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炎(CAA)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来该院就诊的80例CAA术后并发EPII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5±0.5)d、恢复进食时间为(49.5±2.6)h、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7±0.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5±1.5)d、(57.5±5.3)h、(4.6±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A术后并发EPII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常规生活护理,还应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使其配合治疗,有利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石膏对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5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麻杏石甘汤整方及缺石膏麻杏石甘汤两种汤剂中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选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睛-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于207 nm波长处测定麻黄碱、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237 nm处测定甘草苷和甘草酸,流速1 mL·min-1。结果:麻杏石甘汤整方/缺石膏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甘草酸铵含量分别为197.80/183.08,64.32/54.57,448.05/368.79,56.81/50.34,119.76/143.92 mg·L-1,两组中各成分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石膏可影响麻杏石甘汤中其他药味成分含量,增加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含量,降低甘草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颤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44 例,随机分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技术加常规推拿,观察组采用现代康复技术加中医推拿颤法。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 评定量表(MAS)、简化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FMA及BI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颤法能促进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4.
李惠兰 《中外医疗》2011,30(30):179-179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案例分析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进行PET/CT检查的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心理干预的实际效果。结果对照组30例(30%)受检者因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造成肌肉异常代谢,形成伪影,与实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PET/CT图像质量较高,应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5.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与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州部分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状况,对两者形成的较大反差提出相应措施。方法分析设施设备建设与卫生人力建设的情况。结果设施较好,设备基本到位,但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整体不高,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学历层次较低,医护、医疗与防保人员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从事防保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中医生奇缺、公共卫生医生和影像、医学检验人员配备偏低。同时,有1/3的医务人员未获得执业资格,增加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安全的风险性。结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尽快出台贵州省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方案,实施设施设备建设与人才建设同步,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6.
本文报告静脉注射异搏停治疗心律失常55例的疗效和对心电图的影响。55例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心房纤颤21例,心房扑动3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频发房性和室性早搏并存2例,频发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1例,结性并行心律1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异搏停一次剂量5~20毫克,最多累加至40毫克。结果:转复成功者33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最佳。无效者22例。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认为异搏停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对房室传导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室性心动过速无效。房室阻滞、病窦综合征、心原性休克、心功能减退者禁用。  相似文献   
127.
上肢周围静脉压,反应锁骨下静脉压和上腔静脉压,为了探讨它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意义,我们从1988年1月—1989年1月测定了31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右肘正中静脉压,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8.
1962年 Mokler 和 Van Araman 报导过双异丙吡胺(以下简称 DPM)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发现它对电或鸟头碱诱发的实验性房性心律失常以及由毒毛旋花子素或 Harris氏二期冠脉结扎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该药抗心律失常的浓度对血液动力学很少有或者没有有害的作用,而有轻微的付交感神经作用,对心脏的交感神经功能无作用。在最初研究时,该药抗心律失常有效浓度相当于奎尼丁的1/2或1/3。临床应用和临床毒性DPM 治疗心律失常已众所周知,在欧洲首先应用,成功地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共分析86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颈髓损伤(48例)及胸腰髓损伤(38例)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1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0)预测百分比(分别记作VC%,FVC%,MVV%,FEV1.0%)间的差异;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损伤部位(颈髓或胸髓损伤)、ASIA感觉/运动评分以及残损分级与脊髓损伤患者VC,FVC,MVV及FEV1.0间的相关性。 结果颈髓和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VC%,FVC%,MVV%及FEV1.0%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颈髓损伤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下降幅度较为显著(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C,FVC,MVV及FEV1.0的主要因素包括损伤部位、运动评分和性别。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颈髓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通气功能障碍;ASIA运动评分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0.
中医康复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为适应康复医学快速的发展 ,需尽快培养较高水平的康复医生。而如何提高康复医学专业教学中中医康复医学课程的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 ,是一项重要的工作。1中医康复医学现状目前 ,国内西医康复医学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编写基本是参照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订的 ,而中医康复医学属于全新的内容 ,尚无成功的教学模式可借鉴。为此 ,从教学大纲制订到教材编写 ,原则上都要求中医康复医学教学工作者进行开创性的工作。由于中医基础课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