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21.
目的探讨有机氯残留物有效成分p,p′-DDT对乳腺癌细胞MCF-7黏附能力及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10-7mol/L的p,p′-DDT作用于MCF-748h后,分别采用细胞聚集试验和结晶紫染色法分析其对MCF-7细胞间黏附率和细胞与基质间黏附率的影响,并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MCF-7中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和CD2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7mol/L的p,p′-DDT作用MCF-748h后,MCF-7细胞间黏附率明显降低,细胞与基质间黏附率明显升高;同时下调了E-cadher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了CD2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p′-DDT具有降低MCF-7细胞间黏附并提高细胞与基质黏附的作用。p,p′-DDT可能通过改变黏附关键因子E-cadherin和CD29的表达来影响细胞黏附,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来研究: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均实施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评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级指数,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恢复指数,优化患者心理状态,促使整个恢复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及人工合成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高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的影响。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RPMC,经鉴定分组:(1)0.1%、1.5%、2.5%、4.25%葡萄糖作用24 h组;(2)2.5%葡萄糖作用0、6、12、24、36、48、72 h组 ;(3)0.1%、1.5%、2.5%、4.25%甘露醇作用24 h组;(4)15d-PGJ2(5、15 μmol/L)及吡格列酮(5、15 μmol/L)分别预孵育2 h,加2.5%葡萄糖再作用24 h。RT-PCR检测CTGF和PAI-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CTGF及PAI-1 蛋白表达。 结果 正常RPMC有PPARγ表达。1.5%葡萄糖使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 < 0.05),而4.25%葡萄糖作用最大(P < 0.01);2.5%葡萄糖作用6 h,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 < 0.05),而72 h达高峰(P < 0.01)。各种浓度的甘露醇作用24 h,RPMC的PPARγ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 > 0.05)。2.5%葡萄糖作用后RPMC的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1)。5 μmol/L的吡格列酮显著降低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P < 0.05),而15 μmol/L作用更强(P < 0.01)。5 μmol/L的15d-PGJ2显著降低RPMC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AI-1 mRNA的表达(均P < 0.05),但不影响PAI-1蛋白表达(P > 0.05),15 μmol/L的15d-PGJ2对CTGF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P < 0.05或P < 0.01)。 结论 葡萄糖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调节RPMC PPARγ的表达,其作用与高渗透浓度无关。PPARγ配体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CTGF和PAI-1 的表达,提示激活PPARγ可能成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分为氢氯噻嗪组50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6例,两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片25 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连续12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生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明显降低(P <0.05或P<0.01),尿酸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vWF、EDD、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s-CRP及vWF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DD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vWF、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可以逆转,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降压同时可以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5.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对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针刺按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小儿脑性瘫痪早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再予以进行针刺及手法按摩,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后1、3、6个月进行GMFM评估,对比两组疗效,比较视性立直、躯干立直、降落伞反射的出现时间。结果治疗组三项姿势反射的出现时间先于对照组(P〈0.01),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化率74.1%高于对照组42.9%(P〈0.05),治疗组有效率(96.3%)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效优于单纯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中医针刺按摩可以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促进脑瘫患儿正常化发育,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是小儿脑性瘫痪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薯蓣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药薯蓣皂苷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复制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薯蓣皂苷,6周后测定血清、肝匀浆和脑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薯蓣皂苷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MDA含量。结论:薯蓣皂苷对衰老小鼠,可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7.
198 2~ 1986年我们对石河子市的儿童进行过数次贫血和铁缺乏调查 ,同时开展了防治研究工作。根据现有资料 ,我们随机抽取了 1994~ 1997年 4年 815名 0~ 7岁儿童 ,分析其贫血和缺铁状况 ,以了解和观察前期贫血防治工作的远期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根据儿童保健卡 ,随机抽取石河子市事业单位和城郊区 815名儿童 ,大部分儿童年龄在 0~ 4岁 ,取左手无名指尖血 ,测定血红蛋白 (Hb)和血清铁蛋白 (SF)。1.2 方法 :Hb测定为氰化高铁法 ,铁蛋白测定为放射免疫法。1.3 诊断标准 :贫血诊断标准为新生儿Hb <14 0 g/L ,2 9日龄…  相似文献   
28.
苦瓜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苦瓜皂苷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用D-半乳糖复制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两种不同剂量的苦瓜皂苷,实验6 w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肝和脑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苦瓜皂苷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MDA含量.结论 苦瓜皂苷有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198 2~ 1986年我们对石河子市的儿童进行过数次贫血和铁缺乏调查 ,同时开展了防治研究工作。根据现有资料 ,我们随机抽取了近 4年 815名 0~ 7岁儿童 ,分析其贫血和缺铁状况 ,以了解和观察前期贫血防治工作的远期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根据儿童保健卡 ,随机抽取石河子市事业单位和城郊 1区 815名儿童 ,大部分儿童年龄在 0~ 4岁 ,取左手无名指尖血 ,测定Hb(血红蛋白 )和SF(血清铁蛋白 )。1.2 方法 血红蛋白测定为高铁氰化法 ,铁蛋白测定为放射免疫法。1.3 诊断标准 :血红蛋白 :新生儿 <14 0g/L ,2 9日龄~ <90g/L ,4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