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用于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FGR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56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素治疗,而对照组42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随访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液,有效地治疗FGR,改善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并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2.
3195例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3195例孕中期(14~20^+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二项指标双标试剂盒检测,筛查结果应用M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唐氏综合征(cl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50,当≥1:250时为DS高危孕妇,于孕20周以后抽胎儿的脐血进行胎儿核型分析,追踪胎儿和孕妇的情况。结果产前筛查3195例孕妇,筛查高危孕妇232例,阳性率为7.3%,其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孕妇169例,假阳性率为5.2%。有147例接受脐血穿刺产前诊断,占筛查DS高危孕妇的63.3%。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19例。异常检出率为12.9%。其中3例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1例XXX体。唐氏筛查高风险度组和低风险度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分别为30.2%和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再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先天缺陷有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小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在血清培养基中的自发牙向分化,并对其特异性牙向和骨向分化的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方法获取孕16.5d(E16.5d)胎鼠的原代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分别在含血清培养基和添加自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血清培养基中传代培养,观察细胞是否出现成牙本质细胞表型分化,并检测牙向分化表型和维持未分化表型的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单纯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可在第4代后自发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表型;而添加10^6 U/L LIF的含血清培养基,可使小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未分化表型稳定至第9代。无论细胞是否出现牙向分化,表现成牙间充质细胞特性的Msx1/Msx2、Pax9、Lhx6/Lhx7均有表达;而成牙本质细胞表型分化后尚能检测到DSPP、Sox9、Cbfα1、Osx等启动向矿化组织细胞终末分化的特异性基因表达。结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自发牙向分化模型可作为诱导其他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牙向分化时的阳性对照,其基因表达模式可为研究其他成体干细胞牙向分化后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化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性,5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3月加重1周,于1988年11月24日以“泌尿系感染”收住内科。住院期间发现气尿及粪尿,乃以结肠膀胱痿转我科。病程中无消化道症状,食欲好。 查体:血压17.7/10.6 kPa,前列腺Ⅱ度肥大,表面光滑,质较。余无异常发现。 化验:尿黄,浊,混有大便,尿蛋白(+),脓细胞(++++),红细胞(++);大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血沉60 mm/h;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normality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with different curve magnitudes, and to explore its effect o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AIS. Methods Posterior tibial nerve SEPs were evaluated on 489 young operative treated AIS patients with a Cobb angle > 40°and 45 age-matched healthy control individuals. Absence of SEPs waveforms, prolongation of peek latency or asymmetrical peek latency were defined as pathological change. Base on the control reference, the incidence of pathological SEPs was determined in AIS group. The association of abnormal SEPs and curve severity for MS patients was also assessed. Results Peek latency corrected for body height was slightly longer in AIS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however,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terside difference of latency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AIS patients. Abnormal SEPs were found in 166 of 489 AIS patients. Among these, 17 (10.2%) showed absent waveforms, 50 (30.1%) had unilateral latency prolongation, 38 (22.9%) had bilateral latency prolongation, and 120 (72.3%) showed significant interside differe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failed to show a correlation between abnormal SEPs and the curve severity of spinal deformity. Conclusion Disorder of somatosensory pathways does exist in a subgroup of AIS patients, and it might be a primary factor other than secondary change, and could play an import role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AIS.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估术后即刻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是否重建至正常范围与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远期随访中矢状位矫正丢失、内固定失败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退变性脊柱侧凸矫形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7±10)岁,随访时间均>2年(平均4.2年).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矢状位参数并计算PI-LL.根据术后即刻PI-LL是否重建至-9°~9°将患者分为两组,并收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矢状位矫正丢失、生活质量以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间各影像学参数矫正丢失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者6.7%(2/30)出现内固定失败,非正常组患者15.6%(5/32)出现断棒,两组间内同定失败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5,P=0.012).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非正常组患者(F=0.089,P=0.024).结论 PI-LL重建不佳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降低、内固定失败风险增加有关,而与远期矫正丢失无关.  相似文献   
87.
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后胸腔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泽章  邱勇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朱锋 《中国骨伤》2008,21(4):249-251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的胸腔并发症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和凸侧胸廓成形术,并有完整资料的胸椎侧凸患者5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7例,女381例;年龄12~38岁,平均16.1岁。术前剃刀背畸形16°~50°,平均35°。结果:凸侧胸廓成形的肋骨切除数平均4.1根。术后剃刀背畸形2°~17°,平均7°。1例(0.2%)术后呼吸困难需间歇性吸氧,29例(5.3%)术中发生壁层胸膜穿孔,其中5例术后胸腔积液,3例气胸。6例(1.1%)患者术中并无明显胸膜穿孔,但术后出现术侧胸腔积液。结论:提高手术技巧,术后严密监测呼吸状态,早期积极处理,可减少凸侧胸廓成形术后胸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适合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影响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因素,探讨骨盆矢状面平衡及代偿的机制。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收集171例正常汉族青少年,男87例,女84例;年龄10~17岁,平均13.1±2.0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并计算PT/PI和SS/PI。根据年龄分为2组,低龄组10~13岁(平均11.7±1.1岁),高龄组14~17岁(平均15.0±1.1岁)。各骨盆参数组内、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并将其与年龄行相关分析。本研究PI值与既往文献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的PI、PT和SS在男性和女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龄组PI和PT显著小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SS与高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PI均<0.5,SS/PI均>0.5。在所有青少年中(10~17岁)及低龄组中PI和PT与年龄均存在显著相关性(10~17岁者:r=0.243,r=0.371;低龄组:r=0.229,r=0.231)(P<0.05),但在高龄组中不存在相关性(r=0.072,r=0.190,P>0.05);低龄组、高龄组及10~17岁者SS与年龄军无显著相关性(P>0.05)。正常汉族青少年PI显著低于同龄白种人(P<0.05)。结论: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参数PI、PT和SS在两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I在青少年时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中在10~13岁相对显著,而在14岁以后增长则基本趋于停止,推测骨盆在青少年时期的不同年龄段生长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术中围截骨区卫星棒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应用卫星棒技术行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并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13例患者,男6例,女7例;年龄12~57岁,平均(30.9±19.1)岁。分别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 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患者初诊及每次随访均填写SF-36量表。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为(15.8±3.8)个月。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86.3°±22.6°,术后为45.2°±19.7°,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矫正率为47.7%±19.1%;末次随访为39.9°±19.8°,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矫正丢失。术前GK为80.9°±18.7°,术后为35.1°±14.5°,平均矫正率为57.8%±13.8%;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丢失,平均为36.3°±10.0°。手术前后C7PL-CSVL分别为(43.7±36.8) mm、(18.8±5.6) mm,术后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维持良好,平均为(19.2±8.3) mm。SVA由术前平均(55.0±51.5) mm减小至术后(29.3±19.5) mm,末次随访为(34.2±17.5) mm,亦无明显矫正丢失。13例患者术中监测均无信号异常。术后1例患者1枚螺钉位置偏上穿出上终板,1例患者1枚螺钉位置偏外。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明显矫形丢失及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并发症。结论 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引入卫星棒技术既满足坚强固定需要又起到分散应力作用,术后矫形效果满意,随访期间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以脊柱侧凸为首诊的青少年不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 自1998至2007年,共收治以脊柱侧凸为首诊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14~20岁.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为L4,5> 10例,L5>S1>7例,L4>~S1>2例.脊柱侧凸Cobb角23°~38°,C7>铅垂线到骶骨正中线的距离平均4.7 cm.本组患者均行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骨盆带牵引3周.3周后摄片复查,如脊柱侧凸消失或好转,则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如侧凸改善不明显,即行牵引下矫形石膏外制动1个月.结果 14例(73.7%)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弯凸侧,5例(26.3%)患者的椎间盘突出位于腰弯凹侧,腰弯方向与腰椎间盘突出侧别之间具有边缘相关性(P=0.07).本组患者术后下肢麻木不适感或放射性疼痛均消失.术后3周摄全脊柱X线片复查,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14°,C7>铅垂线到骶骨正中线的距离平均2.2 cm.平均随访21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无腰痛,无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复发,脊柱侧凸的自发性纠正均无明显丢失.结论 以脊柱侧凸为首诊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缺少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临床特征,易被误诊.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