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丹参注射液耳穴注射治疗耳鸣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丹参注射液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SNT)的结果。将128例SNT的患者随机吩成丹参注射组和中成药内服组各64例,结果显示,丹参注射组的总有效率68.8%,中成药组40.6%,两组总有效率有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2.
江华  李彦华  张朋 《华西医学》2007,22(4):717-718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p53蛋白产物在鼻咽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肿瘤的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42例鼻咽癌活检标本中nm23、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癌组织中nm23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0%和45.2%,nm2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nm23、p53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的侵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53表达与鼻咽癌组织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3.
以原因不明的颈前疼痛为突出表现的患者在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其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称为颈前疼痛综合征,自治区中医院耳鼻喉科近期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此病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期患者不同舒张压(DBP)水平下的运动耐量情况。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5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1.69±9.73)岁,按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水平进行分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基线资料,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BP与6MWD的关系。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校正性别、年龄、BMI、每周运动时间、吸烟习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后,随DBP的增加,6MWD减低的风险增加(OR=1.117,95% CI 1.014~1.231),P=0.025);分层分析结果提示,在中年组和非糖尿病组中,随DBP的增加,6MWD减低的风险增加(中年组:OR=1.317,95%CI 1.059~1.638,P=0.013);非糖尿病组: OR=1.143,95%CI 1.015~1.288),P=0.028)。 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人群中,特别是在中年和非糖尿病人群中,DBP与6MWD减低风险存在相关性,随DBP升高,6MWD减低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5.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 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h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1],其属中医"鼻鼽"范畴。早在西周的《礼记·月令》便有其记载:"李秋行夏令,则其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而在《素问·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  相似文献   
46.
<正>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逐渐演变为慢性炎症[1],其病程缠绵,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慢性扁桃体炎在祖国医学称之为"乳蛾"。乳蛾之名,初见于《儒门事亲·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文曰:"单乳蛾,双乳蛾……结薄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因其形似,是为乳蛾。"乳蛾的发生,多因病久体弱、正气不足,复感邪毒[2]。祖国医学外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47.
目的进行新疆维吾尔族耳鸣耳聋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观察总结肾虚血瘀型在耳鸣耳聋疾病中的比例,为耳鸣耳聋的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7例耳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并全面的体格检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以及听力学评估(包括纯音听阈和声导抗多频率测定)。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筛选,然后对其进行肾虚血瘀、非肾虚血瘀辨证分型,比较肾虚血瘀型和非肾虚血瘀型之间的构成比有无差异。结果耳聋组137例中肾虚血瘀型105例(76.6%),非肾虚血瘀型32例(23.4%),即耳聋组分型构成比有差异,耳聋组肾虚血瘀型发生率高于非肾虚血瘀组。结论对新疆维吾尔族耳聋患者区分肾虚血瘀型和非肾虚血瘀型有临床意义,区分肾虚血瘀型和非肾虚血瘀型可以指导临床诊断,为耳聋耳鸣的分型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CX31是一种由GJB3基因编码的缝隙连接蛋白,其突变在中国人群中较为常见。而且GJB3基因在人种间也有差异性,各地区、民族的发病率和突变类型都有不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耳聋人群中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不多。现就所掌握资料做一综述,以探索新疆地区耳聋患者不同民族GJB3基因突变的情况,为进一步实验检测论证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49.
50.
中药鼻腔冲洗液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上越来越强调手术后术腔的护理和综合治疗。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手术后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共识。鼻窦内窥镜术后如何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减少术腔内结痂,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促进分泌物排出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中药煎液于术后第3天起行鼻腔冲洗,同时与以生理盐水冲洗的常规疗法进行对照,观察术后中药煎液冲洗鼻腔鼻窦黏膜的修复情况及通气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