬细胞,与应激组比较,轻度热应激后巨噬细胞吞噬、趋化和杀伤活性明显降低(0.17±0.01 vs 0.74±0.03,33.32±3.55 vs 82.07±5.17,24.20%±2.39% vs 60.80%±4.02%,均P<0.01);应激组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抑制组p38 MAPK蛋白表达受到抑制,与应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38/β-actin: 2.863±0.794 vs 4.752±1.386,P<0.01);Bip蛋白的表达(Bip/β-act in)也因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而由应激组的1.270±0.535降至抑制组的1.028±1.061( 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可显著抑制轻度热应激大鼠巨噬细胞吞噬、趋化和杀伤功能以及p38MAPK和Bip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并评定肝衰竭患者救治中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保肝对症等支持治疗,有明确病因的给予病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疾病进展早期即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过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及总胆红素(TBil)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PTA在用药后1周、4周、8周、12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4周、8周及12周与对照组治疗相应时期比较,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51.5%(P<0.05);治疗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TBil下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别,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衰竭早期使用激素可明显提高救治有效率,缩短住院周期,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AP)水平的关系,从而揭示LPA及A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对75例颈动脉超声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头痛头晕者,行颅脑CT/MRI、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及LPA和AP测定,按斑块位置、大小、数目3种状态及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并选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的LPA和AP水平。结果①斑块最常发部位是颈动脉膨大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干部相对较少。按斑块位置分组,颈动脉膨大斑块组、颈总动脉斑块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组间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09±1.65)μmol/L vs(4.33±1.70)μmol/L vs(4.86±1.85)μmol/L(P〉0.05);AP(7.51±3.02)μmol/L vs(7.71±2.64)μmol/L vs(8.95±3.29)μmol/L(P〉0.05)。②大斑块组LPA水平较小斑块组增高明显,LPA(5.01±1.76)μmol/L vs(3.32±1.44)μmol/L(P〈0.05)。③按斑块的数量分组显示单发斑块49例,多发斑块26例。单发斑块组与多发斑块组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17±1.72)μmol/L vs(4.39±1.76)μmol/L(P〉0.05);AP(8.13±3.63)μmol/L vs(7.87±3.05)μmol/L(P〉0.05)。④软斑组及硬斑组与对照组间LPA、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A(4.30±1.79)μmol/L、(4.27±1.69)μmol/L vs(2.85±0.86)μmol/L(P〈0.01);AP(7.97±3.77)μmol/L、(8.02±2.70)μmol/L vs(5.02±1.59)μmol/L(P〈0.01)。结论 LPA和AP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状态及性质关系较大,应给予临床关注,警惕卒中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生、酒五味子对失眠小鼠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西泮组、生五味子组、酒五味子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甲状腺素溶液建立失眠小鼠模型,每天造模结束后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地西泮和生、酒五味子。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记录小鼠总活动距离及直立次数;记录小鼠的脑电和肌电信号,分析睡眠觉醒期(wake)、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所占时间比;检测小鼠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含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荧光强度;检测时钟基因Bmal1、生物钟基因Clock、周期基因Per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状态相对萎靡,饮食量和饮水量增加,体质量降低,毛发粗糙无光泽,昼夜节律出现不规律现象;总活动距离、直立次数显著降低;wake所占时间比显著上升,REM、NREM所占时间比...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颈动脉斑块伴有脑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酶(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75例患者按确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38例和3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集血标本实施血浆LPA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PA下降为(2.45±0.62)μmol/L,与对照组(3.54±1.11)μmol/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发作次数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对于颈动脉斑块脑缺血的炎症病理过程有抑制作用,可防止斑块破损扩大及改善脑缺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杜仲补天素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4.6 mm×250mm,5μm),甲醇-0.1%磷酸(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在0.02352~0.21168μg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06%(RSD=1.4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杜仲补天素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2例HPS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高热均超过1周,皮肤重度黄染,肝、脾大,门诊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入院后进一步完善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细胞三系均明显减低,遂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例1报告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红系比例增高,噬血组织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噬血细胞吞噬血小板多见;例2表现为增生性骨髓象,粒、巨二系成熟障碍,未见明显异常细胞。均确诊为HPS,例1抢救无效死亡,例2经积极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对症治疗10 d,病情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结论 HPS临床较少见,早期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可以急性肝衰竭为主要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可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9.
原发性血管肉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临床诊断困难。我科近年收治 2例 ,现报道如下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例 1 男性 ,41岁。因左上腹胀痛 1月余平诊入院。主诉 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左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并左上腹部包块渐大。入院查体 :轻度贫血貌。脾脏肿大 ,下缘平脐 ,右缘过正中线 ,无触痛 ,质地中等 ,表面不平 ,界限清楚。外周血涂片 :红细胞形态正常 ,血小板散在易见。血色素 10 0g/L ,红细胞 3 2 7×10 12 /L ,白细胞 7 1× 10 9/L ,其中N 0 6 4,L 0 2 1,S 0 2 ,M 0 9,E 0 4。B超检查 :脾脏增厚 9 5cm ,长 2 1cm ,肋下 3 …  相似文献   
50.
216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前列腺炎致病菌的类型与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216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按常规分离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琼脂扩散法检测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结果:216例标本,阳性率56.9%,共获菌141株,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8.2%(82/14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7%(25/141),大肠埃希氏菌占10.6%(15/141),其中MRSA和MRCNS分别占葡萄球菌的92.0%(23/25)和93.2%(82/88)。各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有显著耐药性。结论:前列腺炎的抗菌治疗必须进行细菌学分析,严格参照药敏结果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