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3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702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595篇
内科学   788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3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64篇
综合类   3170篇
预防医学   1535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121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100篇
肿瘤学   25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4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 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70年-2004年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17个可能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1.94%)。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4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吞咽困难、长期重度吸烟史、手术时间和手术年代是影响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加强营养、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3.
44.
82例纵隔原发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3年3月至2002年2月,我们手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心脏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的心脏进行三维重建,为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三维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心脏部分的薄层断面(层厚1.0mm)输入SGI工作站,经数据分割、对位重建、平滑处理和三维显示等步骤,完成对心脏结构的三维重建。结果 本研究完整地重建出了心脏结构,重建的结构能够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可显示心脏内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可在三维空间伴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 重建出的三维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心脏内部和整体的结构,实现了心脏的二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46.
89 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9年始对106例骨转移患者进行了^89SrCl2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网络环境下医学期刊信息资源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个角度分析医学期刊是医药卫生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下开发与利用医学资源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因此建设完备的网络医学资源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8.
前不久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妇产科腹腔镜专科医学会(AAGL)的年会上,许多人报告了应用新设备治疗月经过多的新方法。据称应用气囊和电极等新设备,可以不用腹腔镜,在诊疗室内就可行子宫内膜剥离术。  相似文献   
49.
50.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yasthenia gravis,MG)的可行性. 方法 18例MG采用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胸腺切除联合纵隔脂肪清扫. 结果 17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电凝钩伤及左头臂静脉干而中转开胸止血.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80 ml.全组无术后死亡及危象发生.18例随访1~20个月,平均11.3个月.按Osserman疗效评价,缓解5例(27.8%),明显改善6例(33.3%),部分改善4例(22.2%),无变化3例(16.7%),有效率83.3%(15/18). 结论 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完全胸腺切除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