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0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67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181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504篇 |
内科学 | 377篇 |
皮肤病学 | 42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特种医学 | 141篇 |
外科学 | 167篇 |
综合类 | 1102篇 |
预防医学 | 428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363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252篇 |
肿瘤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235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208篇 |
2006年 | 179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186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阿弗它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的特证。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收效甚微,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中药加针刺治疗本病1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0例患者中,女性63例,男性47例,年龄7 相似文献
92.
93.
沙丁胺醇在诱导培养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沙丁胺醇(商品名:舒喘灵)对于诱导培养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分离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并且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中培养,4-6代的细胞用于实验。细胞用沙丁胺醇或色满卡林(cromakalim)或8-溴-环磷酸腺苷(Br-Camp)培养24h或48h ,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琼脂糖电泳分析DNA碎片。链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染色监测p53、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改变。通过破碎DNA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数。结果 (1)沙丁胺醇或8-Br-cAMP降低存活细胞的数目。在48h、300μmol/L的浓度,存活的细胞数量最低;(2)人气管平滑肌细胞用沙丁胺醇(100μmol/L、300μmol/L)孵化48h显示出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色质浓聚);(3)琼脂糖电泳显示,核酸DNA断裂片呈典型的梯状条带(大约180-200bp);(4)沙丁胺醇或8-Br-cAMP组p53或Ba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但Bcl-2组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5)TUNEL显示,人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阳必用100、300μmol沙丁胺醇或100μmol8-Br-cAMP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分别为24.04、58.47、27.28,P均<0.001)。但cromakalim组和先用普萘洛尔(商品名:心得安)后与沙丁胺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分别为0.12、0.53;P分别为0.932、0.717),不影响凋亡细胞的基本水平。结论 (1)在体外,沙丁胺醇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2)cAMP蛋白激酶A通路对于沙丁胺醇诱导的凋亡是必须的和充分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胎儿的静脉导管及脐静脉血流变化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痫前期胎儿的静脉导管及脐静脉血
流参数进行测量与相应孕周正常妊娠胎儿的测值进行对照分析,并与胎儿出生结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随着孕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上升,胎儿静脉导管(DV)的阻
力指数(RI)、静脉前负荷指数(PLI)、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静脉搏动指数(PIV)、心室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最大心房收缩期回流速度比(S/A)及静脉导管的
血流量与脐静脉血流量比(DVQ/UVQ)逐渐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LI、PVIV、PIV、DVQ/UVQ、S/A 可对子痫前期胎儿的不良结局做作出
预测.结论 子痫前期胎儿的静脉导管及脐静脉血流变化与围产儿不良结局存在一定关系,DV 与UV 血流参数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早期发现子痫前期胎儿宫内
状况以及判断其预后,提醒临床医生和患者及时干预处理及改变分娩方式,为围产医学提供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5.
李建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7,(2)
胃结核及结核性胃溃疡在国内罕见,我院遇到2例,术前误诊为胃溃疡,术中误诊为胃癌。值得内、外科医生吸取教训。病历摘要例1:男,35岁。患者有溃疡病史8年,近(?)年上腹不规则疼痛,时有短暂阵发性剧痛,反复多次黑 相似文献
96.
【摘要】〓目的〓比较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的预后差异。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且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配对分成两组,将应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58名患者为实验组,将常规胰岛素治疗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并以死亡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院内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为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需警惕其可能诱发患者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7.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是生殖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目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疗大都采用精子库提供的精子而满足当父亲的愿望。精原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成体睾丸生精上皮内唯一可复制的多潜能二倍体细胞,它能在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冻存及同体或异体移植。近年来,随着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将为这一难题探索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移植进行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改善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9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根据2周末PANSS减分率分为早期改善组51例(≥20%)和非早期改善组39例(<20%)。选择同期45例女性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BDNF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改善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较低(均P<0.01),治疗第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早期改善组比较,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较高(均P<0.05)。非早期改善组治疗前,治疗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与自身治疗前比较,早期改善组和非早期改善组第2、8周末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是治疗2周末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治疗第8周末早期改善组治疗有效率为80.4%,明显高于非早期改善组的59.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BDNF异常降低,但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且治疗前BDNF水平对早期改善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