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淋巴细胞自噬性凋亡的超微结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本实验用诱电镜和细胞化学染色法放线菌酮处理和γ射线照射大鼠胸腺、脾脏和肠系膜淋 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放线菌酮注射后4h;或γ射线照射2h后引起大鼠胸腺、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凋亡。凋亡淋巴细胞发生一系更的形态学变化,其胞核染色持凝集,重排、使核呈没的形态;凋亡淋巴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大量增殖,我们称之为细胞反跳现象;大部分凋亡淋巴细胞凋恨时呈现典型的自噬性凋亡特征,即内持  相似文献   
52.
粘附式细胞仪测定巨噬细胞内游离钙的方法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相似文献   
53.
形状因子测试的点计数和交点计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FormPE、FormAR、规化形状因子(RFF)和形状不规则指数(FI)4种形状因子不依赖仪器测试的点计数和交点计数测试法。根据Bufon原理,推导出相应的适于网格测试系统的测算公式,即:FormPE=16αPx/(πIx2d2);FormAR=4αPx/(πdmajdmin);RFF=dPx[6(dmaj+dmin)-4(dmajdmin)1/2]/(πIxdmajdmin);FI=0433lIxd/(αPx)1/2。式中α为直线型网格测试系统中每一测试点所代表的面积,Px为击中待测结构的测试点数,Ix为测试线与待测结构的交点数,d为测试线间距,dmaj和dmin分别为待测结构的长轴和短轴。在上式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适于不同网格类型和纵横双向交点计数时有关形状因子的测算公式。对本法形状因子的测试误差进行了分析并与图像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推出的上述4种形状因子的点计数和交点计数测算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阐明人发角蛋白(HHK)人工腱植入体内后的降解过程。方法 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术后第1、3、6、9、12周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行跟腱切除后植入HHK人工腱,按期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泛肽组化及酸性磷酸酶(AcP)酶细胞化学观察。结果 光镜形态学观察显示,人工腱植入后第1周出现人发毛小皮脱落,消失,人发呈均质状,表面附着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到第3-6周可见降解成颗粒的人工腱被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吞噬,泛肽酶组化显示第1-3周,人发周围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成腱细胞内反应呈强阳性,周围组织呈中等阳性,到第9周,大部分人发被降解,泛肽酶反应在基质呈弱阳性,在腱细胞中呈中等阳性,电镜形态学观察显示毛发之间出现成腱细胞,并开始分泌蛋白多糖和前胶原蛋白,第9-12周,人工腱基本被降解,同时完成了新生自体腱的形成,酶细胞化学观察显示被吞噬的颗粒呈AcP酶反应阳性,结论 在HHK人工腱的降解过程中,泛肽系统首先在细胞外将大体积的人发降解,降解后期细胞内泛肽系统通路和溶酶体通路分别对吞入的人工腱颗粒进行降解,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5.
定量分析不同类型慢性 HBV 感染者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状态和血清中游离 IL2R(fIL2R)水平,结果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病人淋巴细胞 IL2R 表达数量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脊髓损伤(SCI)后受损部位局部Ca2 ,Mg2 -ATP酶活性的影响,分析SCI后局部微环境改变及Res的作用。方法:采用重物下落撞击法制备成年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给予Res 50 mg/kg,100 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MISS)100 mg/kg,并于给药后1 h,24 h,48 h时分别取受损脊髓组织,利用测磷法检测Ca2 ,Mg2 -ATP酶活性。结果:Res 100 mg/kg对Ca2 -ATP、Mg2 -ATP及Ca2 ,Mg2 -ATP酶活性在SCI后的活性抑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或0.003),最大改善率分别在71%、180%和120%以上,基本以1 h时影响较大,但对Mg2 -ATP酶活性的最大影响在48 h处,MPSS对SCI后1h Ca2 、Mg2 -ATP酶活性影响最大。Res的作用与MPSS相当或更强。结论:Res通过调节Ca2 ,Mg2 -ATP酶活性改善SCI后局部微环境,可能有效缓解SCI后继发性反应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平阳霉素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8712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以平阳霉素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并探索药物浓度与诱导凋亡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应用电镜、DNA电泳、TUNEL、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微镜等手段,观察食管癌细胞在不同浓度平阳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变化插征及诱导凋亡之作用。结果:细胞形态学及DNA水平的变化均证实靶细胞发生了凋亡,但较大浓度较长时间的平阳霉素作用可致其坏死;平阳霉素对EC8712凋亡的诱导效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强。结论:一  相似文献   
58.
放线菌酮诱导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透射电镜详细观察了放线菌酮体内诱导大鼠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观察显示,腹腔注射放线菌酮4小时后,大鼠胸腺细胞发生凋亡,凋亡胸腺细胞胞核和胞质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变化,产生凋亡小体。主要表现为染色质断裂、浓缩、边集、大部分细胞核变成花瓣状,其它细胞核变成半月状、黑洞样和空泡状;粗面内质网大量增殖,并包裹细胞成分形成自噬体;线粒体增多,嵴紊乱并空泡化。凋亡细胞及其形成的凋亡小体被其它细胞吞噬清除。结  相似文献   
59.
本文综述了有关p53介导细胞周期C1停滞和p53介导细胞凋亡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为细胞转录调节因子,细胞DNA受损甚至未受报时,p53或者主要通过影响其调控基因p21/Walfl/Cipl、mdm-2、CADD45等的表达介导细胞C1停滞,以利于受损DNA的修复。或者主要通过影响其调控基因bcl-2、bax等的表达,以及Fas/APO-1的表达,甚至通过p53自身的作用,介导细胞凋亡,除去DNA受损或碱基受损细胞,以防癌变和遗传性状改变。  相似文献   
60.
Smad蛋白信号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mad蛋白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哺乳类中共发现了有8种不同的Smad蛋白,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族R-Smad、Co-Smad和I-Smad.Smad蛋白在TGF-β超家族成员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GF-β超家族的二聚配体与细胞膜表面的Ⅱ和Ⅰ型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形成异四聚复合体.活化后的Ⅰ型受体使R-Smad磷酸化,磷酸化的R-Smad与Co-Smad形成异聚复合体,进入细胞核,与其它转录协同子和抑制子共同调节靶基因的转录.此外,Smad蛋白还与其它信号通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