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633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12篇
  2篇
中国医学   233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骨伤患者标准健康教育是指采用相对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向病人介绍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的有关知识 ,以满足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等知识的需求 ,提高自护和自助能力 ,促进早日康复。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于 1 997年开始在部分病区开展整体护理 ,试行了标准健康教育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以 2 0 0 0~ 2 0 0 1年住院的四肢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其中研究组 2 68例选自一个实施标准健康教育的病区 ,对照组 3 3 5例选自普通病区 ,两组在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等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  相似文献   
52.
2004-2006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变化特点。方法根据2004—2006年流感监测结果对吉林省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并鉴定流感病毒,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监测哨点医院2004—2006年临床诊断的流感样病例数基本持平,冬季可见1个波峰;全省发生暴发疫情0起;两个监测年从1350标本中分离病毒71株,其中甲1型39株(54.93%),甲3型7株(9.86%),乙型(yamagata株系)流感病毒24株(33.80%),乙型(victorian株系)流感病毒1株(1.41%),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以抗A3抗体最高,抗乙型(victorian株系)抗体最低。结论2004—2006年吉林省流感流行以低水平散发为主。提示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除了及时发现甲型变异株的出现,还应密切关注乙型(victorian株系)的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53.
临床上对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治疗和预防主要是通过手术方法,有约1/3的病例由于视网膜表面细胞的再次增生最终失败,现提出联合药物手段控制PVR发展,由于PVR本质上是细胞的增生和收缩引起的病变,抑制细胞增生就成为药物治疗的关键,综述相关文献对实验室和临床上进行研究和应用的药物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接受动脉导管早期结扎术者与仅接受消炎痛(indomethacin)治疗者的临床记录回顾性分析来寻找和确定更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方向。方法:我们把1996年7月至2003年12月治疗过的40例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分为接受消炎痛的治疗者与未给予消炎痛而直接接受外科结扎者,对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中的生存者与死亡者进行比较,二者在患者的体重,孕龄,伴随的心脏畸形,动脉导管的大小,消炎痛治疗并发症,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进行比较,仅在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消炎痛治疗者有7例出现并发症(36.8%),而外科手术者的5例死亡也与患儿的术前状态密切相关。结论:对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而言,因受消炎痛用药条件的限制、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失败率,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新生化颗粒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84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早开始服新生化颗粒12.0 g,2次/d,共5 d;对照组于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早开始服消炎药,共5 d。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45%,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1.82%,总有效率93.18%,而对照组治愈率为67.50%,总有效率为82.5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化颗粒有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2003年1月~2004年6月,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月经改变5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3年1月~2003年6月间我院就诊为带宫内节育器后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0例,带节育器时间为1~16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经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子宫肌瘤等子宫异常出血疾病。1·2药物来源、用量与方法。新生化颗粒由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观察组月经周期第3天始,口服新生化颗粒12·0g,早晚各1次,连用5d;西药选为抗生素、前列腺素缓释…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巴戟天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及其活性的影响,探讨巴戟天补肾壮骨作用的实质.方法:取新生SD大鼠头盖骨提取成骨细胞,进行生长曲线分析,测定巴戟天对细胞增殖及分泌ALP、BGP、TGF-β1的影响.结果:巴戟天能显著刺激OB增殖;巴戟天与密钙息均可促进分化中的OB分泌ALP和骨钙素,促进OB表达TGF-β1.结论:巴戟天具有与密钙息相同的作用,即促进OB分泌ALP和骨钙素,促进OB表达TGF-β1mRNA,从而大量分泌Ⅰ型胶原,以利钙盐沉积.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真菌 性角膜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冀中能源邢 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412例(412眼)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体征、病原学诊断方式、 结果及治疗效果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12月份是真菌性角膜 炎高发期,占全年患者总数的61.2%(252/412)。患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59.5%(245/412),植物性 外伤为首要病因者185例(44.9%),其次为非植物性外伤86例(20.9%)。男女比例为1.82∶1。年龄 14~81(45.6±14.3)岁,41~60岁患者占53.9%(222/41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8.8%(366/412),高 于氢氧化钾湿片法[77.2%(318/412)],2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1.14,P<0.001)。 前几位的致病菌依次是镰刀菌属167例(40.5%),链格孢菌属75例(18.2%),曲霉菌属62例(15.0%), 青霉菌属28例(6.9%)。真菌性角膜炎所致典型临床体征中以菌丝苔被最为常见(366例,88.8%), 其次为伪足(224例,54.4%)、前房积脓(111例,26.9%)。镰刀菌属、链格孢菌属、曲霉菌属及青 霉菌属所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情分级和预后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40.676,P< 0.001; Hc=40.109,P<0.001),显示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的病情分级重于链格孢菌属和青霉菌属,预后水平 也差于链格孢菌属和青霉菌属。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氢氧化钾湿片法和真菌 培养都是有效的诊断方法,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较链格孢菌和青霉菌引起的真 菌性角膜炎病情相对较重,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常规措施并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 L-1β、IL-6的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的水平而降低炎症反应,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