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我国MSM的猴痘知识认知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2022年9月5-10日在我国30个省份开展调查, 在MSM社会组织协助下,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通过调查员一对一招募MSM调查对象, 由调查对象登录问卷星企业版参加线上匿名调查。样本量根据我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25%进行估算。样本量估计为5 070人。采用线上自填式调查问卷, 收集社会人口学、行为学、HIV检测和猴痘有关知识认知等信息,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猴痘知识知晓的相关因素。结果 MSM调查对象为5 780人, 猴痘知识知晓率为31.8%(1 840/5 78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MSM猴痘知识知晓较高的相关因素包括现住址为东部地区(OR=1.26, 95%CI:1.01~1.5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1.50, 95%CI:1.14~1.97)、最近1个月肛交性伴数≥3人(OR=1.71, 95%CI:1.28~2.28)或2人(OR=1.36, 95%CI:1.07~1.73)、最近1个月无同性群交(OR=1.20, 95%CI:1.01~1.43)、无异性性行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2015年西藏自治区暗娼等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HIV、梅毒和HCV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行为因素。方法 2015年6-12月对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昌都市、林芝市、日喀则市、山南市、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共7个市(地区)及25个县(区)的暗娼等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开展横断面调查。样本量分别为暗娼人群2 000人、MSM人群200人、注射吸毒者200人、男性流动人群1 200人、青年学生5 600人、医院就诊人群为2015年6-12月在综合医院就诊者、孕产妇为2015年6-12月在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首次接受孕期和围产期检查的门诊或住院孕产妇。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进行HIV、梅毒和HCV血清学检测。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7类艾滋病重点人群共调查20 597人。暗娼人群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1/2 133)和5.81%(124/2 133);MSM的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9.80%(10/102);吸毒人群、男性流动人群及青年学生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0%(4/100)、0.33%(4/1 297)和0.08%(4/5 095);医院就诊人群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2/5 565)和1.64%(91/5 565);孕产妇中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1%(7/6 305)和1.19%(75/6 305)。HCV抗体阳性率,吸毒人群为1.00%(1/100),其他6类人群均低于0.50%。各类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率均较低。结论 西藏自治区的HIV感染主要集中在MSM人群,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MSM人群和暗娼人群中,HCV感染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中,各人群对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接受干预服务比例均低。  相似文献   
33.
艾滋病的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到艾滋病发病(即潜伏期)和死亡(HIV生存时间),以及艾滋病发病到死亡(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发展规律.自1981年发现HIV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艾滋病的自然史以及影响因素做了很多研究,为开展治疗、评价治疗效果、预测流行状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环境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性关节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从广泛的环境角度,对相关病因学的流行病学结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5.
肺转移瘤100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肺转移瘤的临床原发灶和X线征象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着重就肺转移瘤的X线诊断进行讨论。方法 将100例经临床及X线平片证实的病人照片给予影像分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发结节型67例,出现率最高达67%,其中以绒癌最多见;单发结节型5例,肺门纵隔型7例,淋巴管炎型11例;胸膜型8例,浸润型2例,该型出现率最低。结论 X线平片能及时发现肺转移瘤,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当20年前艾滋病朦胧出现,几乎没有人能预计到流行将如何发展,更没有人能描述出任何肯定的战胜它的好办法.现在,在新千年开始之际,我们越过了推测阶段.我们从经验得知,艾滋病可以毁灭全球,减少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加大贫富国家的差距,以及将受歧视人群进一步推向了社会的边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艾滋病防治机构对HIV/AIDS 患者中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向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的到位率和转诊到位时间间隔,探讨影响转诊的因素。 方法 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医生在对HIV/AIDS患者提供检测后咨询和随访时,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的问卷筛查,对问卷筛查阳性的患者,转诊病人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结核病防治机构记录患者到位时间和相关因素。 结果艾滋病防治机构向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有结核病可疑症状的HIV/AIDS患者130例,转诊到位率64.6%(84/130),结核病检出率7.1%(6/84)。转诊当天到达结核病防治机构者36例(42.9%),1~14-d内到达的32例(38.1%),15~30-d内到达的8例(9.5%),30-d以后到达的8例(9.5%)。 结论 建立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机构间合作机制,对提高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可疑症状转诊率和缩短转诊到位时间十分重要。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影响转诊到位率的因素,加大力度提高转诊到位率,及早发现和治疗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38.
暗娼人群2005-2007年行为监测主要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连续开展监测的41个暗娼综合监测点,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社区娱乐场所及街头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结果2005-2007年连续开展监测的41个暗娼综合监测点中,三年间监测对象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3.7%、81.1%和81.5%;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9.3%、56.4%和55.4%;约有1/3的监测点发现监测对象中有注射吸毒暗娼;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62.4%、57.3%和64.8%;接受过HIV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者的比例分别为:10.9%、16.6%和24.9%;最近一年内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分别为:51.3%、78.8%和89.8%;HIV阳性检出率(中位数)均为0.0%;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1.0%和1.2%。结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判断趋势可能造成高估。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行为干预、自愿咨询检测、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HIV感染率总体水平低,局部地区流行水平较高,部分暗娼有注射吸毒行为、高危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提示干预工作长期而艰巨,需不断开展综合防治,保证干预的力度、效果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了解各种属动物Ⅱ型胶原分子结构的保守性和自身抗体形成的关系。方法:(1)从不同种属动物(包括人、猪、牛、鸡)中制备Ⅱ型胶原,用溴化氰把胶原分解成多个片段,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和测定抗体的各项特性。(2)用鸡Ⅱ型胶原自皮下多点注射至大鼠尾部,建立了类风湿关节炎(I认)的动物模型,并通过口服Ⅱ型胶原以观察其对疾病的干扰情况。(3)用ELISA法分析RA病人血清中自身抗体。结果:112例RA病人血清对牛Ⅱ型胶原IgG和IgA抗体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19.6%和12.5%,对人Ⅱ型胶原IgG和IgA反应的阳性率则各自为17.5%和13.8%。对不同种属动物Ⅱ型胶原抗体IgG和IgA反应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IgA型阳性率高于一般正常比率。溴化氰能把各种属Ⅱ型胶原消化成8~12个片段,每个片段有类似的分子量,有类似的位点特异抗体,CB10、CB11、D和C是主要的位点抗体。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预先口服胶原大鼠组发生R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二组的发病率分别是44.4%和83.3%,口服胶原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口服胶原组和模型组的肢体累及率分别为13.8%和49.9%。结论:不同种属Ⅱ型胶原分子结构有很高的保守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可能是饮食胶原刺激人体免疫器官或直接刺激肠道黏膜的免疫系统所致,病人的主要位点特异抗体是CB10、CB11。此外该研究还发现D和C也是主要特异位点抗体,特异位点抗体与RA疾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0.
捕获再捕获法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在估计人群规模、估计及校正发病率或患病率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对经典捕获再捕获法以及方法的改进、在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