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419篇
预防医学   20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观察自制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行步态训练,观察组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D区(站立)、E区(走跑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OM、GMFM-88的D区和E区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患侧的腓肠肌张力,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工作记忆相关脑区的激活改变,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对21例T2DM患者及21名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数字1-back任务下的fMRI实验。采用SPM8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组内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统计阈值均设定为P<0.01(AlphaSim校正)。将组间差异区的BOLD信号变化百分比与工作记忆任务的反应时间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2DM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1-back任务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1-back任务下,T2DM组的双侧前额叶腹外侧及背外侧、右侧后顶叶皮层的激活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侧顶下小叶和右侧额上回的负激活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双侧前额皮层背外侧的激活强度与1-back任务的反应时间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工作记忆能力损害,工作记忆相关脑区以过度激活的模式对工作记忆能力进行有限的代偿。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MIF水平检测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神经科治疗的10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将其纳入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86例作为比较对象,将其纳入健康组。检测两组患者和成员的MIF水平。检测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MIF水平检测结果,并分析不同亚型患者MIF水平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IF水平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在不同亚型患者MIF水平检测结果方面,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MIF水平检测数值高于小动脉闭塞型和其他型患者。结论 MIF水平检测结果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评价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髋臼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手术治疗部分髋臼骨折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41例,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31例.结果 髂腹股沟组平均手术用时125.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50 mL,术后出现深部感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异位骨化1例,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改良Stoppa组平均手术用时8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10mL,术后出现患侧深静脉血栓1例.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复位标准,髂腹股沟组复位满意率为85.4%,改良Stoppa组为87.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9个月~3年,平均15.7个月,骨折处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髂腹股沟组优良率为82.9%,改良Stoppa组为83.9%.两组复位满意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改良Stoppa组明显少于髂腹股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具有显露充分、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的优点,某些情况下可替代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理想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天津市急性冠心病事件患者中吸烟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布。 方法 利用天津市主要慢性病发病登记监测系统中的吸烟信息,分析2010-2014年天津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流行情况,并分析患者中吸烟与非吸烟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布。 结果 2010-2014年间,天津市共报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38 805次,平均粗发病率为77.76/10万,男性(24 343人)多于女性(14 462人),且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1,P=0.00)。天津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患者主要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96.6%。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吸烟率(男:55.0%;女:22.8%)高于冠心病猝死的患者(男:43.4%;女: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χ2=48.96,P=0.00;女:χ2=52.43,P=0.00)。在冠心病猝死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男性的吸烟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6,P=0.00)。两种疾病的女性患者的吸烟率分别在>69~79和>59~6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仅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6,P=0.00)。2010-2014年间,男性患者吸烟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冠心病猝死患者的吸烟率下降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P=0.00),而女性患者吸烟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χ2=10.73,P=0.00)。 结论 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增加,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且冠心病急性事件患者的吸烟率较高,特别是60岁以下的人群,这是导致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呈现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及时开展干预措施,降低吸烟率,提高戒烟率,应加大在女性中开展控烟宣传,以减少其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手术获取的翼状胬肉组织进行培养,获取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终浓度(0、20、40、80μmol/L)小檗碱对细胞进行诱导,检测小檗碱诱导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小檗碱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细胞凋亡比率、促凋亡基因Bax和Bad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提高体外培养翼状胬肉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诱导胬肉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对维生素B1咀嚼片辅料及其配比的研究,探讨出口感适宜、风味独特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口感和组织状态等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维生素B1咀嚼片的辅料及配比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处方。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辅料用量为乳糖40%,柠檬酸10%,甜橙粉15%。结论对所制备的维生素B1咀嚼片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表明该产品口感良好、色泽均匀、硬度适宜,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大鼠肠梗阻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急性完全性小肠梗阻模型,按肠梗阻时间不同进行分组,采血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浓度,取肠系膜淋巴结鉴定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并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肠梗阻12 h后血清IFABP浓度开始升高,随着肠梗阻时间的推移,血清IFABP浓度值逐渐上升,与肠黏膜损伤程度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41,P<0.01)。肠梗阻24 h后血清DAO活性升高,至48 h后达峰值,随后下降。大鼠肠梗阻48 h后才开始发生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肠梗阻早期就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细菌移位滞后于血清生物学指标改变。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变化可用来判断肠黏膜损伤程度的生物学指标,为肠梗阻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比较≥65岁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与同年龄段无滑脱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本院就诊,影像学资料完整,无峡部裂、椎体肿瘤,椎体结核、椎体压缩性骨折等疾病,且无腰椎手术史的≥65岁的DLS患者50例为滑脱组。以相同纳入标准选择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无腰椎滑脱的老年人为对照组。测量滑脱组患者腰椎滑脱椎间盘角和滑脱率均值,再测量并比较2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滑脱组内再按性别分组比较各参数,并分别计算2组患者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滑脱组患者滑脱椎间盘角为7.4°±5.2°,滑脱率为(22.5±9.5)%。滑脱组患者的LL、PI、PT、S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滑脱组内分性别比较时,滑脱参数和腰椎矢状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DLS患者较同龄无腰椎滑脱人群有着更大的LL、PI、PT、SS。性别因素可能对老年DLS患者的滑脱参数和主要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