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总结西罗莫司(SRL)在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对完成的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进行随访和统计,共发现在术后新发的恶性肿瘤15例,其中泌尿系统肿瘤6例(40%),呼吸系统肿瘤3例(20%),消化系统肿瘤3例(20%),卡波西肉瘤、子宫内膜癌和黑色素瘤各1例.在明确恶性肿瘤的诊断后,立即进行以SRL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并结合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再辅以手术和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结果 在所有15例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随访中,有10例一直维持较好的生存状态,并且定期复查肾功能情况稳定.而另外5例患者在发现后2~42个月内死亡,但移植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且死亡患者中以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较多见.结论 在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中,使用以SRL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可以取得稳定的肾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可控制或缓解恶性肿瘤的进展,但新发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仍是决定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维生素D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在妊娠女性中普遍缺乏,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妊娠丢失、早产、小于胎龄儿等多种不良母儿结局相关,众多研究试图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相关并发症。但由于研究人群和试验设计的不同,孕期维生素D水平与母儿结局的相关性以及补充维生素D是否可以改善相关结局,目前均无统一结论,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对自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在本院分娩的1263例孕妇进行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对照组为血压正常的孕妇。收集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妊娠期体重记录、高血压家族史、孕次、产次等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孕期总增重(17.94.5kg)高于对照组(16.44.4kg),t=2.54,P=0.01;病例组的妊娠20周前体重增长(6.12.8 kg)也高于对照组(5.03.1kg),t=2.72, P=0.01。按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组后,对于BMI<24 kg/m2的孕妇,病例组的孕期总增重和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BMI≥24 kg/m2的孕妇,病例组的孕期总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年龄、孕前BMI、孕次、产次、高血压家族史、测量体重时的孕周等混杂因素后,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每增加1kg,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2.5%(95%可信区间为1.038~1.220,P=0.004)。结论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控制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孕前BMI<24 kg/m2的孕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54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切口组(22例)和双切口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角膜细胞、视力以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11,P=0.946);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双切口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水平较单一切口组患者低(P0.05)。结论两种切口手术治疗方式改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及眼压效果相当,但单一切口手术治疗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缺损的影响更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96.
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的医院内感染中,90%以上为细菌性感染,较少涉及病毒,真菌或原生动物。在过去10年中,医院内致病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HIV感染的出现,结核分支杆菌和鸟型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更为常见。同样,涉及机会性真菌的感染也增多,如不规范的手术操作,器官移植,化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及HIV感染后出现的严重真菌感染。致病细菌仍是医院内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本文重点讨论细菌性院内感染及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1 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1.1 感染部位分布的变化 医…  相似文献   
97.
头孢吡肟与头孢他啶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129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评价头孢吡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头孢他啶为对照药,在下呼吸道感染,腹腔,胆道感染,败血症中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给药方案为头孢吡肟每次2g,2次/d,头孢他啶每次2g,3闪/d;治疗尿路感染头孢吡肟每次1g,2次/d,头孢他啶每头1g,3闪/d;均为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d。结果 头孢吡肟组65例,头孢他啶组64例。头孢吡肟组和头孢他啶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及90.6%,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遗传、肥胖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1997年2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确诊为GDM孕妇92例为GDM组;随机抽取同期孕24~28周及孕38~40周糖筛查阴性孕妇7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产前初诊时详细询问糖尿病家族史及孕前体重、身高,计算孕前体重指数(BMI);并分别于孕28~34周、孕38~40周、产时胎盘娩出后及产后2个月空腹静脉血测血浆胰岛素。结果①GDM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23.44±3.98)kg/m~2,与对照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19.38±3.13)kg/m~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GDM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为25.00%,与对照组1.4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GDM组中糖尿病家族史(+)性者,孕38~40周、产后2个月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28~34周、产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DM组中BWI≥kg/m~2者于孕38~40周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BWI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28~34周、产后2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时BWI偏高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BWI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其中肥胖与遗传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
“预防抗菌药耐药的 12项措施”是一项新的计划 ,其目的为优化患者的安全及感染性疾病的预后 ,可预防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其中第 1、2项为预防感染 ;第 3、4项为有效地诊断及治疗感染 ;第 5~ 10项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第11、12项为预防传播。一、接种疫苗在美国 ,因流感住院的约为 11.4万例 ,其中约 2万例死亡。肺炎链球菌相关的死亡约为 1.2 5万例 ,接种疫苗后可预防至少 5 0 %的感染。上述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感染及其合并症为住院和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 ,并为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和播散提供机会。公共卫生部门的首要任务为预防接种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4年2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钛合金空芯螺钉内固定和尼龙编织缝合线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3~44岁,平均28岁。Ⅱ型8例,Ⅲ型10例,根据关节镜下骨折移位和残留骨片的大小选择不同固定方式。采用空芯镙钉内固定7例;采用双股5号强生不可吸收编织线(Ethibond Excel MB66)捆扎固定12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18例,平均14个月(5~32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91.5±2.5)分,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aman和抽屉试验阴性16例。无肿胀、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无髁间窝撞击征表现,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钛合金空芯镙钉内固定或编织缝合线固定治疗膝关节胫骨髁间隆突Ⅱ、Ⅲ型撕脱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