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预后不良的心脏疾病,是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主要采取传统的方式结合介入手段予以治疗。近年来,这个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表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氧化还原状态和心肌损伤存在密切关系,这使得PDI在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就PDI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以及针对PDI的潜在治疗思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2.
目的 总结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前臂桡神经浅支走行线作为皮瓣的轴线设计皮瓣,深筋膜下锐性分离,逆行转移覆盖创面,如需重建感觉功能,可将皮瓣上携带的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相缝合.结果 术后15例中,2例皮瓣远1/3部分皮下淤血,其中1例皮瓣尖端约1.5 cm× 1.0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4个月至8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切取简单,外观好,对供区损伤小,转移随意性强,可重建感觉功能,并与受区皮肤颜色近似,是修复手背、手掌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53.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32例心包积液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1995年以来我们对32例心包积液患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在心包腔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积液引流及心包腔内药物注射。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不明原因心包积液患因心包增厚,钙化严重,穿刺针无法穿过心包而失败外,其余病例心包穿刺置管均成功,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性消失,疗效显。除各有1例阵发性房颤,短阵频发室性早搏外无其它严重合并症。结论:心色积液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方便,无严重并发症,且疗效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探究掌侧与背侧两种入路方式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掌侧组(28例)和背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手术后尺偏角、掌倾角及挠骨高度和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背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背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尺偏角、掌倾角及挠骨高度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相当,均比较理想,对腕关节的功能影响差异不大,但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55.
患者,女,70岁,因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1个月、囊袋红肿2d,于2006年9月19日入院。患者因慢快综合征于2006年8月8日于我院在左上胸置入STJUDE MEDICAL2406L VVI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顺利拆线出院。入院体检:T36.2℃BP12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HR62次/min,左上胸起搏器囊袋可见皮肤红肿,有压痛,局部波动感尚不明显。入院后患者囊袋感染扩散,红肿范围迅速扩大,并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入院后即开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静滴(前3d为0.8g,bid;3d后0.4gbid),10d后改用利福霉素,并在囊袋及周围红肿皮肤以安肤…  相似文献   
256.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显微镜观察药敏检测(MODS)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4孔细胞培养板液体培养方法建立MODS技术,并对最佳检测条件进行探讨。应用该技术对192株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的药敏检测,并与传统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对两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BACTEC-960测定。结果 MODS药敏检测时间中位数为6d。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MODS技术进行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药敏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97.8%、98.7%、88.4%、93.2%、96.4%;特异度分别为98.0%、94.8%、94.3%、99.0%、95.6%;符合率分别为97.9%、96.4%、92.1%、96.4%、95.8%。结结论 MODS技术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57.
目的观察分析背驮式肝移植术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 20例门脉高压症终末期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背驮式肝移植术.并记录手术开始后30 min、无肝期5 min、无肝期30 min及新肝期3 min、新肝期10 min、新肝期30 min的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无肝期MPAP、PCWP、CVP均低于手术开始后30 min(P〈0.05),但SVI、CI减少不明显,无肝期血液动力学基本平稳;在新肝开放后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明显,MPAP、PCWP、CVP升高(P〈0.01),CI降低,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增高(P〈0.05).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术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明显,应加强此术式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和管理,特别是在新肝开放后,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8.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ICL的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ICL ,鉴定其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PCR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icl基因片段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 ,构建重组质粒 pQE30 icl。将pQE30 icl转化大肠杆菌 ,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鉴定后纯化该表达产物 ,测定其酶活性并用此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 序列分析发现PCR扩得的icl有两个核苷酸突变 ,但均为无义突变。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目的产物经SDS PAGE分析约为 4 7kDa。免疫印迹分析证实目的蛋白与阳性结核病患者抗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纯化的目的蛋白异柠檬酸裂解酶的酶活性为 16 .7u/mg。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目的蛋白免疫兔血清的抗体效价为 1 32。结论 研制出的结核分枝杆菌重组ICL具有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和抗原性 ,重组ICL和抗ICL免疫血清的制备为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59.
目的 探讨手部外伤引起的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多个皮瓣同时修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足背动脉一蒂多瓣同时修复手部外伤多处皮肤缺损6例。结果 6例获得随访6-30个月。术后皮瓣成活,外形美观;功能良好,疗效评定:优3例,良2例,可1例。结论 采用足背动脉一蒂多瓣同时修复手部外伤多处皮肤缺损具有修复术后受区外形美观、同时具有一次性修复等优点,是一种修复手部多处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