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暴发性心肌炎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报告5例暴发性心肌炎,探讨其心电图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5例心肌酶学异常增高15-50倍,心电图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时ST-T改变并形成单向曲线、合并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2例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而应用电转复。死亡前均有泵衰竭的临床表现,各种抢救治疗反应极差,诊断明确后36h内均死亡。结论:证实这类病人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介绍在三维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标测和消融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施行经CartoSound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乳头肌起源VAs的患者10例,均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结果 10例患者VAs的QRS波时限为(149.0±17.8)ms,其中6例VAs起源于左后乳头肌,4例VAs起源于左前乳头肌。左后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Ⅲ导联主波向下,aVL导联主波向上;左前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右偏,Ⅲ导联主波向上,aVL导联主波向下。除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VAs患者消融失败外,其余9例患者均即刻消融成功,对10例患者随访6个月,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的VAs复发。消融靶点至体表QRS波起始时限为(25.8±3.8)ms。所有患者双极电图靶点处窦性心律下无领先于QRS波的P电位,其中9例患者VAs时可记录到提前QRS波的高频电位。即刻消融成功患者的平均放电(2.4±1.3)次。结论左室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起源的VAs在心电图上有明显差别,CartoSound指导下应用压力导管进行左室乳头肌标测和消融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3.
患者女,66岁,因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心衰(心功能NYHAIII级),左室射血分数(LEVF)3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波时限152ms)植入CRT,后因电极感染转入我院。该患者左室起搏电极导线经胸心外膜植入(图1A),术后CRT工作良好。后因右房及右室起搏电极导线脱位,而行电极导线的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遗传性心律失常备受关注,并已成为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中,不少病例常被诊为癫痫而长期误诊误治,少数长期被误诊为癫痫的患者反复晕厥甚至发生了猝死,部分患者还是儿童和青少年。故提高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ganig,QTVI)技术分析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肌收缩同步性运动情况.方法 采集1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NVM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常规二维图像,启动组织多普勒(DTI)程序,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心室长轴观、两腔观和四腔观共3个切面的QTVI图像.分别描绘左心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等6个室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共12个节段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左心室12个节段的QRS波起始点至各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Q-Ts),计算48例检查者左心室12个节段的Ts最大差值(Max-△Ts).结果 NVM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各壁基底段Q-Ts均明显长(P均<0.001),且以左心室侧壁、后壁、下壁延迟为重;左心室各壁中间段Q-Ts均明显长(P均<0.001),且以左心室下壁、侧壁、后壁延迟为重.NVM组左心室12个节段的Max-△Ts为(161.9±93.2)ms,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的(61.2±27.4)ms,P<0.001.结论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存在心肌收缩运动的不同步性.且左心室各壁中间段Q-Ts最延迟的部位依次为下壁、侧壁、后壁,有别于既往文献报道的其他原因所致心力衰竭时左心室各壁中间段Q-Ts最延迟的部位依次为侧壁、后壁、下壁.  相似文献   
6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丧失1h"。2017年1月25日站起时突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十余秒自行缓解,醒后四肢乏力、出汗,就诊于某医院,完善Holter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给予阿替洛尔,出院后其自行停药。此后上述症状仍间断发作,发作频繁时2~3次/月,多于坐位或直立位时,数秒后可自行清醒,有头部、脚踝摔伤史。3月就诊于海军总医院,行Holter检查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联合华盖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福建省地质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化痰药物及支气管扩张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华盖散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情况、肺功能指标以及2组治疗后的睡眠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桃红四物联合华盖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汤小柴胡汤各取其半而成。原治太阳表证未已少阳之证已出,证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二阳同病但证情较轻之证。以桂枝汤解肌发表外调营卫;小柴胡汤畅达枢机内和少阳而达太少两解异曲同功之妙用。历代医家滥觞余蕴日新其用,临床实用之广泛早越仲景之臼。日本学者矢数道明用此方治疗感冒发热,肺结核,肺炎,肝炎,心悸亢进等多种疾病,更神奇的是谓此方可“改变小儿性格”(见  相似文献   
69.
活泼、美丽的张技术员,结婚一年多了。爱人是潇洒英俊而又健壮的体育教练。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小张的脸上总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惆怅。原来,是他们在婚后性生活方面,小张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  相似文献   
70.
心房-分支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初步经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4例心房-分支旁路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并探讨心电图诊断的要点。方法 4例中男性3倒,女性1例,年龄16~47(平均28±14)岁。4例均不伴器质性心脏病。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2~17年,1例有晕厥史。结果 4例患者中3例记录到旁路电位,1例未能记录到。2例旁路位于右侧游离壁,2例旁路位于右后侧壁。射频消融术中平均放电2.2次,消融能量43±12(30~60)W.放电时间67士24(40~100)s,消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6士7(8~25)个月心动过速未再发生。结论 心房-分支旁路体表心电图是一种特殊的慢旁路,能经体表心电图及电生理方法得以诊断,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