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外引流术在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范围。方法应用微创锥颅加软管(即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和普通硅胶软管)置管治疗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和脑积水,或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引流及术后并发症(积气、积液、积血、感染积脓)的引流处理,治疗病例97例。结果基本治愈52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4例,无效8例;住院平均10d,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继发出血2例,以上并发症各死亡1例。结论微创置管外引流术简单易学,创伤小,且适应范围广,不需在手术室进行,便于急救,效果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液化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对5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采取微创置管技术,以CT片为导引图四点测量法定点,锥颅后置入12F带侧孔硅胶管予以引流和液化冲洗。结果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6例,脑挫伤并脑内血肿11例,均行2~4次液化冲洗,2~5d拔管,平均住院8d出院,无1例继发出血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快,血肿清除率90%以上。结论对有相应适应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置管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简单易学,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清HOTAIRM1在星型细胞瘤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以及HOTAIRM1的靶基因和靶基因功能。方法选择2013年1月就诊于汉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3例星型细胞瘤患者,并与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对两组的血清样本进行lncRNA芯片分析,筛选差异表达lncRNA。挑选HOTAIRM1,另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汉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80例星型细胞瘤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用qRT-PCR进行验证。评估HOTAIRM1对星型细胞瘤的诊断效能及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运用Multi Experiment Matrix(MEM)在线数据库进行HOTAIRM1的靶基因预测,选取排名前50的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对3例星型细胞瘤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ncRNA表达谱比较分析,共筛选出338个差异lncRNA,筛选出HOTAIRM1进一步分析。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星型细胞瘤患者的血清HOTAIRM1呈低表达(log FC=-1.77,P=0.008)。qRT-PCR验证结果示,星型细胞瘤患者的血清HOTAIRM1表达水平(8.5±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13.8±3.4)(P=0.000)。ROC曲线分析示血清HOTAIRM1预测星型细胞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730(95%CI:0.624—0.836)。患者的性别、年龄、KPS评分与血清HOTAIRM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关系(均P0.05),较高WHO分级患者的HOTAIRM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较低WHO分级患者(P0.001)。HOTAIRM1低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低于HOTAIRM1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生物信息学分析示,HOTAIRM1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微小RNA的生物合成(microRNA biogenesis)和RNA调节(regulatory RNA pathways)等信号通路。结论血清HOTAIRM1可作为星型细胞瘤诊断和预后预测的潜在血清标记物;并有助于为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抗星型细胞瘤治疗靶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肾肿瘤合并肾血管变异的临床特点,以及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肾血管变异的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血管变异种类及特点,后腹腔镜手术中观察血管异常情况,并与具有正常血管的肾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283例肾肿瘤患者中71例合并血管变异,肾血管变异患者(变异组)手术中转开放4例,肾血管正常患者(正常组)中转开放手术2例。变异组平均手术时间141min、正常组120.6min;变异组平均出血量178.9ml,正常组118.6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术后住院为8.2d,正常组为7.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肿瘤患者血管变异率较高,血管变异增加了手术复杂性,术前明确动脉血供特点,术中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夹闭肾静脉前先行阻断试验可以判断肾脏是否仍存在动脉血供,防止血管漏扎。  相似文献   
25.
尿道中段吊带联合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会兵  方平  王岩  孙峰 《天津医药》2011,39(6):575-576
摘要 评估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TOT)联合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伴有盆底脱垂的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接受手术的31例患者资料,年龄43~76岁,平均(54.29±10.83)岁,病史1~40年,平均(10.31±8.32)年。通过比较手术前后POP-Q分度和术后Grouts-Blaivas评分判断手术效果,并统计和分析并发症。结果: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70.20±9.88)min,出血量30~100ml,平均(60.87±19.40)ml。术后早期并发症有股部及会阴疼痛4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姿势改变1例,本组无远期并发症。随访6~30个月,平均(18.3±6.21)月,31例患者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漏尿症状完全消失30例,改善1例,总治愈率96.8%,总体满意率100%,无失败病例。结论:尿道中段吊带术联合改良盆底重建术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大量病例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经临床确诊为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肺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同期有床旁X线检查、CRP及血气分析结果的病例(感染组),将床旁肺脏超声检查结果、肺脏超声评分与X线、CPR及血气分析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选择同期因非呼吸系统疾病入住NICU患儿(对照组)的肺脏超声作为对照,探讨床旁肺脏超声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与感染组之间患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儿胎龄小于对照组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肺脏超声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肺脏超声与X线检查诊断感染性肺炎的敏感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超声评分与CRP值成中等程度相关,与呼吸指数成正相关(P<0.05)。结论:床旁肺脏超声作为无创、无辐射、高性价比、高诊断率的检查手段,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协助诊断及随访的常规影像学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重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颅脑外伤患者84例,将以上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监测组。常规组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监测组患者则在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术后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监测组患者术后3、7 d的颅内压下降值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术后28 d GC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监测组患者GCS评分升高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与常规组相比,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提示监测组的预后较好(P0.05);术后6个月,常规组与监测组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59.5%、33.3%(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术后颅内压监测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老年患者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疗效、疼痛和Oswestry功能性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析.方法 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确诊为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70例老年患者资料,对象均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疗效、疼痛和ODI评分加以对比.结果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85.26±5.23)min,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65±0.50)d,患者顺利结束手术,未出现神经根、硬膜囊损伤等并发症,病变椎间隙未发生感染;患者手术后疼痛、ODI评分均比手术前低(P<0.05).结论 对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老年患者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和降低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高,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IKKε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具有明确病理分级的51新鲜胶质瘤标本,其中Ⅰ~Ⅱ级胶质瘤24例,Ⅲ~Ⅳ级胶质瘤27例,并取7例内减压去除的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KKε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确定IKKε的细胞定位,研究IKKε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IKKεmRNA水平(t=23.734,P0.05)和蛋白水平(掊2=12.583,P0.05)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脑组织,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组(t=21.58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7例对照脑组织6例无IKKε表达(6/7),24例Ⅰ~Ⅱ级胶质瘤3例中/高表达,27例Ⅲ~Ⅳ级胶质瘤23例中/高表达。IKKε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513,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KKε阳性反应物主要位于胞浆。结论IKKε在人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IKKε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相关,可能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非外伤病人术后出现远隔部位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7例非外伤性开颅术后的病人出血的时间和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出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结果对出血量大并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的4个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而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1例小脑引部出血的病人给予保守治疗后亦恢复良好。结论颅内压的改变、血管损伤、血管调节功能改变、血压的改变及凝血功能障碍是非外伤性开颅手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5月,共开展非外伤性开颅手术252例,术后出现远隔部位出血7例,现将其治疗情况及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20~70岁,平均51岁。右额部蛛网膜囊肿1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1例,左、右侧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各1例,左额部脑膜瘤1例,右额叶和左颞顶叶胶质瘤2例。所有患者术后24h复查头颅CT示颅内非手术区出血,其中3例术后4h神志由清楚变昏迷,复查头颅CT示非手术区巨大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12h出现昏迷,复查头颅CT示顶枕部硬膜外巨大血肿;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小脑引部小血肿,详见表1。1.2临床表现7例出现非手术区出血的患者都在术后出现头部难以缓解的疼痛,并逐渐加重;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病人还出现同类手术后难以解释的疼痛或其它症状;4例术后意识清醒后又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渐模糊,至昏迷及一侧瞳孔散大,详见表1。1.3治疗方法4例发生较大硬膜外血肿伴意识障碍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1例小脑引部小血肿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详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