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也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尤以冠状动脉为著,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引起血栓性梗死、狭窄,导致心肌梗死、猝死,国外近年来将此类疾病称为易栓症[1],并认为与  相似文献   
52.
太原市城乡青春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青春期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探索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太原市1 749名13~18岁青春期少年进行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测定,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血压值在其年龄、性别第95百分位以上者为高血压,经进一步体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者69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样法在所有血压正常青少年中选择69名作为对照,进行1∶1病例对照配对,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城乡间SBP、DBP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SBP、DBP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升高、高脂血症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将SBP和DBP分别进行分析,发现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是舒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收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感到入睡困难、高血压家族史;舒张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结论肥胖、高脂血症是青春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收缩期及舒张期原发性高血压均有关系,高血压家族史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中HMGB1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川崎病(K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川崎病的住院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HMGB1含量;2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KD组患儿急性期血浆HMGB1含量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三组HMGB1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KD急性期HMGB1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KD急性期CAL组HMGB1含量与NCAL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恢复期CAL组HMGB1含量与NCAL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KD组患儿急性期HMGB1含量与冠脉扩张呈正相关(r=0.828,P〈0.01)。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HMGB1含量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血浆HMGB1含量变化与KD的病变及冠状动脉损伤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医学研究早巳证明,动脉硬化性损害始于生命早期.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即脂纹、纤维斑块和复杂性病变.其中,脂纹在幼年早期即可发生,最早期是约3岁时就可在主动脉上见到脂纹性损害.到了10岁以后,脂肪覆盖面积增大可达30%,在25岁以上青年人中,主动脉壁上的脂纹覆盖可达50%,甚至含有纤维化损害.由此可见,预防冠心病必须从小开始.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高脂饮食性肥胖对小鼠心肌β-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缬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出生30 d的Wistar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高脂用药组和高脂非用药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8周之后,高脂用药组灌加喂10 mg/(kg.d)缬沙坦,非用药组灌生理盐水共4周,处死,提取心肌组织用RT-PCR法观察各组小鼠心肌β-肌球蛋白基因的表达,图像分析观察心肌细胞和胶原纤维直径的改变。【结果】高脂非用药组小鼠左室质量和左室指数较对照组、及高脂用药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高脂用药组左室质量、左室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脂非用药组-βMHC的表达比对照组及高脂用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鼠左室质量和左室指数分别与β-肌球蛋白基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肥胖小鼠心肌β-肌球蛋白基因表达明显增多;小剂量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可阻止和逆转肥胖引起的小鼠心肌β-肌球蛋白基因表达明显增多,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本研究对6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采用超声心动图(UCG)观察心脏变化,以探讨小儿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与抗心肌抗体在川崎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 2 7例川崎病 (KD)患儿及其 2 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进行心脏肌钙蛋白I(cTnI)及抗心肌抗体 (AHA)的测定 ,并同时检测CK MB。结果 2 7例川崎病 (KD)患儿中 14例cTnI阳性 ,17例AHA阳性 ,2例CK MB阳性 ,对照组cTnI、AHA、CK MB全部阴性且AHA阳性组cTnI、CK MB值明显高于AHA阴性组。结论 川崎病早期cTnI、AHA敏感性高于CK MB ,且AHA阳性患者组心血管受累的可能性大 ,从而提示AHA、cTnI对早期诊断KD患儿心脏受累 ,及早给予保护措施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59.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儿童肥胖症不仅是成人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也是青少年时期出现成人病的主要因素[1].单纯性肥胖除增加心脏负荷以外,还涉及交感神经机制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0.
本文收集小儿药物中毒102例,其中临床药物类中毒67例,占65.7%,这一结果说明目前药物中毒在临床上是不容忽视的。新生儿药物中毒和药原性疾病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新生儿药物中毒4例,药物中毒所致的药原性疾病16例,其中有12例是由于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