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左房容量与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RT-3DE)检测冠心病患者左房容量与功能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8例为观察组,正常对照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电影磁共振(cine-MRI)、RT-3DE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观察组左房最大容量(LAVmax)、最小容量(IAVmin)、主动收缩前容量(IAVbs)、主动收缩排血量(LASV)、主动收缩射血分数(LAEF);应用RT-3DE测量对照组LAVmax、LAVmin、LAVbs、LASV、LAEF;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两组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定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E峰减速时间(EDT)、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E/A比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或观察组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测量结果。结果:观察组RT-3DE测值同cine-MRI相应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DE测值明显低于cine-MRI测值(P < 0.05)。观察组RT-3DE测值同cine-MRI测值呈良好相关(r = 0.87~0.94)。观察组RT-3DE测得的LAEF同脉冲多普勒所测的EDT呈高度正相关(r = 0.87),同E/A比值呈高度负相关(r = -0.85),2DE测得的LAEF同脉冲多普勒所测的EDT呈中度正相关(r = 0.67),同E/A比值呈中度负相关(r = -0.7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T-3DE测定左房容量与功能准确可靠,测得的左房功能参数能准确反映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RT-3DE为观察冠心病左房容量与功能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2.
肝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不同部位灰阶超声造影效应及肝恶性肿瘤对其周围肝实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3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5只,分别在8个剂量水平(剂量范围:0.02~0.16ml/kg)团注超声造影剂以寻找理想的造影剂量;B组8只,分别经耳缘静脉对其荷VX,瘤前、后团注超声造影剂.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边缘部位及中心部位肝实质以及荷瘤前、后肝实质造影增强效应。结果:①在0.02~0.10ml/kg范围内.造影剂剂量与门静脉峰值信号强度呈直线相关关系(r=0.89);在0.02~0.12ml/kg范围内,造影剂剂量与肝实质峰值信号强度呈直线相关关系(r=0.921。0.10ml/kg是兔理想的造影剂量;②与边缘部位肝实质相比,中心部位肝实质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较早,峰值强度较强.渡越时间较长。除左肝造影剂渡越时间外.肝脏中心部位与边缘部位各造影定量参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荷瘤前相比.荷瘤后肝实质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较早,峰值强度较强,渡越时间较短,但其变化轻微.荷瘤前、后肝实质各造影定量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边缘部位及中心部位肝实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不同:②灰阶超声造影不能完全反映肝脏恶性肿瘤对其周围肝实质血流动力学影响:肝实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示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肠系膜上动脉(SMA)餐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55例正常成人餐前、后SMA的血流参数,包括SMA的直径(D),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速度(Vmin)时间平均速度(Vmean),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析其差异性,并提出正常值范围,试餐用25%的葡萄糖20ml,餐后30分钟检查。结果:正常成人餐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各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餐后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明显高于餐前,而I和PI均显著降低。结论:认识不同生理状态下SMA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正常值范围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MR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肾上腺腺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23个肾上腺腺瘤和35个其他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SE序列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和化学位移成像(CSI)序列扫描。肿物直径8-92mm。计算并比较肿物与肝脏、脾脏和水模在反相位和同相位上的信号比值变化。结果:腺瘤组有20/23的病例肿物-脾脏信号比(ASR)<0.59,而基人他占位性病变ASR均大于0.73。MR CSI序列诊断肾上腺腺瘤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100%。结论:MR化学位移成像对肾上腺腺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成人大脑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大脑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准确定位。方法:随机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30例、活体健康成年男性6例,以经连合间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颅脑MR冠状面图像;将头部标本开颅取脑,重要脑回着不同颜色,切制与MR扫描一致的脑断层标本。将脑断层标本与颅脑MRI相对照,统计有关结构的出现率,以确定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定位。结果:在中央沟首次出现的断面上,背仙是丘脑的出现率左侧为93%、右侧97%,锥体束的出现率左侧为20%、右侧13%;在胼胝体压部后缘断面上,中央沟几近消失,大脑外侧面中央沟出现率两侧均为33%。结论:中央沟首次出现在背侧丘脑显现而锥体束尚未出现的1-2个断面上;在锥体束出现的断面上,外侧沟上方可以3大髓突辨认额上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前、后回之间为中央沟;至胼胝体压部后缘断面,中央沟大多消失。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MR对比剂增强扫描长时间延迟技术在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s in liver, IPT)特异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26例IPT进行MR平扫、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延迟时间均>20 min,分析病变的MR表现特征.结果 1例为肝脏弥漫性病变,其余25例共发现29个病灶.所有病灶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等、略高或高信号,部分病灶出现"环征".29个病灶中,DWI显示19个中心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时,动 脉期、静脉期、3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延迟时分别有5、11、25、26、26、28、28个病灶出现边缘强化.延迟期>20 min(20 min~ 4 h之间)时,所有病灶均显示典型的环形、花边样或多囊样边缘强化,强化边缘厚度一致,内壁光滑;延迟期>5 min时21个病灶出现纤维间隔.结论 动态对比剂增强扫描长时间延迟(>20 min)有助于IPT特异性表现的显示.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磁共振实时透视触发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DCEMRA)在颈部动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颈部动脉疾病患者和颈部动脉正常者各30例,均行三维快速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和3DDCEMRA。3DTOFMRA采用三维快速时间飞跃梯度回波(3DFGRE)序列,薄层、多层块轴位扫描;3DDCEMRA应用三维快速时间飞跃干扰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快速注射(注射速度2.0~3.0?ml/s)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 DTPA)20~25?ml(0.15~0.2?mmol/kg),磁共振实时透视触发即时扫描。两种方法所得全部原始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IP重建,按解剖及影像诊断要求对颈部动脉的显示效果、颈部正常动脉连续性及边缘锐利度等进行比较评价。结果:60例颈部3DDCEMRA图像中,57例颈部动脉显示较佳,占95%;显示不佳3例,占5%;其中疾患组诊断为动脉硬化斑块3例、血管狭窄15例、血管闭塞6例、血管畸形4例、细小动脉瘤2例。3DDCEMRA对颈部动脉的显示效果、颈部正常动脉连续性及边缘锐利度等均优于3DTOFMRA(Р<0.001)。结论:3DDCEMRA对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畸形、细小动脉瘤等病变的诊断均优于传统3DTOFMR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冠状位MRI在喉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喉癌患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在冠状位MRI的表现;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临床及手术病理分期相对照。结果 8例声门上肿瘤中冠位显示有6例侵及喉旁间隙,3例侵及会厌前隙。17例声门癌中冠状位显示有2例向下浸润;3例跨声门癌MRI表现与手术结果一致。MRI分期准确率为89%。结论 冠状位MRI能提供较多肿瘤浸润的信息,从而使MRI对肿瘤浸润范围的判断更准确,分期更可靠。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的磁共振(MR)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证实GTT的MR图像,分析平扫(包括T1WI、T2WI、T2*WI)及增强MR表现。结果:8例病变位于宫腔内,均累及肌层,1例宫腔内呈"葡萄"状改变,6例肌层呈"蜂窝"状改变,1例同时呈宫腔内"葡萄"状及肌层"蜂窝状"改变;3例累及宫旁组织。病变均表现为等或长T1、混杂T2信号,6例见长T1、长T2信号坏死改变,T2*WI均显示数量不等的低信号出血灶。联合带均中断或边界不清。11例均见宫旁或子宫肌层内血管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动态增强扫描病变早期即有明显强化。GTT可合并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呈长T1、长T2信号,内有多个分隔,T2*WI亦显示低信号出血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论:GTT病变多位于子宫肌层,伴有联合带中断、边界不清及宫旁或肌层血管迂曲扩张,病变呈"葡萄"状或"蜂窝"状改变为特征性表现,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即有明显强化,可合并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