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辨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设计,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7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央动态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9例。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证候类型分别给予散寒化饮方(外寒内饮证)、清热化痰方(痰热壅肺证)、燥湿化痰方(痰湿阻肺证),均为颗粒剂;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安慰剂颗粒剂;每次10 g,每天2次;治疗14 d,随访12周。第0、4、7、10、14、28、42、98天分别观察记录《肺炎医生报告结局量表》(CAP-CRO)和第0、14、28、42、98天分别观察记录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两组CAP-CRO量表的症状积分和症状体征总积分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在减轻症状积分和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SF-36量表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领域得分的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超小剂量罗哌卡因单次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和手术后半期复合静脉应用舒芬太尼的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90例(年龄70~99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单次腰麻组(A组)45例和单纯硬膜外麻组(B组)45例。A组用药为0.75%罗哌卡因0.5~1.1 ml(回抽脑脊液稀释至浓度为0.5%),在腰麻效果消退患者感觉疼痛和(或)其他不适时静脉加用舒芬太尼5 μg。B组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阻滞效果、腰麻注药后加用舒芬太尼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并发症以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等。结果 A组所有病例单次腰麻效果满意,加用舒芬太尼后对呼吸循环均无影响。B组麻醉效果不佳及低血压发生率均较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小剂量罗哌卡因单次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复合静脉用舒芬太尼后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几无影响,在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4.
目的: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为鱼腥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绿原酸流动相乙腈-0.1%磷酸(12∶88),检测波长326 nm,芦丁流动相甲醇-0.1%磷酸(50∶50),检测波长355 nm,流速均为1.0 mL· min-1.结果:绿原酸和芦丁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9.8 ~68.6μg(r =0.999 7),9.6~67.2μg(r=0.998 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00.1%,RSD分别为1.47%,2.12%.结论:鱼腥草不同部位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差异很大,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高,根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5.
心力衰竭(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研究发现,HF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显增高;基础研究证实PTH、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可能参与HF的发病。本文就PTH与HF的关系以及其参与HF发病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将PTH作为HF的新标记物和临床干预靶点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以快速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方法 对36例吸入性肺炎患者在抗感染、氧疗等基础上运用电子支气管镜反复灌洗,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中和治疗前的PaO2、SPO2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4 h后患者PaO2、SPO2与治疗之前、中组比较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在3组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氧、全身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使气道内分泌物和异物彻底清除,快速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于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存活、可塑性及损伤后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阻止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元死亡.阐述了甲基苯丙胺毒性作用机制,BDNF生理作用及BDNF在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中作用.BDNF在甲基苯丙胺依赖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BDNF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和戒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5年9月-2008年12月,本院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的方法治疗期前收缩(早搏)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能力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核心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总结7年以来我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结果:通过学生、用人单位反馈及成绩对比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结论: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核心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利...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天麻素注射液通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途径改善甲基苯丙胺诱导大鼠神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基苯丙胺组、常规剂量天麻素组、加倍剂量天麻素组、阴性对照(NC)腺病毒组、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NC腺病毒+天麻素组、n NOS腺病毒+天麻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日2次;甲基苯丙胺组大鼠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7.5 mg/kg),每日2次;常规剂量、加倍剂量天麻素组大鼠提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天麻素注射液(10、20 mg/kg),每日1次,再按甲基苯丙胺组方法注射甲基苯丙胺。NC腺病毒组大鼠在纹状体一次性注射NC腺病毒(4.8×107PFU)3μ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日2次;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大鼠同法注射NC腺病毒,然后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7.5 mg/kg),每日2次;NC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同法注射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同时在注射甲基苯丙胺之前30 min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0 mg/kg),每日1次;nNOS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同法注射nNOS腺病毒和甲基苯丙胺,同时在注射甲基苯丙胺之前30 min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0 mg/kg),每日1次。各组大鼠每次腹腔注射体积均为1 mL/100 g,均连续注射给药3 d。观察大鼠刻板行为并评分,检测大鼠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基苯丙胺组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和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甲基苯丙胺组比较,常规剂量、加倍剂量天麻素组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和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加倍剂量天麻素组大部分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或P<0.01)。与NC腺病毒组比较,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大鼠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比较,NC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纹状体中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以及MDA、NO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以及SOD、G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NC腺病毒+天麻素组比较,n NOS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纹状体中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大鼠神经毒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与抑制n NOS介导的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