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3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268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940篇
内科学   350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25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373篇
预防医学   585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636篇
  26篇
中国医学   642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旨在评估丝素膜作为一种支架材料并加载辛伐他汀对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区成骨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骨组织缺损修复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制备好的丝素/辛伐他汀复合膜置于大鼠颅骨双侧5 mm骨缺损处,在植入后4、8周时,应用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骨缺损区的组织学形态变化及骨形成蛋白(BMP)-2和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情况来评价其骨再生。并与单纯丝素膜植入组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丝素/辛伐他汀复合膜植入组较单纯丝素膜植入组相比,支架内成骨细胞生长更活跃,缺损区边缘成骨更明显;缺损区BMP-2和ALP的阳性表达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素/辛伐他汀复合膜能有效促进骨缺损处成骨并通过上调BMP-2和ALP的表达来促进骨再生,因此对促进骨愈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TNF-α能够结合到2个不同的受体上,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发挥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抗TNF-α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其在抑制炎症引起的损伤及受损组织的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引起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副作用可能是由于封闭了TNF-α的有益信号引起的,而选择性拮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可能是解决TNF-α抗体副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异性地作用于TNFR的药物具有更加广阔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针对TNF-α及其受体的药物在R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低位直肠癌所占的比例高,约占直肠癌的60%~75%[1].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25%[2].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肛管,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3],因此做好肛管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临床上通常是用手术缝线在肛周将肛管固定[4],这种固定方式属于有创操作,会引起患者的疼痛.我科将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肛管的固定,变有创为无创,解决了因为肛管固定引起的疼痛问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标准组和常规组,每组99例.标准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2组术前、术后1、5 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IL-4、降钙素原(PCT)]、脑代谢指标[脑灌注压(CCP)、脑氧摄取率(CEO2)、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术前、术后5 d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A、IgM、IgG)、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治疗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2组术后1、5 d时TNF-α、IL-2水平著低于术前,IL-4和PCT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5 d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术后1、5 d 时TNF-α、IL-2水平著低于常规组,IL-4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5 d时CCP、CEO2和SVO2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术后5 d高于术后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术后1、5 d时CCP、CEO2和SVO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5 d时IgA、IgM、IgG、CD+3、CD+4、CD+8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标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GOS评分1~3分患者分布明显低于常规组,而4、5分患者分布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炎性反应、脑代谢指标的波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熊果酸通过调节mi R-373-3p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熊果酸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熊果酸作用于转染mi R-373-3p的A549细胞后对A549细胞凋亡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熊果酸加药组和转染mi R-373-3p mimics组中A549细胞mi R-373-3p表达程度;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熊果酸作用下mi R-373-3p调控的下游靶基因TXNIP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 R-373-3p细胞迁移能力。结果熊果酸显著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活力(P<0.05),IC 50为60μmol/L;瞬时转染mi R-373-3p mimics可以上调A549细胞中mi R-373-3p的表达(24 h,11.367±2.120;48 h,12.167±1.108);熊果酸作用于转染mi R-373-3p mimics的A549细胞后,能够显著提高细胞中mi R-373-3p mimics的表达水平(24 h,16.787±3.109;48 h,16.980±3.106);并且mi R-373-3p mimics下游预测的目标基因TXNIP m RNA(10.757±0.79)及蛋白表达量(0.8210±0.043)均明显上升;FCM结果显示:mi R-373-3p能够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46.20±5.970)。细胞转染mi R-373-3p mimics后,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01)。结论熊果酸能够通过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抑制其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 R-373-3p表达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9例因 COVID-19需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患者,根据患者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气管插管时相关实验室检查动态变化,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拔除气管插管的因素。结果69例COVID-19患者中,有46例(66.7%)拔管失败。拔管失败患者插管当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拔管成功患者(P<0.05)。住院期间,拔管失败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插管当天LDH>400 U/L、D-二聚体>4 g/L,住院期间血小板和肌红蛋白水平恶化是拔管失败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水平下降是拔管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OR=6.05,P=0.012)。结论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影响COVID-19危重患者拔管结局的重要因素。LDH>400 U/L和D-二聚体> 4 g/L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预测拔管失败的患者。此外,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或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可以用来预测拔管的结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讨论具有微绒毛特征的CD3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对1例76岁女性的颈部肿大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EBER原位杂交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组织病理学示,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形态单一的、胞质丰富的异型细胞呈片状增生,部分区域可见异型细胞淋巴窦内生长模式.免疫组织化学示,异型细胞CD20+、CD79a+、PAX-5+、CD10+、bcl-6+、MUM-1+,40%肿瘤细胞CD30+,80%肿瘤细胞Ki-67+,肿瘤细胞不表达CK、CD3、CD5、CD15、CD56、EMA、bcl-2.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瘤细胞表面大量微绒毛,微绒毛长短不一,粗细较均匀,少数有分枝.结论 微绒毛淋巴瘤是一类具有独特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和超微结构的淋巴瘤.  相似文献   
998.
侯桂红  刘莹莹  牛静 《光明中医》2016,(10):1445-1446
目的探讨隔姜灸中极穴对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排尿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中极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段排尿率和导尿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中极穴配合常规措施对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的用药方案。比较两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T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中西药治疗组患者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T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药治疗组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T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的用药方案,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运用虚拟筛选技术从传统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platform,TCMSP)中寻找HIV-1整合酶的中药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以整合酶与细胞因子LEDGF/P75相互作用位点为靶点,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首轮筛选,然后运用ADME/T预测进行第二轮筛选,最后基于靶点与药物相互作用位点进行第三轮筛选。结果:以原配体(4-[(5-bromo-4-{[2,4-dioxo-3-(2-oxo-2-phenylethyl)-1,3-thiazolidin-5-ylidene]methyl}-2-ethoxyphenoxy)-methyl]-benzoic acid,D77)为阳性对照,筛选出2个类药性良好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二者与HIV-1整合酶亲和力及相互作用基团均优于D77(新型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并且确定了它们的中草药来源。结论:成功建立一整套高通量虚拟筛选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策略,该研究结果可促进从传统中药库中提取、设计以及实验合成新的抗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