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即刻翻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即刻翻修的原因和处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1996年5月-2005年5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的9例患者行假体即刻翻修术.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1~73岁.病因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移位2例,髋关节融合1例,人工假体松动下沉2例.术前Harris评分为(39.6 ±8.4)分.行假体即刻翻修的原因假体周围骨折4例,股骨假体因骨水泥异常凝固未放置到位2例,髋臼杯位置错误3例. 结果 手术时间3~6 h,平均4.5 h;术中出血600~1 400 mL,平均920 mL.伤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15~30 d,平均21 d.术后并发症局部血肿2例,髋关节脱位1例,肺部感染2例.9例均获随访2~10年,平均5.1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脱位和再翻修手术.术后Harris评分为(89.3 ±3.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中即刻翻修应谨慎,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更换加长柄股骨假体、股骨远端周围钢丝捆扎或记忆合金抱骨器,以及植骨和调整髋臼杯位置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看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或者对数种实验方法加以比较从中选出较理想者作为常规方法时,进行一般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讨论是必要的。目前,在方法学的比较中,常常将样品用试验方法和参考(或决定性)方法作平行测定,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以确定误差的性质和大小。这对方法的评价有一定的帮助。本文着重介绍相关与回归分析及有关指标。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现将有关公式列于表1。表1中x、y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由于经后正中入路常规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较大,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入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置钉方法,后因存在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高未能广泛采用,但目前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手术创伤而能够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目的:探索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认识其手术适应证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改良肌间隙入路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修复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可以明显缩短置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修复后2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 Cobb 角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入路无区别,在有效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目前脑脊液 (CSF)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 ,在大多数实验室仍在显微镜下用计数盘进行。这种计数方法不仅要求操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且费时 ,难以满足急诊的需要。目前 ,又不具备专用的 CSF自动细胞计数仪 ,因此 ,本文研究用 CD- 35 0 0自动血液分析仪和 U F- 10 0尿液细胞计数仪计数 CSF中的白细胞。方法 收集 4种脑疾患的 CSF标本 10 4份 ,贮存于冰水中。首先 ,从自动沉淀的 EDTA抗凝血中得到富细胞血浆 ,用 H3血液分析仪重复检测它的细胞成份 ,随后 ,把这些样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到脑膜炎和脑炎的 CSF细胞浓度范围 ,用如此…  相似文献   
15.
在X线机动态监测下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尔东  张进军  李开南  杨懋华  赵平 《四川医学》2002,23(12):1271-1272
我院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收治颈椎骨折脱位病人 38例 ,急性期及围手术期均给予颅骨牵引 ,并在X线机动态监测下随时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 ,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通过颈椎骨折脱位急性期和围手术期治疗的分析 ,探讨X线机动态监测下行颅骨牵引的临床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8例 ,男 30例 ,女 8例。年龄 2 0~ 5 9岁 ,平均 38岁。损伤原因 :压砸伤 12例 ,交通事故伤 14例 ,坠落伤 10例 ,体育运动伤 2例。损伤类型 :均为新鲜损伤 ,椎体爆裂骨折 12例 ,椎体压缩性骨折 16例 ,椎板骨折 10例。其中骨折节段C14例 ,…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融合固定后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脊柱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发展。
  目的:比较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56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28例,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后住院时间,应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以Oswestry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优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组。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活动度优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组(P<0.01)。随访期间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未发现钉绳系统和聚脂套管松动。提示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相比,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随访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可保留固定节段一定活动度的优点,在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前内侧开窗入路原位复位固定术治疗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具福尔马林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的双侧髋部进行解剖,观察其前内侧主要肌肉、韧带、血管及神经的解剖结构、走行特点等。在4具新鲜冰冻成人标本的双侧髋部模拟前内侧开窗入路,确定术中需剥离的肌肉及韧带的牵拉方向,观察显露的血...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引导与徒手股骨倒打髓内钉手术对膝关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研究关节镜引导与徒手股骨倒打髓内钉手术对膝关节的影响 ,探讨关节镜引导下股骨倒打髓内钉的不同点。方法 关节镜引导下股骨倒打髓内钉手术 (关节镜组 ) 5例 ,徒手股骨倒打髓内钉 (徒手组 ) ,打入髓内钉共 9例。结果 关节镜 5例均获随访 ,术后 14天膝关节主动屈曲 90°,术后 1月扶单拐行走。徒手组 ,9例均获随访 ,术后1月膝关节屈曲 90°者 2例 ,术后 1月半 1例 ,术后 2月 2例 ,术后 3月 5例 ,并发膝关节积液疼痛 4例 ,髌骨半脱位 1例 ,轻度钉尾撞击症 1例。结论 关节镜引导股骨倒打髓内钉不仅对膝关节损伤小 ,并且可发现膝关节隐性损伤或病变 ,帮助关节软骨复位 ,但是对术者的技术需求更高  相似文献   
20.
何智勇  李开南  聂海  母建松  兰海 《四川医学》2012,(11):1930-1932
目的评价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8月,20例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时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e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疗效评估,手术效果采用Odom法评价。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结果 20例患者26个节段均顺利完成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2年。患者NDI、颈痛VAS评分、手臂疼痛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3.82±2.87)、(5.90±0.35)、(5.91±1.63)分下降到2年后的(5.21±1.12)、(1.62±0.87)、(0.97±0.65)分。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Odom评级优良。手术平均时间(60~210)min,手术出血量(70~350)ml。影像学评价见植入的人工椎间盘运动功能良好。1例假体术后早期前移3mm。1例12月出现异位骨化。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