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血气分析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95+99-95,99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临床标本质量保证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本科室近年来血气分析标本,对各标本质量评估,然后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动脉血在短时间内(15min)加入适量抗凝剂、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且仪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检测结果正确率可达到100%。而送检标本与标本质量保证标准有偏差的检测结果正确率仅为60%。结论:影响测定的因素较多,从标本的抗凝剂量、采取部位、存放温度、送检时间、及仪器的分析等。要正确保证血气分析质量从而为医师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2.
建立麻杏石甘汤中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苦杏仁苷、野黑樱苷、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等8种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并应用该法研究麻杏石甘汤在正常及RSV肺炎感染模型大鼠体内8种成分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差异。正常及模型大鼠灌胃麻杏石甘汤后,于不同时间点从眼底静脉丛取血,其中麻黄中成分以四氢巴马汀为内标,其余成分以氯霉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前处理后,上清液用N2吹干,残渣用甲醇复溶;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源,麻黄中的成分以正离子模式扫描,其余成分以负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各有效成分血药浓度;用WinNonlin 4.1药动学软件和SPSS 17.0软件分别计算各给药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苦杏仁苷、野黑樱苷、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等8个有效成分血浆质量浓度分别在1.04~1 040,1.04~1 040,0.89~445,1.05~4 200,1.25~2 490,0.3~480,0.3~480,0.3~480 μg·L-1线性良好;上述各成分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要求。造模后,除甘草次酸因数据缺失未能得到完整的药动学参数,其余各成分Cmax和AUC0-t均显著高于正常组,CL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提示病理状态大鼠可能通过降低清除率进而增加各成分的吸收。该方法可以准确、灵敏检测大鼠血浆中麻杏石甘汤中8个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大鼠经RSV肺炎感染后,可增加对麻杏石甘汤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了解添加强化乳铁蛋白(LF)配方奶粉对婴儿生长发育和铁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试验,生后以人乳喂养的4—6月龄健康足月儿自愿添加配方奶粉者纳入本研究,按门诊顺序分别纳入强化组(LF38mg·100g^-1,铁元素4mg·100g^-1)和对照组(LF0,铁元素4.2mg·100g^-1,其余成分与强化组相同)。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两组婴儿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身长、体重、头围、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IR);同时计算TFR—F指数、机体总铁含量(TBIC)、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比较上述指标的干预前后和组间差异。结果213名婴儿完成了研究,强化组115名,对照组98名。强化组和对照组婴儿人均日摄入配方奶粉量(94.3±9.8)US(88.2±8.7)g,P〉0.05;人均日铁剂摄入量(3.8±0.4)vs(3.7-4-0.6)mg,P〉0.05。强化组人均日LF摄入量为(35.8±3.7)mg。强化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各指标改变值比较,体重:(2213±82)VS(20334-77)g,WAZ:(0.82±0.22)US(-0.05±0.01),WHZ:(0.74±0.32)VS(0.20±0.06),Hb:(13.9±4.1)vs(7.2±1.8)g·L^-1,SF:(1.37±0.08)vs(0.55±0.04)μg·L^-1,TFR—F指数:(0.86±0.11)vs(0.39±0.05),TBIC:(19.4±8.8)郴(9.1±3.4)mg·kg^-1,P均〈0.05。同时干预后强化组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贫血:4.1%vs7.5%,铁缺乏:13.9%vs24.4%,缺铁性贫血:1.7%vs8.2%,P均〈0.05。结论添加强化LF配方奶粉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人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以及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NT-proBNP、CK-MB、CK、AST、LDH及α-HBDH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血清中NT-proBNP及心肌酶谱表达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30例由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的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采集所有入选者外周静脉血2 ml,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BNP,DS-30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分级不同(Ⅰ分别为:92.1、146.7、200.8、232.6 pg/ml),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正常体检者对照组(46.7 pg/ml)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包括CK、CK-MB、LDH、以及α-HBDH)与NT-proBNP水平呈相同的上升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NTproBNP、CK-MB、CK、AST、LDH及α-HBDH的表达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同时对心功能有良好反映。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血液保护在心外科围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常规血液保护进行手术的30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将采用改进血液保护进行手术的30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红细胞比容情况、输血情况及胸腔引流量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人均输血量(0.89±1.12)U及人均胸腔引流量(303±85)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人均输血量(1.07±1.68)U及人均胸腔引流量(571±1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红细胞比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外科围手术期中使用改进血液保护,可减少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量,降低术后胸腔引流量,提高红细胞比容,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6.
为了促进人性化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针对肿瘤病人的特点,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及行为规范纳入到护理管理中,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147.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目前人们对常见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损伤、流产不全和子宫粘连等较为熟悉。但对吸空和漏吸却往往还不够重视。本文将我院几年来处理的17例吸空和漏吸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8.
脑出血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死亡率占脑卒中首位,且大部分患者死于并发症。因此,并发症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降低死亡率和存活者致残率,我们神经内科于2004年开始对脑出血病人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12月,我科共收治脑出血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最大68岁,最小44岁,平均56.2岁。基底节区出血33例,脑桥出血6例,小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3例,脑室出血1例。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最大73岁,最小42岁,平均58.1岁。基底节区出血26例,脑桥出血5例,小脑…  相似文献   
149.
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儿童中5%~6%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本身常是由于脑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引起,在短时间内多次发作对脑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的PD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按ICD-10 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筛选出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DS、HAMD、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定,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偏相关分析。结果:100例PD患者中出现抑郁症状42例,占42.0%。女性、丧偶、家庭不支持配合、UPDRSⅢ评分高、未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为PD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结论:帕金森病后抑郁发病率高,其相关因素复杂,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神经生物学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