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目的 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难以在发病早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而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的应用将静脉溶栓治疗从院内提到院前。本研究初步探讨中国首台MSU在急性卒中 患者院前静脉溶栓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荥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2018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应用MSU进行院前静脉溶 栓的患者(MSU溶栓组)和使用传统救护车转运至院内静脉溶栓的患者(常规溶栓组)的临床资料。 观察终点包括主要时间指标从呼叫至溶栓时间、从发病至溶栓时间;疗效指标为90 d良好预后(mRS 评分≤2分)率;安全性指标包括溶栓后48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随访90 d内的全因死亡。比较静脉 溶栓患者应用两种治疗模式的终点差异。 结果 MSU溶栓组共计14例患者接受了院外静脉溶栓,同时期常规溶栓组有24例患者在院内进行了 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溶栓组相比,MSU溶栓组呼叫至溶栓时间(59 min vs 92 mi n,P =0.001)、发病 至溶栓时间(73 min vs 114 mi n,P =0.002)均较短。两组的90 d良好预后率(79% vs 67%,P =0.488) 和安全性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 基于MSU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溶栓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从发病至溶栓时间及呼叫至溶栓时 间,但对于急性卒中的救治疗效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无创测定PCO2变化对人体平均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16例健康志愿者,用经颅超声多普勒仪、无创血压监测仪持续记录人体正常呼吸、低碳酸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时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流速和桡动脉血压,用潮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持续监测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分压.低碳酸血症由试验对象过度换气获得;高碳酸血症通过经面罩吸入混合气体(5%CO2、21%O2和74%N2)获得.结果 低碳酸血症阶段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较正常呼吸时明显下降,高碳酸血症阶段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则较正常呼吸时明显增快,三个阶段的平均流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42.411,P=0.000).MAP在低碳酸血症阶段有轻度下降,在高碳酸血症阶段MAP则有轻度上升,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784,P=0.030),但两者与正常呼吸时的MAP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PCO2的波动可导致MAP变化,且MAP的变化的程度与PCO2的变化幅度相关.  相似文献   
53.
鉴于目前尚缺乏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委员会,高血压委员会,外周血管疾病委员会组成的专家小组对与CRAO有关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提出了CRAO治疗和二级预防管理声明.早期...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 总结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23例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评估动脉瘤栓塞率、载瘤动脉保留、患者预后、并发症等,判断应用该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动脉瘤完全栓塞17例(74%),近全栓塞4例(17%),不完全栓塞2例(9%).载瘤动脉完全保留.无死亡病例,随访见mRS评分0~1分22例,3分1例.支架引起脑血管痉挛并发症1例,无临床症状.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用于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基因缺失及提高缺失检出率。方法 采用26对引物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技术,对74例DMD/BMD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分析。结果 共检出42例基因缺失病人,缺失率为56.7%,主要分布于中央缺失热区和5′端缺失热区,其中以48号和49号外显子缺失最为多见,这两种技术结合应用,可检出常规方法未能检出的缺失。结论 基因缺失主要分布于44-52号外显子和1-19与外显子两个缺失热区。采用26对引物mPCR技术及PAGE电泳技术可有效提高基因缺失检出率。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7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共86条病变血管接受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应用肾动脉支架23枚,Apollo支架26枚,冠状动脉裸支架19枚,药物洗脱支架(DES)18枚。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类型支架植入术疗效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不同类型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均获成功。术前影像显示椎动脉开口平均狭窄率为90.9%,术后即刻影像显示平均残余狭窄率为10.3%。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1/86)。术后平均随访(6.2±3.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肾动脉枚架失访1枚,再发狭窄4枚(17%);Apollo枚架失访2枚,再发狭窄8枚(31%),1例患者术后第2日并发大面积后循环脑梗死;冠状动脉裸枚架无失访,再狭窄7枚(37%),1例患者6个月时枚架断裂;DES组失访1枚,再狭窄2枚(11%),与其他组再发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枚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安全有效。DES在降低枚架内再狭窄发生方面最优,肾动脉枚架次之,Apollo枚架和冠状动脉裸枚架再狭窄率较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长节段闭塞患者血管成形术中置入37mm长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长节段闭塞患者,术中亚满意球囊扩张后采用37 mm长Enterprise支架行血管成形术。记录手术情况,术后30d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比较术前1d及术后3、3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观察术后30d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12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观察管腔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3例微导丝未通过闭塞段,24例成功置入支架、血管再通,置入支架后管腔残余狭窄率为(19.2±6.9)%;术后30d治疗效果为优10例,良9例,差5例;术后3、30dNIHSS评分[(8.2±2.0)、(6.1±1.9)分]均较术前[(10.6±2.2)分]降低(P0.05);术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例,造影剂外渗1例;平均随访7.8个月,6例发生管腔再狭窄。结论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长节段闭塞患者,血管成形术中亚满意球囊扩张后置入37mm长Enterprise支架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及远期管腔再狭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要靠临床医生全面分析,早诊断、正规化疗、综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做到早诊断,正规化疗配合综合治疗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