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总结儿童和青少年颞叶癫癎手术后的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儿童和青少年颞叶癫癎病人的临床资料,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26例,扩大前颞叶切除术2例,前颞叶切除术+软化灶切除术2例,颞后顶下致癎灶切除术1例。评估术后癫癎发作改善情况及认知、生活质量等。结果术后随访5年以上,其中癫癎发作消失、达到EngelⅠ级26例,EngelⅡ级1例,EngelⅢ级2例,EngelⅣ级2例。术后病理示:海马组织硬化13例,皮质发育异常伴胶质增生9例,皮质发育异常伴海马组织硬化6例,神经元胶质肿瘤2例,继发性瘢痕脑回形成1例。术后并发症多数可恢复。结论儿童和青少年颞叶癫癎术后长期疗效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神经源性疼痛与运动皮层刺激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即疼痛综合征.神经源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特别是中枢NPP是最为顽固的疼痛类型,约占疼痛总人数的1%.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脊髓刺激、鞘内输注甚至脑深部刺激常常收效甚微,或根本无效.神经外科治疗在这方面有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历史,随后的3篇文章介绍了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本文在回顾疼痛的一些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运动皮层刺激(motor cortex stimulation,MCS)治疗疼痛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3例经MVD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疗效、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并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VD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经MVD治疗后痊愈359例(75.9%),缓解86例(18.2%),无效28例(5.9%),总有效率达94.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面神经受压程度和术中异常肌反应(AMR)检测消失情况对病人的远期疗效有显著影响(P〈0.01)。随访期间复发11例,行再次手术5例。面瘫、耳鸣和脑脊液漏等术后并发症均在随访期间恢复,部分听力下降病人无改善。结论MVD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在明确解除责任血管压迫的前提下,术中面神经可见有压迹和术中AMR消失的病人,MVD的远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反向放置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电极治疗脊柱外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脊柱外伤后NP病例资料,均经正常椎板间隙将SCS电极向尾端放置至预定脊髓节段.结果 7例病人均顺利放置电极.测试后效果不佳2...  相似文献   
15.
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行为学及胃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行为学及胃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 每组10只, 对后二组大鼠进行夹尾激惹刺激持续4wk, 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柴胡疏肝散水煎剂灌胃, 每日观察其一般情况,进行饮食饮水量的测定,每周进行体质量的测定,4wk后观察大鼠胃大体情况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夹尾激惹刺激大鼠4 wk, 模型组出现了靠边、扎堆状, 兴奋性及活跃程度下降, 打斗减弱, 活动相对迟缓、反应迟钝, 毛发蓬松枯黄、不顺等现象, 而柴胡疏肝散组上述表现则较不显著. 模型组大鼠饮水量、食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第4周: 22.0±1.51 vs 25.70±1.4, 10.33±0.84 vs 11.29±0.29, 均P<0.05), 柴胡疏肝散组大鼠饮水量、食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第4周:24.27±2.3 vs 22.0±1.51, 11.71±1.26 vs 10.33±0.84, 均P<0.05).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柴胡疏肝散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模型组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疏肝理气法能减轻长期夹尾应激大鼠抑郁、饮食量减低、体质量增长缓慢等情况,并改善胃组织学, 具有一定的"身心同治"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外伤穿孔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42例结直肠外伤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20例行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穿孔修补术和穿孔肠段切除、近端结肠造瘘、远端封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较开腹组手术时间缩短[(72±36) min比(128±52) min],术中出血量减少[(21.2±3.6) ml比(62.6±8.8) ml],术后排气时间[(1.7±0.6) d比(3.5±1.2) d]加快,术后住院时间缩短[(7.3±1.8) d比(13.6±3.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5.0%(7/20)比72.7%(1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外伤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术治疗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中枢性疼痛6例,包括丘脑或桥脑梗死3例、丘脑出血2例、脊髓损伤1例。局麻下联合毁损疼痛对侧中脑脊髓丘脑束加双侧扣带回前部3例,联合毁损对侧三叉丘系加双侧扣带回前部3例。采用直观模拟疼痛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和McGill疼痛问卷量表(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患者使用镇痛剂的种类和最大剂量。将术后不同时间的VAS、MPQ评分与术前的评分进行比较,采用小样本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全部不再使用麻醉镇痛剂,3个月以内止痛效果满意,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1例术后13周疼痛逐渐复发,另5例术后6个月止痛疗效稳定,VAS评分和MPQ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侧中脑加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术能有效消除中枢性疼痛,超过1年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异常肌反应监测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鉴别责任血管、评估减压效果以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24例面肌痉挛患者接受了术中AMR监测的研究,麻醉诱导后不使用肌松剂。采取刺激面神经颧支,记录同侧颏肌电反应的方法,分析AMR监测结果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术中所有患者均记录到特征性的AMR波形。面神经根减压后AMR消失20例,AMR未消失4例。AMR消失的20例患者术后1周17例患者面肌痉挛消失,随访结果20例患者面肌痉挛消失。术中AMR未消失的4例患者术后1周1例患者面肌痉挛消失,随访结果2例患者面肌痉挛消失。经统计学分析AMR消失组的疗效明显好于AMR未消失组。结论术中AMR监测有助于鉴别责任血管,评估即刻减压效果,有助于判断手术的预后,能够显著提高面肌痉挛患者手术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额叶癫痫的术前评估特征,观察远期手术疗效.方法 分析68例额叶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结果,总结症状学特征、MRI、发作闻期 SPECT、头皮video-EEG、颅内电极EEG检查的定位价值;应用Engel标准进行术后效果分级,随访2-6年,观察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不同评估方法口可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比例分别为:症状学特征38%,MRI40%,发作间期SPECT 28%,头皮video-EEG44%,颅内电极EEG81%.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皮质发育不良44%(30/68).Engel I级的60%(41/68),II级的12%(8/68),Ⅲ级的10%(7/68),Ⅳ~V级的18%(12/68).癫痫灶定位局限于额叶的病例疗效相对好于M时累及其他脑叶的病例(P<0.05).出现短期并发症10例,长期并发症2例.结论 应用术前综合评估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癫痫灶的位置和范围,手术切除癫痫灶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共22例患者接受了SPR手术。通过T12~L2椎板切除.显露脊髓圆锥后确认L2~S1各神经后根,将各后根分为3~5个小束,同心圆电极进行刺激,通过肉眼观察及肌电图记录显示肌肉收缩情况。将运动阈值较低者切断,术后随访2年。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出现短暂高热、下肢乏力、麻木、疼痛、浅感觉减退、缝线反应及尿滁留。无喉头水肿、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发生。经随访,未见感觉障碍、肢体无力、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顽固疼痛。腰椎X片未见脊柱变形。结论SPR是治疗脑瘫痉挛的有效方法,注意显微外科操作及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