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者用B超诊断脑腔积液患者57例,经胸腔穿刺证实符合率为100%,优于X线诊断符合率96.5%,而且安全可靠,对病人无创伤性损害,能反复检查,追踪病情演变和判断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医师行胸腔抽液。  相似文献   
12.
B型超声诊断胰挫伤胰内血肿形成322200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朱雪花我院用超声诊断胰挫伤,血肿形成,给临床医师提供治疗诊断资料,病人免除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后均获效。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三轮车翻车左季肋部上腹部钝性外伤4天,于1994年7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乙肝标志物核心抗体阳性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定性检测抗-HBcIgM,探讨其在乙肝治疗恢复期的临床指导意义[1-2].方法 使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定性检测抗-HBcIgM.结果 统计学分析采用标准化法比较.感染期模式组IgM平均阳性率44.2%.非治疗患者IgM阳性率62.9%,高于组平均阳性率.治疗患者lgM阳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实时定量RT-PCR只能间接地反映融合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不能在细胞原位直观反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的相对表达量。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融合蛋白PML-RARα表达的动态变化在判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全反式维甲酸早期治疗的效果。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典细胞株NB4细胞或来源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NB4细胞PML-RARα蛋白的表达,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PML-RARα mRNA的表达作为对照,以评价免疫荧光技术的可靠性。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无论是体外培养的NB4细胞,还是患者骨髓内的NB4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前细胞内均可见大量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大小不均一、形状不规则,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后,NB4细胞内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形状逐渐规则,弥散状态变为散在分布,且随着全反式维甲酸干预时间的延长,原有的弥散状态逐渐消失。实时定量RT-PCR测得的PML-RARα mRNA的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相一致。说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L-RARα能够更为直观地判断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免疫荧光;实时定量RT-PCR;PML-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U937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36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1995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 ,经临床保守治疗符合及手术确诊肝损伤46例 ,超声诊断肝损伤43例 ,诊断符合率为93% (43/46) ,认为B超检查肝损伤部位和程度、腹腔内的出血量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具有较大价值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肝损伤的超声图象特征、诊断情况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 ,男37例 ,女9例 ;年龄18个月~62岁 ,平均23.7岁 ;肝左叶损伤12例 ,肝右叶损伤29例 ,左右肝叶均损伤5例。肝包膜下血肿7例 ,肝包膜撕裂伤8例 ,肝挫伤7例 ,中央型…  相似文献   
16.
用移植胞蚴技术建立日本血吸虫克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尝试不使用脊椎动物宿主,在钉螺内建立日本血吸虫单性克隆。方法:应用Jour-dane显微外科移植胞蚴技术将单个毛蚴感染钉螺发育而获得的血吸虫子胞蚴供体连续植入正常钉螺头足窦内。结果:被移植的子胞蚴供体能继续无性繁殖产生新一代胞蚴,然后产生尾蚴,成功地建立了日本血吸虫雄性克隆AHSP和雌性克隆AHSP♀。植入雄血吸虫的雌、雄受体螺存活率分别为80%和78%。植入雌血吸虫的雌、雄受体螺存活率为83%和85%。雌、雄血吸虫克隆的尾蚴逸出前期分别为71±6.3d和68±4.1d。AHSP的移植感染率为60%,AHSP♀的感染率为42%。结论:供体子胞蚴性别与移植感染率有关,AHSP的感染率明显高于AHSP♀的感染率。而受体螺的性别、供体虫龄和移植的代序都与移植感染率无关。本技术不使用脊椎动物,有希望用于在实验室建立并保持不同生物特性的虫株。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及其流行趋势,为制定孤儿口腔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抽取重庆市江北区某儿童福利院孤儿为调查对象,对该福利院317名孤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记录龋齿、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市岁孤儿乳牙和恒牙的患龋率及龋均分别为50.00%、1.94±2.81和39.53%、0.90±1.38,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牙患龋率 12岁及以下年龄组与12岁以上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35.25%,女性高于男性(P<0.05)。龋齿充填率及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均为0.00%。牙龈出血检出率为78.22%,牙结石检出率为67.66%。结论 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不佳,牙科服务利用率极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这部分人群纳入口腔健康预防保健的重点人群之列。  相似文献   
18.
朱雪花  张国鹏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1):1224-1226
目的研究早期功能矫治技术(T4K)在儿童安氏Ⅱ类替牙期非暂时性错合畸形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1例安氏Ⅱ类非暂时性错合畸形的替牙期患者,采用T4K矫治器进行早期矫治,观察6~8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咬合关系、面型、骨型变化。结果矫治6—8个月后,11例患者均有效。患儿牙列排列明显改善,面型有所改观,UI—NA角、ANB角显著变化,SNA角、SNB角、LI—NB角、NP—FH角、ANS—Me高度有变化。结论T4K功能矫治器对于安氏Ⅱ类替牙期非暂时性错合畸形的儿童,在排齐牙列、改善面型、干预颌骨不良生长发育方面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阐述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发现过程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麦岭镇的5个行政村(长塘、黄沙、茶山、福溪和长春)开展丝虫病疫点调查。采用厚血膜双片法检测首发患者所在的疫点长塘村及其毗邻的黄沙和茶山村居民,阳性者再作个案调查。疫点长塘村外出返乡人员以及毗邻的福溪和长春村居民,先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卡)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再用厚血膜双片法确诊。在疫点长塘行政村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进行人房捕蚊、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感染情况。查阅富川县防治丝虫病历史资料,走访村民了解20世纪70年代接受丝虫病检查和服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具体情况。 结果 检查富川县长塘行政村居民1 052人,微丝蚴血症者19例(干上村16例、印山村3例),微丝蚴率为1.81%(干上村为5.90%、印山村为1.42%),平均微丝蚴密度为17.4/60 μl血。对毗邻的4个行政村扩大调查4 119人,均为阴性。19例微丝蚴血症者分布于12户家庭,其中13例有亲属关系,在空间和家庭分布上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年龄分布以20~29岁和50~59岁为主,其中50岁以上占微丝蚴血症者总数的57.9%。解剖疫点村致倦库蚊54只,未发现幼丝虫阳性蚊。长塘行政村当年丝虫病纵向或横向监测,以及干上自然村丝虫病疫情和相关的防治资料均未查到。走访长塘行政村60岁以上村民及村医27人,均未曾食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 结论 广西富川县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为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属低度流行区,流行范围局限,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微丝蚴密度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