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甘露醇治疗运动诱发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针对13例运动性诱发偏头痛患者的特点分析,相应先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颈后神经阻滞等治疗,止痛效果均不佳,5~10min后仍头痛剧烈,继而改用20%甘露醇250mL,5%葡萄糖加维生素C2.5g、胞二磷胆碱0.5mg静点1次.结果 13例患者在甘露醇静点20~30min时头痛缓解,静点完毕后基本无头痛.有4例数月后又反复发作,同样治疗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对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多种药物和方法的治疗才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3.
PCEA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性硬膜外连续泵入(PCEA)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采用PCEA泵入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症治疗,泵内加入镇痛药液:0.25%布比卡因200ml复合1μg/ml芬太尼,观察疗效。结果PCEA泵入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症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1.18%,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CEA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治疗PHN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患者使用方便。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4.
椎间关节综合征系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种骨关节病,为疼痛门诊常见病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椎间关节综合征患者大多数都合并椎间盘膨隆或突出。我科采用椎间关节阻滞联合骶管阻滞治疗腰椎椎间关节综合征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时机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00例,均为单侧发病,按病程的长短分为四组,A组,病程为0~3个月,32例;B组,病程为3~6个月,36例;C组,病程为6~12个月,23例;D组,病程超过12个月,9例;均采用下颌神经阻滞结合醋酸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四组的治疗结果,并计算各组总有效率行χ2 检验.结果 A、B组疗效优于D组,亦优于C组.结论 采用神经阻滞结合醋酸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和热痛阈的变化及对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n=8).(1)假手术组(S组):右侧坐骨神经只暴露5分钟,未结扎,术后第4天起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0.1 ml,每日1次,连续10天;(2)对照组(C组):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后第4天起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0.1ml,每日1次,连续10天;(3)利多卡因组(L组):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后第4天起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0.1ml,每日1次,连续10天.分别于术后第1,4,7,10,14天观察行为学变化.于术前及术后第4,7,10,14天用JL-F数显式光热测痛仪测定双后肢热痛阈.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出腰段脊髓,石蜡包埋,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免疫阳性细胞(FLI).结果:(1)C组、L组与S组比较术后下肢运动评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组与L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C组、L组与S组比较各实验点热痛阈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L组与C组间各实验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C组、L组与S组相比,各层FLI细胞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L组各层FLI细胞数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对CCI模型大鼠脊髓c-fos的表达抑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自发性气胸的处理多用单纯抽气法或在局麻下施行闭式引流术,配用抗菌素,多能治愈。但有些病例反复发作,采用上述措施疗效欠佳。我们遇到一个病例,经抽气8次并施以闭式引流术仍无效,后在氯胺酮,琥珀酰胆硷静脉麻醉下采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施闭式  相似文献   
38.
1960年以来我科使用电刀,发生意外4例,其中电极板处皮肤发生二度灼伤2例,肢体和手术台金属接触处皮肤发生二度点状灼伤1例,另1例在手术前插电刀插头时骤发严重心室纤颤、呼吸停止,现将病例摘要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病例1:生后3个月男孩.因两肩胛骨间纤肉瘤,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施行根治术,使用电刀用盐水纱布包好电极板,安置在右大腿下.当手术结束取电极板时发现右腘部外侧2.5cm×1.0cm大小的深二度灼伤.病例2:男,16岁.因右股骨骨折,在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