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发症发生原因并预测手术危险的高危因素. 方法:1995-03/2001-06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8例. 行手术内固定治疗136例,83例获得12~75(平均37.8) mo的随访,通过病历分析获得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以及输血量、伤前生活自理能力、伤前身体状况、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按手术方式、骨折类型以及年龄分组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计算发生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手术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数W值,预测手术危险的高危因素. 结果:本组83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67例,可9例,差7例;优良率80.7%. 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平均年龄为82岁,发生率12.0%,术后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3例,平均年龄为92岁. 动力髋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以及输血量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多;髓内钉内固定组住院天数比其他两组明显缩短;年龄大于70岁组功能恢复较差;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并发症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的3例患者,手术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数W值分别为6, 7和8. 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DHS、髓内钉、多枚钉可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和年龄的骨折,尤其是髓内钉适用范围较广;年龄可能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危险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2.
儿童桡神经损伤78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讨论儿童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儿童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伤因:66例为上肢骨折或脱位时合并神经损伤,其中肱骨下段骨折7例,肱骨髁上骨折37例,孟氏骨折或单纯桡骨头脱位18例,尺骨和/或桡骨骨折4例。12例为单纯神经损伤。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牵引18例,神经松解术38例,神经吻合术20例,肌腱转移功能重建术2例。结果42例随访2个月~26年,平均4年2个月。用Highet运动评定法评定,疗效为优者34例,优良率达81%。伤后3个月内治疗者优良率占96.5%,明显优于伤后6个月处理者的50%。结论儿童上肢骨折脱位易合并桡神经损伤,对开放性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应尽快手术治疗。闭合性损伤在保守治疗1~3个月后功能无恢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3.
牛坐骨神经内源性抑制物对体外培养DRG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生  朱锦宇  黄耀添  杨浩  张萍  夏春明 《医学争鸣》2000,21(11):1317-1320
目的 在新生牛坐骨神经提取对背根神经节 (dorsalrootganglia,DRG)细胞存活和突起生长有抑制活性的物质 .方法 原代培养 DRG细胞 ,实验组分别以不同浓度加入前一实验证实对 PC12细胞有抑制活性 ,Mr5 0 0 0~ 10 0 0 0之间的新生牛坐骨神经提取液 ,对照组中加入培养液 . 48h后进行MTT细胞活性测定、总蛋白含量测定以及观察细胞突起生长情况 .结果 实验组加入提取液蛋白浓度为 2 0 m g· L- 1 ,40mg· L- 1时 ,DRG细胞的活性、总蛋白含量以及突起的生长无明显变化 ;当提取液的浓度为 80 mg· L- 1 ,16 0 mg· L- 1时 ,DRG细胞胞体皱缩 ,突起生长缓慢、停滞 ,细胞活性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减低 .对照组的 DRG细胞生长良好 .结论 新生牛坐骨神经内存在一种对体外培养的 DRG细胞存活及突起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  相似文献   
94.
目的:为了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中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7至2011年间行TKA治疗的38例(58膝)膝关节RA患者。采用HSS评分、KSS评分、WOMAC评分、VAS视觉疼痛评分对术前及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对术后随访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且获得平均3.3年(2~6年)随访,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45.92±13.49分提高到术后88.19±5.98分,两者采用配对t 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其中优21膝,良34膝,优良率94.83%。膝关节屈曲畸形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ROM)由术前71.81°±32.58°提高到术后100.98°±13.9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膝关节假体X线片采用膝关节学会的X线评价与计分系统评价未见假体松动。 SF-36评分中PCS由术前的26.27±3.91分提高到术后48.09±6.6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MCS由术前的41.59±5.61分提高到51.83±5.4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结论 TKA是治疗膝关节RA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背景:目前,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仍是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金标准,但随着假体制造工艺的提高,尤其是小梁金属在关节假体中的应用,逐渐克服了早期非骨水泥型TKA缺点,理论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但其临床效果尚存争议。目的:比较非骨水泥钽金属一体化胫骨平台(tantalum monoblock tibial component, TMT)与骨水泥型胫骨平台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获得随访的44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选用同系列股骨假体的TKA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其中,234例患者选用TMT,共350个膝关节;206例患者选用骨水泥型胫骨平台假体,共332个膝关节;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关节活动度、KSS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SF-36评分、术后X线评价、并发症及中短期假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ROM、KSS、VAS、WOMAC、SF-36等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TMT组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发生率较骨水泥组低(P=0.03),术后其他并发症及假体生存率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影像学检查两组均未见>1 mm或进行性发展的透亮线,TMT组术后早期透亮线逐渐消失,展现出良好的骨长入特性;两组胫骨平台β角(胫骨假体内翻角)、δ角(胫骨假体后倾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骨水泥型胫骨平台比较,TMT并未增加TKA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失败率,二者在临床效果、影像学评价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应用TMT的患者PJI发生率较低,并展现出良好的骨长入特性,因而理论上可获得更高的长期假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常规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本治疗组43例采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对照组为42例患者均未采取松解术治疗。对两组膝前痛、患者的满意程度、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Knee Surgery Society,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髌骨评分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评估。结果 在术后24个月的随访结果中发现,治疗组明显降低了膝前痛的发生率(P<0.05)。此外,两组在手术后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以及髌骨评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减轻膝前疼痛,同时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股骨远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外翻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4例(25膝)外翻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行股骨远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 并用国产股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统计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髋膝踝角(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DFA)、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的变化。结果 24例(25膝)患者随访(15.6±2.3)个月。HKA由术前的(171.22±2.51)°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179.24±1.86)°, LDFA由术前的(82.17±2.03)°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8.57±1.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S从术前的(60.27±6.0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87.80±5.5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膝中有1膝出现截骨角度丢失, 无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 无感染和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采用股骨远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外翻膝骨关节炎, 方法安全可靠, 截骨时保留外侧骨性铰链是维持截骨角度及骨折愈合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