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摘要】目的:探讨西罗莫司涂层气管支架抑制气管狭窄动物模型肉芽组织增生的有效性。方法:选用2.5~3.0kg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分成对照组(n=18只),置入普通镍钛合金裸支架,实验组(n=18只),置入西罗莫司涂层镍钛合金裸支架;每组内根据处死时间分为1个月组、2个月组和3个月组,各6只。采用气管切开联合毛刷破坏粘膜法制作气管狭窄动物模型。镍钛合金裸支架36枚,其中18枚浸涂以PLGA为载体的西罗莫司涂层,并进行体外药物缓释实验。透视下行气管支架置入,分别于支架置入后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复查胸部CT了解气管狭窄情况,并处死相应组别的兔子,于支架上下两端取标本行HE染色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气管粘膜增生情况。结果:制作气管狭窄模型过程中1只死于麻醉过深,2只在模型制作后3d因严重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死亡,其余33只气管狭窄模型制作成功,补做3只均成功,狭窄程度50%~85%。所有气管狭窄模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气管支架。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复查胸部CT显示对照组支架上下缘均有不同程度的肉芽组织增生,以支架上缘为著,最狭窄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1.6±2.8)%、(66.4±1.6)%和(78.2±2.3)%。实验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较轻,最狭窄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61.68±2.3)%、(45.23±4.5)%和(50.97±3.8)%。处死实验兔于支架上下缘取标本行病理检查见药物涂层支架组纤维素增生和胶原蛋白沉积程度较轻。结论:西罗莫司涂层可有效抑制镍钛合金支架置入后的肉芽组织增生,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42.
肝血管瘤为肝脏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约占肝肿瘤0.4~7%。其总发病率尚无确切统计,据Edmondson5000例尸检所见,总检出率为0.3%。我院自1965年4月至1986年3月收治肝血管瘤8例,均经组织学诊断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消化系统药物的研究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明 《中国药房》1993,4(3):30-31
<正> 近年来消化系统新药不断涌现,成为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现就主要有关疾病的药物研究、应用近况,列述如下。 一、消化性溃疡及其他胃酸过高所致疾病的有关药物 (一) 消化性溃疡 系消化系统主要的常见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涉及其发病机制迄今虽未完全阐明,但十余年来在药物治疗上有了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D—氨基半乳糖形成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鼠,观察云芝胞内多糖-Ⅱ注射剂对肝损害病变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注射该药物(50mg/d连续 3天)后,印度墨汁清除率K值在健康动物有明显提高(0.0393 ± 0.0086比注射前0.0259±0.0055,P<0.005)。在D—氨基半乳糖形成的肝损害大鼠K值也有明显提高(0.0227±0.0049增高到0.0359±0.00624,P<0.001),而在对照组K值虽亦有所增高,但在统计学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说明该品能使RES功能增强。实验组的SGPT与对照比较有明显减轻(SGPT 342±313比690±296μ/dl,p<0.005),存活率有明显提高(8/12只即66.7%比1/12只即8.3%,p<0.01)。结果证明该产品可增强RES功能,使D-氨基半乳糖诱致肝损害减轻和存活率明显增高。其作用机制或与内毒素血症的明显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总色氨酸(T-Trp)及经平衡透析法分离的游离色氨酸(F—Trp).肝硬化组及急性肝炎组的F-Trp和F/T-Trp值均呈显著性增高,对其常规肝功能正常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应用HPLC测定血浆Trp,方法较简捷可靠,灵敏度及重复性均好,可作为测定血浆色氨酸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6.
复方铋剂是一种胶质铋制剂,化学名三钾二橼络合铋,(Tripotas(?)ium dicitrato—bi(?)mutha-te.简称 TDB),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近年来已受到国际上的关注。我院药厂首先在国内制备成功,自1978年以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良好效果。鉴于各家资料都认为 TDB 对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47.
铋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已有一个世纪,以往大多作为消化系疾病的症状治疗,不被人们重视。自从新型铋制剂胶体铋(colloidal bismuth)问世以来,铋化合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突破,主要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胶体铋又称三钾二枸橼酸铋(tripotassium dicitroto bismuthate,TDB)或称复方铋合剂(MBC),是构橼酸铋盐的复合物,其分子式如下:Bi_x(OH)_y(C_6H_5O_7)_z。 TDB和其他铋盐不同,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在酸性条件下,pH<5发生沉淀。由于沉淀中含有游离的羧基和铋离子,对蛋白质具有高度亲和力。故可和溃疡基底坏死组织中的蛋白结合,形成复盖膜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8.
慢性肝病的氨基酸代谢紊乱与支链氨基酸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明 《四川医学》1989,10(2):99-103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场所。由食物消化吸收而来的外源性氨基酸、体内分解代谢而来的内源性氨基酸在肝脏合成蛋白质,同时进行必要的糖质新生,并将多余的氨基酸变成尿素,从而调节控制氨基酸进入周围组织与血浆,使其浓度恒定在正常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在GaNl所致FHF大鼠模型检测SEP_s,观察肝损害进程中SEP_s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注射GalN后24小时N_3与N_1-N_3显著缩短;48小时后N_1、P_1、N_2、P_2、N_1-N_2与N_1-P_2显著延长.说明N_2潜伏期延长可供评价HE的指标  相似文献   
50.
早年认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不仅对机体无害,且碱性反流物可防止溃疡病复发。基于这种错误概念的影响,以往对术后出现上腹痛、胆汁性呕吐的患者,往往考虑为输入拌综合征,但多缺乏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