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萎缩肾肾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皮肾镜碎石术处理无萎缩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通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332例无萎缩肾肾结石.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生理盐水持续滴注以充盈肾盂.B超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肾镜下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上述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2例患者均Ⅰ期成功建立皮-肾通路,329例行Ⅰ期碎石术,3例行Ⅱ期手术.303例患者Ⅰ期单通道碎石,29例患者Ⅰ期两通道碎石.手术时间50~130 min.13例患者术中输血400~800 ml.本组患者未出现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周后复查,236例患者排净结石,结石清除率71.1%;59例行二次肾镜清石,51例结石排净,总结石清除率86.4%(287/332).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处理无萎缩肾肾结石临床上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建立合适的皮肾通道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比较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转归及并发症情况,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共92例患者,选取同期住院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功能正常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统计比较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肾功能不全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1.89±46.75)min、平均住院天数(21.79±9.71)d、严重出血(需要输血或介入治疗)发生率2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2±44.50)min、(15.96±6.57)d、2.2%(P<0.005);清石率为5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4%(P<0.005)。原因主要是结石负荷大以及可能存在的凝血机制受损。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建议由有经验的医师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分析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水平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30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分别予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对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实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可获得极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进行总结。结果120例中有14例Ⅰ期双通道,1例Ⅰ期三通道,其余105例均Ⅰ期单通道完成手术。Ⅰ期结石清除率为82%.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有效的微创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5.
结石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石细菌培养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的相关性,评价结石培养在经皮肾镜术后SIRS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6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评估结石细菌培养、术前尿细菌培养、年龄、性别、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索、结石体积、手术时间、通道数目等8种因素与术后SIRS的相关性.比较结石培养结果与膀胱尿细菌培养结果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石细菌培养与术后SIRS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膀胱尿细菌培养(48.48%:30.30%);术后21例SIRS患者中,共有14例(66.67%)根据结石细菌培养+药敏检测结果选择使用抗生素,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结石细菌培养阳性与PCNL术后SIRS发生显著相关,与传统膀胱尿细菌培养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药敏检测结果对术后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建议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研究上尿路结石的细菌谱及其药敏结果,为相关结石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共采集146例经皮肾镜手术结石标本,术中采用标准化Stamey法留取结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6份结石标本中,72份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9.3%.共培养出14种81株细菌.革兰阴性菌70株(86.4%),主要菌种分别为大肠杆菌25株(30.9%)、铜绿假单胞菌19株(23.5%)及阴沟肠杆菌10株(12.4%);革兰阳性菌10株(12.4%),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6株(7.4%);另有真菌1株(1.2%).药敏结果显示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总体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8%、81.2%、67.5%.硫酸阿米替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均≤10%,分别为8.6%、10.0%、10.0%.红霉素、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噁唑、呋喃妥因等药物对于革兰阳性菌也有较好的药敏结果.结论 上尿路结石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多样,且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较大.经皮肾镜术后早期抗感染治疗,应根据不同菌种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7.
1998年 7月~ 1 999年 1 0月 ,我们对 2 1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经尿道电化学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患者的年龄为 71~ 86岁 ,平均 74岁 ;病程 4~ 1 5年 ,平均 6.5年。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症状 ,膀胱残余尿量为 90~2 80 ml,平均 1 60 ml,其中 9例曾出现尿潴留而留置尿管行导尿治疗。直肠指诊前列腺 °增生 5例 , °1 2例 , °4例。本组 2 1例均因合并一种或多种全身性疾病而未行手术治疗 ,其中 1 1例合并冠心病 ,5例高血压 ,2例脑血管病 ,3例慢支、肺气肿、肺…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比较断层红外光谱法与常规红外光谱法对较大体积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5例患者的术后泌尿系结石标本, 其中肾结石81例(77.14%), 输尿管结石16例(15.24%), 膀胱结石8例(7.62%)。所有结石术前影像学检查测量最大径均≥0.8 cm。84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标本, 以结石碎块为主, 采用常规红光谱法随机多点取样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和复测。2020年11月1日后通过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利用网篮抓取获得的21例肾结石标本, 术后测量最大径≥0.8 cm。根据术中所见, 此21例取材时尽量选择包含完整分层构造的标本。此21例标本均分别采用常规红外光谱法和断层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和复测。断层红外光谱法即取2个相对最大的同轴断面, 断面垂直间距>2 mm, 根据第1个断面的形态学分层进行多点取样, 若断面无明显分层结构, 则由中心向外周均匀样2~3处;若断面有明显分层结构, 则依据分层, 每层取样1处, 每次取样材料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法分析, 多点...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多镜联合手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20年7月采用多镜联合手术治疗16例马蹄肾结石患者资料:包括病例的人群特征、结石特征、多镜联合手术方式和手术结局.术后根据腹部CT评价结石清除率.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双肾结石,10例单侧肾结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导管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处理"困难输尿管"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 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28例(30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82.1%), 女5例(17.9%)。年龄(51.5±13.6)岁。30侧结石中, 左侧20侧(66.7%), 右侧10侧(33.3%);肾盂或肾盏结石7侧(23.3%), 输尿管上段结石17侧(56.7%), 输尿管下段结石6侧(20.0%)。结石最大径(9.4±4.2)mm;23侧(76.7%)术前合并肾积水。30侧中, 拟行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8侧(26.7%),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22侧(73.3%)。术中遇到"困难输尿管", 即输尿管管腔细小而一期上镜或上鞘困难, 一期使用球囊导管进行扩张, 其中球囊直径4 mm 22侧, 5 mm 8侧。经F8输尿管硬镜的工作通道逆行置入球囊导管, 并直视下对管腔细小部位进行扩张。单次扩张完毕后撤出球囊导管, 输尿管硬镜上镜探查评估扩张效果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上镜或上鞘操作。记录手术方式、术中"困难输尿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