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5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42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事件(MELAS)脑内卒中样病灶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1H磁共振波谱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7例MELAS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所行12次磁共振检查共计评价超急性期卒中样病变12个、急性期病灶12个、亚急性10个和慢性病灶6个.MELAS脑内卒中样病灶最初表现为局限大脑皮层的水肿信号灶,可累及皮层下区,多发于颞、枕、顶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病变在超急性期(3 d内)表现为以细胞毒性水肿为主,呈边界清楚的高信号灶;急性期(4~7 d)、亚急性期(2~4周)至慢性期(>4周)病变逐步扩大,边界变模糊,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1H磁共振波谱分析,脑卒中样病变在早期以高耸的双乳酸峰为特点,伴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等脑代谢物成分不同程度降低;随后,乳酸峰逐步降低,NAA等代谢物浓度可部分恢复.结论 MELAS卒中样病灶主要累及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区,细胞毒性水肿出现早但持续时间短,~1H磁共振波谱以典型的双乳酸峰为特征并伴有NAA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62.
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囊腔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合并椎骨内囊腔样变的椎体压缩骨折关键技术、近期疗效及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方法 回顾分析4年来PVP治疗2 0 7例骨质疏松症并32 6节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 7例共32节椎体压缩为合并椎骨内囊腔样变。PVP操作均在透视监视下经椎弓根行椎体穿刺,所有椎体均用非离子造影剂行椎体造影。术后1dCT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分布状况和有无渗漏,测量PVP前后椎体高度,观察临床疗效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PVP技术成功率1 0 0 %。椎体造影主要表现为造影剂注入压缩骨折椎体内后呈囊状分布并滞留。PMMA平均注入量为6 .8ml。CR、PR和NR分别为6 6 .7%、1 8.5 %、1 4 .8%,总有效率为85 .2 %。椎体前缘高度恢复2~1 5mm ,平均5 .38mm ,中央高度恢复3~1 6mm ,平均6 .4 1mm ,前缘和中央高度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后缘高度恢复0~1mm ,平均0 .0 6mm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CT证实椎体前侧旁PMMA渗漏3例,但无1例出现临床症状。结论 PVP治疗椎体内合并囊腔样变的压缩骨折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恢复压缩椎体高度,且发生PMMA渗漏的可能性更小。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抽去椎体内囊腔积液和尽可能多地充填PMMA ;椎体造影有助于预测注射PMMA在椎体内的分布状况和发生渗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3.
125I放射粒子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目的 探索采用介入微刨技术进行放射粒子病灶内植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比较不同影像设备在粒子植入术中的作用及优缺点。方法 入选30例患者,其中15例为晚期肿瘤转移患者,15例为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粒子植入方法:在B超或CT定位下行经皮穿刺病灶内粒子植入术;在DSA监视下将捆绑有放射粒子的食管支架植入到食管病变部位。结果 在B超、CT及DSA监视下,除因操作原因造成食管内照射支架上丢失一颗放射粒子外,所有放射粒子均准确植入到位。术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未发现局部皮肤坏死、出血、感染、放射性肺炎、食管穿孔等与粒子照射相关的并发症;手术前后连续血象、免疫指标复查未发现显著性变化。ECT复查:放射源未发现泄漏。病灶复查:15例食管癌患者1个月后胸部CT复查示13例病变厚度和体积较术前有所缩小,2例病变增大,3例随访近13个月,CT复查病变厚度较术前明显变薄;5例直接置入无膜内照射支架患者中3例术后3个月胃镜复查并活检提示支架捆绑粒子部位肿瘤明显退缩,未发现肿瘤细胞生长。15例经皮穿刺植入粒子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病变明显缩小。结论 采用介入微创技术进行放射粒子病灶内植入是可行的、安全的,疗效是明确的。  相似文献   
64.
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6例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与51例普通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结果与普通肺结核相比,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以中高热、乏力多见,干咳和胸痛少见;病情重,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合并肺外结核多见;X线上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片絮状阴影;合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病灶分布范围较广,以非肺结核好发部位发病率高,多分布在双侧肺、中肺野及下肺野。结论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与普通肺结核有所不同,易误诊,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手术切缘对肝切除术治疗自发破裂性肝细胞癌(spontaneous ruptur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R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SR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切缘范围>1 cm(宽切缘组,19例)和≤1 cm(窄切缘组,1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两组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采用Cox回归分析生存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宽切缘组比窄切缘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13.2% vs 0,P=0.036)和3 年总生存率(17.5% vs 0,P=0.002)高;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高值(HR=1.013,P=0.008)、肿瘤分级低分化(HR=3.326,P=0.007)和手术切缘≤1 cm(HR=3.287,P=0.011)为SRHC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高值(HR=1.002,P =0.041)、肿瘤分级低分化(HR=4.411,P=0.005)、肝外转移(HR=3.445,P=0.044)、手术切缘≤1 cm(HR=3.255,P=0.024)是SRHCC患者总生存期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宽切缘肝切除术能够改善SRHCC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6.
用Trager-Jensen的方法,略加改进,用脱纤维蛋白猴血及其血清培养一株来自越南的食蟹猴疟原虫128天以上。多数疟原虫大滋养体的阿米巴状明显,寄生的红细胞也显著胀大。经过培养80天的疟原虫在液氮中保存11天后又复苏培养,原虫生长良好。培养100天的疟原虫对恒河猴仍有感染力。经过长期培养的原虫已陆续保存于液氮内。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胸部钝性伤导致心脏破裂的外科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例胸部钝性伤致心脏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存活16例,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心脏功能正常;死亡4例,其中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 胸部钝性伤引起心脏破裂病例并不少见,抢救成功的关键是争取手术时间。心脏破裂部位以右心为多见,手术进路以胸骨正中切口为佳。应强调术中控制出血的有效措施及可靠的心脏破裂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68.
军团菌病(logion nairc discase LD)是20世纪70年代末才命名的新发传染病,自80年代初我国发现首例病例以来,部分省市已有散发和暴发流行,滇南尚无病例报道。我院自1998年6月~1999年12月,收治9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18~45岁,军人6例,农民2例,教师1例。院外发病8例,院内发病1例。诊断符合军团菌肺炎诊断标准。病初误诊为肺结核4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中毒性菌痢1例。1.2临床表现(1)诱发因素:9例中3例病前平整菜地及下河捞沙,2例拆旧房屋(高度尘埃)之后又在陈旧的淋浴室冲洗;另3例分别在执行扫雷或训练任务露…  相似文献   
69.
70.
This paper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properties of cultured cardiomyocytes using microcirculatory and molecular technology to culture cardiomyocyte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neonate Wistar rat's heart and record their spontaneous pulsation under time-lapse video microscopy, then analyze their activity and inspect their survival rate and apoptotic rate under natural and nitric oxide conditions. The pulsation frequency in cardiomtocytes of different parts in heart are: 78.5+/-11.0 beats/min in the atrium, 88.4+/-6.3 beats/min in the left ventricle, 90.3+/-7.9 beats/min in the right ventricle and 115.3 +/-11.4 beats/min in the cardiac apex, respectively, with an average frequency of 81.3 beats/m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oxide showed no effect on the frequency of cardiomyocyte pulsation. 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above cardiomyocytes are 96.0%, 95.0%, 95.0%, and 95.3% respectively and 95.0% for the whole heart. The apoptotic rates are 1.3%, 1.1%, 4.8%, and 1.8% respectively and 5.1% for the whole hear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oxide had no effect on these results. Our study showed that cultured myocardial cell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eart displayed various pulsation frequencies,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cardiac apex is the highest while the atrium is lowest. We also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s and apoptotic rat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eart, and that nitric oxide has no effect on the beating frequency, survival rates or apoptotic rates of the cardiomyocytes 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