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44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医院和银行每个月业务往来账项多达几百笔,有时甚至上千笔,而且有许多金融相同的款项,对起银行账来非常麻烦。常常会令单位的出纳员心烦意乱、头痛不已。那么,怎样才能够顺利地对好银行账呢?我们现在就医院与银行对账的方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2.
李大庆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6,(10)
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组发病原因不同,病理机制迥异,临床征象相似,治疗结果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前者的预后多数良好,治愈率为60~70%;后者的幸存率却屈指可数,目前的手术治愈率很低,约3~5%,倘能在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前作出诊断,仍很重要,争取早期手术,提高治愈率。由于两者的临床征象互相交叉,很难截然区分,而实验室资料,又缺乏特异性诊断意义,鉴别诊断确有一定困难。本文拟就病史、临床和某些生化资料等作 相似文献
43.
血管病的两种生长因子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庆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24(4):25-2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动脉内皮损修修复及恢复内皮依赖舒张等一系列作用适用于动及损伤及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44.
我院自 1998年来对取环失败的病例施行宫腔镜手术 30例 ,2 5~ 6 2岁。上环年限最短 1年多 ,最长 2 0余年 ,宫腔镜术前取环失败的次数 1次 14例 ,2次 11例 ,3次 5例。宫腔镜手术选择在阴道流血干净或流血明显减少时进行。膨宫液为 5 %Glucose5 0 0~ 2 0 0 0ml连续冲洗灌注 ,压力在 10 7~ 13 3kPa之间。按宫腔镜操作常规进行。宫腔镜下见节育环变形嵌顿 14例 ,部分植入肌层 2例 ,部分嵌顿 2例 ,断裂残存 6例 ,环嵌顿并宫腔粘连 1例 ,部分植入肌层并宫腔粘连 2例 ,子宫壁间肌瘤内突变形环嵌顿 2例 ,金属圆环套在子宫粘膜下小肌… 相似文献
45.
46.
双期动态增强螺旋CT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边缘血供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螺旋CT双期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边缘的血供情况.方法:对52例经活检、手术及血管造影诊断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螺旋CT全肝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的分析.动脉期的延迟时间为18~20s,门脉期为50~60s.结果:①原发性肝细胞癌4种肿瘤边缘CT征象分型通过双期动态增强螺旋CT很好显示;②CT平扫显示边缘模糊的病灶,在门脉期大部分范围减小,而在动脉期范围不变.动脉期能很好的反映肿瘤的大小和形状;③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双期边缘的强化特点可以反映其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能够很好的展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特点及其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47.
64层CT血管成像对门静脉癌栓和血栓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癌栓与血栓的64层CT血管成像的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进一步评价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57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静脉栓塞的患者(癌栓47例、血栓10例),分别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和多平面重建(MPR) 技术进行MSCTA 成像检查,分析门脉癌栓与血栓的不同特点.结果:CT血管重建技术MIP及VR能清楚显示门脉的栓子形态、周围组织病变对门静脉侵犯和侧支血管;MPR能直观多角度显示门静脉栓塞整体形态、范围及管腔变窄程度.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可以立体地显示血管走行及分布情况,有助于癌栓和血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8.
人造血管内瘘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采用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尿毒症患24例,行聚四氟乙烯(FrrFE)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透析器采用Fresenius F60。观察血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造血管通畅率100%,HFD时血流量均可达到300~450ml/min。术后感染发生率4.17%,血栓形成发生率8.33%,假性动脉瘤发生率4.17%;HFD低血压发生率37.5%,反超滤发生率12.5%。结论 人造血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通畅率高、使用时间长和易穿刺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移植内瘘的理想选择;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能为HFD提供足够的血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低剂量256排螺旋CT肺灌注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对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40天分别进行CT灌注扫描。计算表面通透性( permeability surface,PS)、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用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标准测量和比较化疗前后灌注值的均数间的差异。结果 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BV和BF呈显著相关性(γ=0.48,P=0.001),达峰时间与PS相关(γ=0.31,P=0.04)、与血流量相关(γ=20.66,P,0.001)、与血容量相关(γ=20.39,P=0.007)。缓解组患者的BF、BV和PS高于其他组患者。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管生成,进而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