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0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选择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时间为6小时内,B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时间大于6小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得出临床治疗结论。结果:A组12例患者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临床数据对比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胰岛素抵抗是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是许多内分泌代谢失调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它与肥胖密切相关。以肥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为表现的一组疾病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寻求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病因 ,早期预防并治疗这组疾病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此类疾病的发展是由环境、遗传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 ,在遗传因素中 ,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基因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中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3 a drenergicreceptor ,β3 AR)基因是被研究较多的一…  相似文献   
43.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李光伟,潘孝仁关于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联系国外20多年前已有报道,国内近几年才引起广泛的注意。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公认的影响血压的因素之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仍与血压水平显著正相关。但是也有些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高胰岛素血症是否...  相似文献   
44.
作者等应用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482例 IGT 和220例正常糖耐量试验健康人的眼底,主要发现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 RPE 病变。IGT 的视网膜微血管瘤和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高血压可能是促进 IGT 形成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压的关系及肥胖对其影响李光伟,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276按不同体重指数(BMI)范围以多因素回归分析410例非糖尿病人的资料,发现在BMI15.9~27组(n=287)血浆胰岛素水平与SBP呈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6.
要重视老年糖尿病降糖治疗的合理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很常见,其死亡率远高于年轻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急剧增加。美国糖尿病患预计从2000年到2050年将会增加2.5倍(11,000,000万增至29,000,000万),最大增长就在年龄逾75岁的人群中,同样的变化也将会发生在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8B至2010年3月入选16家医院28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础降糖治疗上加用仅.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1次/d,共10~14d,考察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总症状评分(TSS)等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研究中有15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提前出院而退出研究,故实际共269例患者完成研究。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至少10d后的平均TS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4±2.2)比(6.7±2.6)分,t=25.31,P〈0.01],有效率为73.2%。TSS评分中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和麻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2、16.29、16.82、22.49,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α-硫辛酸的疗效(即TSS评分改善)与患者的疗程满14d、治疗前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血糖降低幅度、治疗前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5、0.602、0.150、0.172,均P〈0.05),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00,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肥胖无关(r=-0.027、-0.083、-0.076、-0.115,均P〉0.05)。99.2%(267/269)的医师和97.8%(263/269)的患者对疗效满意。研究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和皮疹,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8.
报告465例非糖尿病人群中(NGT316人,IGT149人)高血压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调整年龄、性别影响后高血压组(n=140例)之6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4.6%,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的19.7%(n=328例)。多因素(1ogist)回归分析显示排除空腹血糖与BMI这两个与6年糖尿病发病显著正相关的重要因素影响后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仍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病危险(OR=1.8,95%可信限1.03~3.21,P<0.05)。剔除服用降压药物者及未到实验终点而失访的86例后再分析结果仍显示收缩压(SBP)高者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病危险(SBP升高20mmHg之糖尿病发病OR为1.5,95%Ci1.1~2.3,P=0.026),表明非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9.
对1986年在大庆人群糖尿病调查诊断的577例糖耐量低减(IGT)者按体重指数(BMI))25(352例)及<25(225例)分组基础上再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饮食、运动及运动加饮食干预治疗组。6年前瞻性观察证明,在各组年龄、BMI、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相当的基础上,对照组、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治疗组的糖尿病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5.7%、10.0%,8.3%及9.6%。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BMI及血糖等重要糖尿病发病因素后,仍证明上述干预治疗有肯定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作用。实际干预治疗越好,人年发病率越低,证明对IGT者进行饮食和(或)运动治疗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简单参数在糖尿病流行病研究中评估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美国Pima印第安人糖耐量正常者 332例、糖耐量低减者 1 36例参与本试验。各例均做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IVGTT) ,OGTT及正葡萄糖钳试验。计算Homa IR ,Homa β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 (AIR)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ΔI30 /ΔG30 ,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 (M ,mg·kg- 1 ·min- 1 )。从基本病理生理学概念推导新 β细胞功能指数MBCI=(FINS×FPG) / (PG2h +PG1h- 2×FPG) (FINS :空腹胰岛素 ;FPG :空腹血糖 ;PG1h和PG2h分别为OGTT 1h和 2h的血糖 )。以线性回归分析正葡萄糖钳技术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与不同的β细胞功能指数的组合对血糖水平的贡献 ,探讨以OGTT的简单参数评估β细胞功能的可能性。 结果  (1 )调整M后 ,IGT组AIR、ΔI30 /ΔG30 、Homa β和MBCI与OGTT 2h血糖水平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0、- 0 .30、- 0 .2 9及 - 0 .37(P均 <0 .0 0 1 ) ,但在NGT组则分别为 - 0 .0 6(P >0 .0 5)、0 .0 1 (P >0 .0 5)、- 0 .30 (P <0 .0 0 1 )及 - 0 .43(P <0 .0 0 1 )。 (2 )以OGTT 2h血糖为因变量 ,分别以M +AIR ,M +ΔI30 /ΔG30 ,M +Homa β,M +MBCI为自变量做线性回归分析 ,显示M +MBCI能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