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鸡血藤总鞣质的化学成分,并分析该有效部位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药效与作用机制,为鸡血藤抗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UPLC-Q-TOF/MS对鸡血藤鞣质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鸡血藤总鞣质作用于宫颈癌细胞HeLa,通过3维(3D)微流控芯片筛选合适的给药浓度及时间。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鸡血藤总鞣质对宫颈癌细胞HeLa周期与凋亡的影响,分别应用Flow Jo v10. 0. 7及ModFit LT 3. 2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经鸡血藤总鞣质作用后,宫颈癌细胞HeLa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鉴定并推断了鸡血藤总鞣质中15种成分。最终确定鸡血藤总鞣质低、中、高给药质量浓度分别为0. 5,1. 0,2. 0 g·L-1,36 h为最佳给药时间。经鸡血藤总鞣质作用后宫颈癌细胞HeLa早凋与晚凋比例明显增加,宫颈癌细胞HeLa DNA合成前期(G0/G1期)明显增加,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M期)减小。经鸡血藤总鞣质作用后,宫颈癌细胞HeLa上清液中VEGF-A因子显著降低,Caspase-3因子显著增加。结论:鸡血藤中含有丰富的鞣质类成分,此类成分对宫颈癌细胞HeLa有明显的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从身体、行为、心理三方面进行多学科整体干预,阐释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SLBP)的内在机制。方法 收集易筋经特定动作“卧虎式”治疗NSLBP的相关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信号、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信号、心理量表结论等,将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方法分析、建模,形成“多裂肌-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特征模型,以期阐述易筋经“卧虎式”训练治疗NSLBP的作用机制。结果 NSLBP患者腰部L5~S1多裂肌sEMG信号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患者治疗后步幅、步频、步速、髋屈曲最大角度、膝屈曲最大角度均显著增加(P<0.05);支撑相、摆动相、踝跖屈最大角度均显著降低(P<0.05)。“卧虎式”训练前后患者SF-36评分生理、心理、精神、情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表明平均肌电(average electromyography, AEMG)、步长对于Roland-Morris评分...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对肝细胞凋亡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处理组和阳性药对照组.采用CCl4腹腔内注射建立肝损伤大鼠模型.应用TUNEL检测各组肝组织的凋亡指数,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处理组与阳性药对照组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肝组织中凋亡指数,均分别较模型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粗叶恳钩子总生物碱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抑制肝组织中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35.
幻觉的机理     
中枢的三高(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升高)和三低(乙酰胆碱、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低下)可引起幻觉,幻听的定位在颞上回。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旨在建立自发髓母细胞瘤模型小鼠肿瘤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其在体外形成克隆的能力,对可能的肿瘤干细胞标志分子CD44、CD133和CD15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方法 将小鼠髓母细胞瘤组织通过温和消化液消化分离成单细胞悬液,于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计算其细胞球形成率.于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分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表面可能的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从模型小鼠髓母细胞瘤组织中成功分离培养髓母细胞瘤原代细胞,原代细胞可形成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细胞球;细胞球可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贴壁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髓母细胞瘤干细胞中CD44表达较高,CD133及CD15的表达无差异或者降低.结论 髓母细胞瘤肿瘤细胞中存在一定量的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能力、高表达CD44的肿瘤干细胞,并能在体外将其分离培养、连续传代及诱导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37.
中药有效成分调节肝药物代谢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色素P450酶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对它的研究50多年来取得很大进展,在药物代谢、毒理学、肿瘤生化等的研究中,都涉及到细胞色素 P450及其同功酶的作用。中药虽然成分复杂,但  相似文献   
38.
目的:明确苎麻根石油醚部位体外抗胃癌活性并揭示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苎麻根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不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时间下苎麻根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时间、剂量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苎麻根石油醚部位作用于人胃癌HGC-27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通过GC-MS对发挥药效的苎麻根石油醚部位进行成分解析。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苎麻根石油醚部位作用于人胃癌HGC-27细胞24,48,72 h后,均呈现出较好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苎麻根石油醚部位作用人胃癌HGC-27细胞后可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的正常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通过GC-MS鉴定出苎麻根石油醚部位中26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谷甾醇、豆甾醇等。结论:苎麻根石油醚部位为其抗胃癌活性部位,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为甾醇类化合物,为苎麻根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粗叶悬钩子根部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化学方法提取粗叶悬钩子根部总生物碱、总多糖、总黄酮为治疗药物,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99.5%CCl4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药物对大鼠血清ALT、AST、AG、GST含量的影响。结果:粗叶悬钩子根部总生物碱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ALT、AST、GST含量(P<0.01),但总多糖、总黄酮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粗叶悬钩子根部总生物碱具有保护肝细胞膜、细胞内膜和抗肝损伤的作用,可能为粗叶悬钩子抗肝损伤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效应,为针灸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0例患者随机分成高频和低频治疗组2组.分别采用100Hz和2Hz的电针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利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膝屈曲和踝背屈时最大等长收缩时主动肌和拮抗剂的肌电活动,并采用临床痉挛指数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高频组患侧膝屈曲和踝背屈最大等长收缩时.股直肌和腓肠肌的IEMG降低,缝匠肌和胫前肌的IEMG增高,膝屈曲和踝背屈的协同收缩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且各项指标均与低频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高频组治疗后的临床痉挛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低频组无显著变化,2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频电针配合康复训练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优于低频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