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提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以脾内移植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FILC-GM)与低剂量IL-2、5-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方案。结果荷瘤小鼠治疗后2w,整个肝小叶KC数目均扩增;KC对99mTc-亚锡植酸钠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与KC抗原提呈功能和活化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共刺激分子CD40虽在对照组KC中有基础性表达,但在基因治疗联合化学免疫治疗组中,其表达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此外,联合治疗后KC体外能有效诱导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细胞因子IL-12和IL-12的分泌水平亦升高,并且这些反应能被抗CD40L抗体所封闭。结论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能有效提高KC的抗原提呈功能,CD40/CD40L分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共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2.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98例心功能在Ⅱ—Ⅳ级 (NYHA)的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和倍他乐克治疗组 (治疗组 ) ,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限盐等 )。治疗组加用倍他乐克 ,开始剂量为 6 2 5 g ,2次 /d ,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至 2 5~ 5 0 g ,最大量不超过 10 0 g/d ,疗程为 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抽血 4ml检测各生化指标 ,并观察心率、血压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治疗组显效 2 0例 ,显效率为 4 1 7% ;对照组显效 14例 ,显效率为 38% ;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后其心率、血压和LPO降低 ,而CO增加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并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特别是对心室率较快 ,洋地黄效果不佳者 ,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3.
108例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蝮蛇抗栓酶组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63±10a)和藻酸双酯钠(PSS)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64±10a)治疗。蝮蛇抗栓酶0.5U/次,PSS 0.1-0.2g/次,均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qd,10-14d为一个疗程。结果: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蝮蛇抗栓酶组降血浆比粘度优于PSS组(P<0.05)。  相似文献   
44.
东莨菪碱对心肺复苏后急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例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18例给予东莨菪碱0.6-0.9mg 5%GS250-500ml持续静滴,每日<3mg,疗程5-7天。B组除不用东莨菪碱外,其他治疗同A组。结果:A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9%;B组有效率为7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东莨菪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是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以脾内移植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FLC-GM)与低剂量IL-2、5-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方案。结果:荷瘤小鼠治疗后2w,整个肝小叶KC数目均扩增;KC对^99mTc-亚锡植酸钠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与KC抗原提呈功能和活化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共刺激分子CD40虽在对照组KC中有基础性表达,但在基础治疗联合化学免疫治疗组中,其表达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此外,联合治疗后KC体外能有效诱导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细胞因子IL-12和IL-12的分泌水平亦升高,并且这些反应能被抗CD40L抗体所封闭。结论: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能有效提高KC的抗原提呈功能,CD40/CD40L分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共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6.
探讨双重化疗术在中晚期肝癌的应用价值及门静脉导管保留术的实用价值;方法1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经肝动脉的化疗药物灌注术和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门静脉化疗药物灌注术,其中12例经矢状部穿刺行门静脉导管保留术,籍以反复进行化疗药物灌注,共行肝动脉化疗22次,门静脉化疗43次,导管保留时间自15-37天不等,平均为24.2±7.6天。结果双重化疗使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生存期显著延长,疼痛显著减轻,AFP下降,门脉压力下降,单叶肿瘤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双叶肿瘤,部份患者可争取手术切除。结论双重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办法,门静脉导管保留术是简便易行、临床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47.
对30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采用血液稀释(下称血稀组)及传统疗法(下称对照组)进行单盲对照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比较,血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于结膜微循环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脂等主要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弱痛症状显效率为65.7%,总有效率为93.4%,而对照组分别为38.1%、67.6%,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改善血稀组显效率为27.7%,总有效率为69.7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吸烟与氧自由基(OFR)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对216例健康吸烟者血清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吸烟组LPO为 (5.87±1.23umol/L) ,SOD为(88.24±11.96uU/L),GSH-PX为(176.87±23.31U);非吸烟组LPO为 (4.24±0.76umol/L) ,SOD为(106.18±16.04uU/L) ,GSH-PX为 (206.32±50.25U)。两组比较吸烟组LPO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 其中50例36~50岁男性吸烟者随其吸烟年限和吸烟量的增加,均呈相关性(P<0.01)。结论 吸烟可引起人体内OFR和LPO反应加剧,是导致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对4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得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并与30例不用肝素者作对照。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素B2、血脂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肝素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栓素B2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不超过2倍,全组病例均未引起出血现象,肝素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