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利用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构建大鼠小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多聚体管样支架种植大鼠仔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植入成年同基因大鼠体内,初步探讨大鼠肠管组织工程构建的可行性。方法分离5~7dWistar雄大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载入管样多聚体可吸收支架,植入5只近交系成年雌大鼠体内大网膜,共10个细胞支架复合物。定期取材,大体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复合物组织结构鉴定。结果所有10个植入的复合物均有囊样组织生成,直径约0.2~1.4cm,囊壁组织结构类似小肠黏膜层。3~5周绒毛形态最佳,11周多聚体支架完全吸收。新生小肠壁有薄弱的定向排列平滑肌细胞围绕绒毛隐窝基部,似黏膜肌层,PGP9.5,Desmin染色少见。结论采用多聚体管样支架种植大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可以形成形态与自体小肠相似的小肠黏膜层,上皮与平滑肌样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组织排列重构,上皮吸收功能有待鉴定,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小肠组织工程构建以及成体组织修复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器官的修复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种子细胞的研究包括细胞选择、培养、移植和示踪等方面.种子细胞的示踪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分子影像学等多学科,为种子细胞标记物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就目前常用的种子细胞示踪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在肾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58例肾癌根治术患者,并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分为单纯肾癌根治术组(I组)、加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组(11组)和加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组(Ⅲ组),所有患者资料均来源于信访、走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并对其中105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8年,140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39例死亡。肾透明细胞癌术后3年生存率:Ⅰ组:T1~3N0M080.0%;Ⅱ组:T1~3 N0M076.7%,T1~3N1M0 33.3%;Ⅲ组:T1-3N0M074.2%,T1-3N1M050.0%,T4Nt~2M133.3%;各组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例淋巴结肿大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33.3%。结论肾癌的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有关;以单纯肾癌根治术为首选,不主张在手术中盲目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44.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提高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内分泌功能紊乱者8例,以库欣征、性征异常、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超声、CT、MRI测定肿瘤直径为4.8~19.5cm,平均7.8cm。3例有远处转移。行根治性切除术13例,侵及同侧肾脏者做肾和肾上腺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并腔静脉癌栓切除2例,腔静脉部分切除1例。病理结果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3例,Ⅳ期3例。随访3~62个月,手术2年以上的11例患者中有6例仍存活,但1例肺转移,1例骨转移;死亡5例,平均存活26个月。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预后差。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应用异种猪小肠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补片进行尿道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小肠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SIS)取自健康处死的猪,经过组织学处理,并经HE及Masson's染色分析后,用于兔尿道缺损的修复治疗.1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建立尿道部分缺损模型;分2组各6只,一组应用SIS进行修复治疗,另一组单纯缝合作对照;术后4和12周各组分别处死3只,对再生的尿道组织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术后12周行逆行尿道造影用于评价尿道的开放功能.结果 治疗组术后4周可见尿路上皮自吻合口两侧迁入并完全覆盖尿道内腔,基质中可见少量新生血管和平滑肌细胞,基质和吻合口部位可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2周.再生组织与尿道形态几乎无异,尿道造影显示无明显尿道狭窄.而对照组均出现尿道狭窄.结论 猪小肠黏膜下层对于兔尿道损伤的修复是一种有用的材料,该基质制作简单,在尿道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10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CT诊断囊性。肾癌8例,复杂性。肾囊肿1例,单纯性。肾囊肿1例。10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其中。肾癌囊性坏死5例,多房性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恶变3例。随访8例,7例术后生存至今,生存时间1个月~6年,1例术后6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  相似文献   
47.
干细胞研究是一项新兴研究,在一些领域已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在肾脏疾病尤其急性肾损伤修复方面,干细胞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研究显示多种干细胞可参与肾损伤后修复和肾脏再生。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干细胞和肾损伤修复、肾脏再生的文献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48.
20 0 4年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 (第99届 )于 2 0 0 4年 5月 8日~ 13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大陆参加会议代表近百名。现将本次年会主要议题和进展介绍如下。膀胱癌有关膀胱癌的论文集中于 3个方面 :基础研究、浅表肿瘤和浸润 /转移病变。1.基础研究 :Hawatmeh等评估了浸润性膀胱肿瘤内激活的T细胞数量。发现与肿瘤进展呈反比关系。Beatty等研究显示膀胱癌患者血、尿和组织中均可见到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应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治疗后 ,循环中的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Baylor医院的Shen和Kim 2项研究显示 ,浸润性膀胱癌的雌激素受体 …  相似文献   
49.
前列腺术后完全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前列腺术后完全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前列腺术后完全性尿失禁患者16例,包括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5例,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后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例。年龄62~76岁,平均67岁。尿失禁病程10~22个月,经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改良括约肌修补、球部尿道折叠加阴茎脚包埋术6例,球部尿道复合悬吊术10例。结果 16例手术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2组治愈、改善和无效者分别为3例和8例、1例和1例、2例和1例,成功率(治愈加改善)分别为66.7%和90.0%,总成功率为81.3%。结论 改良括约肌修补、尿道球部折叠加阴茎脚包埋术和球部尿道复合悬吊术均为前列腺术后完全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悬吊术的效果优于修补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治中的作用.方法1985~1999年根据尿动力学对1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型,并采用改良Pereyra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88例,术后6个月治愈80例(90.9%),各型之间治愈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年治愈68例(77.3%),Ⅲ型治愈率低(55%),与Ⅰ型、Ⅱ型、Ⅱ/Ⅲ型的治愈率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分型及治疗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提高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