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中国中部地区两县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5,他引:11  
目的研究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病死亡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78例确认的通过献血(浆)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平均潜伏期和生存时间及其分布。结果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为8.31年(95%CI:8.04~8.58)(Kaplan—Meier法)。感染后艾滋病总发病率为6.41/100人年。艾滋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90个月(95%CI:8.20~11.60)(Kaplan—Meier法)。结论研究发现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短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研究结果(9.5年);艾滋病发病率在感染后6年内均显著低于UNAIDS研究结果,第7年后高于UNAIDS结果。感染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短于UNAIDS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中国6省(区)15~90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艾滋病相关行为及HIV感染等状况,分析其HI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操作手册的要求,汇总广西、广东、河南、四川、云南和江西6省(区)2009-2010年国家级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数据.对上报数据进行“清洗”,剔除不合格数据后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省(区)共汇总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资料64 003份,15~49岁组55 220人,≥50岁组8783人(13.7%).两组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69.6%vs.80.1%)、近3个月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比例(34.1%vs.36.6%)、近3个月发生过临时性行为的比例(18.7%vs.28.4%)、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的比例(0.7%vs.1.4%)、最近一年做过HIV抗体检测的比例(14.3%vs.17.1%)均为≥50岁组低于15 ~ 49岁组.而≥50岁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15 ~49岁组(1.1%vs.0.7%).对≥50岁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固定性伴(OR=0.588,P=0.034)、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OR=5.226,P=0.006)与HIV抗体阳性有关.结论 发生高危性行为(包括同性肛交性行为)是≥50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估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预测能力及在贵州省MSM中的适用性。方法:通过滚雪球方式招募MSM研究对象,应用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包括8个风险评估问题)进行调查,结合HIV血清学检测结果,对评估工具的风险预测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招募3 379例MSM,H...  相似文献   
74.
艾滋病的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到艾滋病发病(即潜伏期)和死亡(HIV生存时间),以及艾滋病发病到死亡(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发展规律.自1981年发现HIV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艾滋病的自然史以及影响因素做了很多研究,为开展治疗、评价治疗效果、预测流行状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吉林省MSM人群HIV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0-2015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内,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状况、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水平等进行连续监测,每个监测哨点样本量≥ 400人。结果 2010-2015年吉林省共监测MSM 7 823人,HIV感染率为5.4%(42/7 823),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110.023,P<0.001)。2010-2015年,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90.0%。最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7.0%(2 112/7 823),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03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感染HIV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外省户籍(aOR=1.797,95% CI:1.185~2.726)、网络招募(aOR=1.717,95% CI:1.332~2.215)、最近1年曾诊断过性病(aOR=1.893,95% CI:1.356~2.643)和梅毒抗体阳性(aOR=4.309,95% CI:3.097~5.995);可能保护性因素包括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aOR=0.387,95% CI:0.143~0.557)、最近1年曾检测过HIV (aOR=0.632,95% CI:0.375~0.891)。结论 2010-2015年吉林省MSM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HIV检测率均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MSM定期做HIV检测和坚持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红河州蒙自市、建水县暗娼人群性行为特征及暴力发生情况,为干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4—6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面对面访谈在两市县娱乐场所年满16周岁且自报最近6个月提供过有偿性服务的女性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方式、身体暴力、性暴力、安全套使用情况等。结果共招募暗娼852人,最近1个月,91.9%(783人)的暗娼与嫖客只发生过阴道交,8.1%(69人)发生过口交。22.3%(190人)遇到嫖客提出肛交要求,0.6%(5人)发生了肛交;89.2%(613/687)的暗娼与固定性伴只发生过阴道交,10.6%(73/687)发生过口交,1.0%(7/687)发生过肛交;暗娼与嫖客发生阴道交、口交、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85.4%(728/852)、42.0%(29/69)、3/5;与固定性伴发生阴道交、口交、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24.0%(165/687)、13.7%(10/73)、2/7。最近1年,暗娼遭受过嫖客暴力、固定性伴暴力的比例分别为2.9%(25/852)、2.6%(18/687)。结论暗娼与嫖客、固定性伴性行为方式仍以阴道交为主,但20%的嫖客有尝试肛交等高危性行为的意向。暗娼遭受嫖客暴力、固定性伴暴力的比例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寻找简便方法来观察动物接噪的个体差异,并研究其生物学基础。方法按大鼠接噪〔100dB(A)〕05h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将大鼠分为A、B两类,再观察接噪〔105dB(A)〕15W,各类大鼠血压动态变化,并分析各类大鼠脑各区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Y(NPY)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血压的关系。结果A类反应大鼠接噪8W后,血压明显升高,下丘脑NE暴露4W后明显增加,8W后血浆NE明显增加、CGRP明显降低;暴露1W下丘脑CGRP便明显下降,而下丘脑NPY15W方开始增加。结论噪声作用下血压升高,NE参与调节起主导作用,CGRP、NPY均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78.
艾滋病的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到艾滋病发病(即潜伏期)和死亡(HIV生存时间),以及艾滋病发病到死亡(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发展规律.自1981年发现HIV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艾滋病的自然史以及影响因素做了很多研究,为开展治疗、评价治疗效果、预测流行状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9.
艾滋病的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到艾滋病发病(即潜伏期)和死亡(HIV生存时间),以及艾滋病发病到死亡(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发展规律.自1981年发现HIV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艾滋病的自然史以及影响因素做了很多研究,为开展治疗、评价治疗效果、预测流行状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0.
艾滋病的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到艾滋病发病(即潜伏期)和死亡(HIV生存时间),以及艾滋病发病到死亡(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发展规律.自1981年发现HIV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艾滋病的自然史以及影响因素做了很多研究,为开展治疗、评价治疗效果、预测流行状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