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泪道激光联合微孔支架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泪道阻塞其病因复杂,分为特发性,感染性,先天性,外伤性,医源性及肿瘤压迫等[1]。泪道阻塞治疗后又复发在临床十分常见,并且再通方法少,效果差,治疗次数多,病人最终放弃治疗的不在少数。我院泪道组于2003~2005年对105例(105眼)泪道阻塞治疗后再复发病人施行了泪道激光联合微孔支架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对象:随机选择我院三年来泪道专病门诊的复发性泪道阻塞患者105例105眼。女性84眼,男性21眼。年龄25~84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年。其中,反复冲洗探通再阻塞67眼;泪道激光术后失败20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5眼;外伤性泪小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益气引水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引水消肿方,所有患者根据病情行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治疗后6mo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中黄斑荧光渗漏情况和黄斑水肿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BCVA(LogMAR)为0.92±0.26,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58±0.18、0.60±0.27、0.62±0.28,中西医组治疗前BCVA(LogMAR)为0.94±0.31,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56±0.20、0.50±0.25、0.51±0.21;对照组治疗前CMT为461.62±84.26μm,治疗后1、3、6mo CMT为299.92±43.18、290.60±39.36、311.10±42.78μm,中西医组治疗前CMT为455.74±83.89μm,治疗后1、3、6mo CMT分别为288.96±40.20、265.86±32.55、270.38±31.60μm,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CVA和CMT均有所改善(P<0.05)。在治疗后1mo中西医组与对照组比较BCVA和CMT无差异(t=0.539、0.739,P>0.05),在治疗后3、6mo中西医组BCVA和CMT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t治疗后3mo=2.891、2.992,P治疗后3mo=0.004、0.021;t治疗后6mo=3.733、3.643,P治疗后6mo<0.01、0.005),在治疗后6mo中西医组黄斑水肿复发率更低(χ=4.344,P<0.05)。结论:益气引水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及激光治疗DME可以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水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21例160眼,分为正常对照组40例50眼和糖尿病组81例110眼,其中糖尿病组分为低HbA1 c组( HbA1 c≤7.0%)和高HbA1 c组( HbA1 c>7.0%)。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于白内障摘除术前、术后1 mo进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总容积的检查。分析 HbA1 c值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白内障术前、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的厚。低 HbA1 c 组与高 HbA1 c 组术前、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总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HbA1 c组术前、术后1 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比正常组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A1c 与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r=0.254,P<0.01)、术前黄斑区容积(r=0.276,P<0.01)、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r=0.349,P<0.01)、术后黄斑总容积呈正相关(r=0.286,P<0.01)。结论:HbA1 c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术前HbA1 c高于7.0%的白内障患者,应积极随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时干预,保护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及脉象有关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53例正常人,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AI检测,应用DDMX-100脉象仪进行桡动脉脉象时域分析参数检测,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AI与h_3/h_1呈正相关(r=0.670,P0.01),与h_4/h_1呈正相关(r=0.579,P0.01),与t_4呈正相关(r=0.634,P0.01),与h_3呈正相关(r=0.443,P0.01),与h_4呈正相关(r=0.364,P0.01),与t呈正相关(r=0.351,P0.05),与h_5呈负相关(r=-0.592,P0.01),与h_5/h_1呈负相关(r=-0.596,P0.01),与h_1/t_1呈负相关(r=-0.350,P0.05)。AI与h_1、t_1、t_5、t_5/t_4、As、Ad无相关性。结论AI作为预测动脉硬化程度的经典指标之一,有助于在脉象众多参数中筛选出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为预防DR的发生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时期糖尿病DR共37例(74只眼)进行分组,第一组:眼底正常组20只眼,第二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只眼为第三组,正常人10例(20只眼)设为对照组,进行ERG、振荡电位OPs和VEP检测并记录。结果OPs:三个组的振幅总和(Σ0)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ERG:第一组和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第二组与第三组间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也有明显差异(P<0.05),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a、b波峰值期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P:第二组及第三组P_(100)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OPs是目前诊断早期DR较敏感的指标,ERG a、b波峰值期的延长和振幅的变化可成为监测DR发展的指标,DR后VEP的改变主要是潜伏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应用国产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慢性)患者31例43眼,术前术后分别用UBM测量术眼中央前房深度(ACD)以及12:00,3:00,6:00,9:00四个方向的房角开放距离(AOD)及房角开放度数(AA),并观察眼压。结果:术前术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术后四个方向的AOD及AA均有增加,有统计学差异。结论:UBM能观察活体的手术前后的房角变化、激光通畅程度,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治提供了更有效的检查方法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