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标志还是状态性标志。方法:从2010年1~12月期间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60例,作为患者组;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共120例作为亲属组;选取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听觉ERP检测,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采用的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①患者组、亲属组与对照组间ERP的N2、P3波的潜伏期和P3波的波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1);②患者组的N2波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亲属组和对照组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③患者组和亲属组的P3波的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患者组和亲属组P3波的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P3波波幅倾向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性标志,N2波潜伏期倾向于精神分裂症的状态性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编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简表(subjective well-being simplify scale,SWBSS),检验其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 抽取2374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简表(SWBSS)、幸福感指数(Index of Well-Being,IWB)、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f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测查.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1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41.768%.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的x2/df=2.208,RMR=0.016,RMSEA=0.032; GFI=0.986、AGFI=0.974、NFI=0.978、RFI=0.966、IFI=0.988、TLI=0.981、CFI=0.988,均大于0.900;PGFI=0.552、PNFI=0.639、PCFI=0.646,均大于0.500;建构信度=0.901,大于0.600.③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分半信度为0.817,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为0.740(P<0.01);主观幸福感分数与幸福感指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0.827,0.892,0.749,0.750(P <0.01),与BECK抑郁、自评焦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0.580(P<0.01).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简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建构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受虐待小学生冲动性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冲动性人格和受虐待情况.结果 受虐待者的无计划冲动性、动机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均高于未受虐待者[冲动性总分(40.39±10.68)分vs(30.34±10.26)分,t =5.96,P <0.01],男生的动机冲动性明显高于女生[(28.98±14.42)分vs(24.46±11.52)分,t =2.28,P <0.05].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虐待总分与无计划冲动性、动机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呈正相关(r =0.337~0.514,P <0.01),忽视与冲动性人格所有因子和总分呈正相关(r =0.187~0.419,P <0.05或P <0.01),性虐待仅与动机冲动性呈正相关(r =0.192,P <0.05).情感虐待对无计划冲动性、动机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85~0.395,t =1.975~5.589, P <0.05或P <0.01),忽视对无计划冲动性、注意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272~0.294,t =3.037~3.756,P <0.01),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对动机冲动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213,t =3.025,P <0.01;Beta值=0.157,t =2.441,P <0.05).结论 小学生的冲动性人格与受虐待经历有关,儿童虐待对冲动性人格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格、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受虐待与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 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徐州市 3 所高校的 2 420 名大学生,使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进行评估。采用 Pearson 相关和多重线性 回归分析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与人格、社会支持、生活事件、虐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儿 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焦虑、抑郁形成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共发放问卷 2 4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 374 份, 有效回收率为 98.1%。结果 2 374 名大学生中,有 929 名(39.1%)在儿童期遭受过虐待。儿童期受 虐待大学生的 BDI 评分、SAS 评分与 PRCA 总分、ASLEC 评分、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r=0.366~0.632, P< 0.001),与 SSRS 总分、外向性评分、开放性评分、友善性评分和谨慎性评分呈负相关(r=-0.440~ -0.128,P< 0.001)。NEO-FFI-R 各分量表评分、SSRS 总分、ASLEC 评分、PRCA 总分两两之间存在相关 性(r=-0.515~-0.065、0.220~0.456;P< 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对大学生人格、生活 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P< 0.05);人格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 (P< 0.01);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有直接影响(P< 0.01),对焦虑、抑郁无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对焦虑、抑 郁有直接影响(P< 0.05)。模型的拟合指数中,卡方 / 自由度为 3.361,简约调整适配度指数为 0.648、简 约调整比较适配指数为 0.712、简约调整规准适配指数为 0.696;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 0.049,适配度 指数为 0.952,调整后适配度指数为 0.930;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5、相对适配指数为 0.900、增量拟合指数 为 0.946、非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8、比较适配指数为 0.946,模型适配度良好。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 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虐待和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 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受虐待小学生人格的善良维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年级小学生人格的善良维度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善良维度特质和受虐待情况.结果 ①女生的宽厚、利他、诚实和善良总分高于男生[(41.1±4.4)分,(37.6±6.6)分,(19.2±3.9)分,(17.1±4.6)分,(17.3±3.0)分,(15.3±3.5)分,(77.6±8.8)分,(69.9±12.6)分,F=9.379~15.709,P<0.01].②性虐待与善良维度无相关性,其它虐待形式与善良维度呈负相关r=-0.161~-0.369,P<0.05).③情感虐待对善良、宽厚和诚实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忽视对善良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性对善良维度的所有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小学生人格的善良特质存在性别差异,善良特质的形成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考研复试者个性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49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者(简称考研复试者)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问卷(MMPI)等测查.结果 ①个性特征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r=0.107~0.668,P<0.05);心理防御机制量表与抑郁、焦虑显著相关(r=-0.090~-0.666,P<0.05;r=0.131~0.663,P<0.01);个性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量表显著相关(r=-0.158~-0.586,P<0.01;r=0.125~0.532,P<0.01).②心理防御机制在个性特征与抑郁/焦虑因子/外显性焦虑/恐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性特征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1.6%、43.8%、35.7%和65.7%.结论 考研复试者的个性特征对抑郁、焦虑症状具有直接作用,又可通过心理防御机制对抑郁、焦虑症状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病房的一种特殊暴力现象,它不受社会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约束,对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有着直接威胁,也是引发医疗纠纷乃至医院与社会家庭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暴力事件,我们对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PHCSS各因子分和总分均低于无虐待组:PHCSS总分[(53.56±13.12)分vs(63.11±8.68)分,P<0.01],女生在行为和合群两个因子的得分高于男生[行为(11.68±3.34)分vs(13.13±2.23)分,P<0.01;合群(8.05±2.16)分vs(9.14±1.82)分,P<0.01],9~10岁组在总分和智力与学校表现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于11~12岁组[总分(58.55±12 .17)分vs(54.68±12.90)分,P<0.05;智力(11.56±3.54)分vs(10.38±3.47)分,P<0.05].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PHCSS各因子分和总分均呈负相关(r=-0.165~-0.524,P<0.05或P<0.01).情感虐待对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和总自我意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63~-0.402,P<0.01);忽视对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身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和总自我意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6~-0.359,P<0.05或P<0.01);性虐待对躯体外貌与属性和合群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8~-0.170,P<0.05);本研究中未发现躯体虐待有任何预测作用.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均可显著预测个体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对6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健康成人对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依赖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P<0.05或P<0.01).在教育方式上,酒依赖患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5),而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P<0.05或P<0.01).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患者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均较对照组为差(P<0.05).结论 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均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可能对酒依赖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特点,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的自我评定,并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由家长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结果 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未受虐待小学生,其中男生分别为42.9%和20.7%(χ2=4.11,P<0.05),女生分别为44.3%和18.2%(χ2=6.39,P<0.05).各行为因子与自我意识呈负相关(r=-0.236~-0.490,P<0.05或P<0.01);除女生的性问题和残忍因子外,其余男、女生行为因子与儿童虐待呈正相关(r=0.217~0.513,P<0.05或P<0.01).自我意识对行为问题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21~-0.517,t=-2.071~-5.994,P值均<0.05);虐待对行为问题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86~0.426,t=2.003~4.169,P值均<0.05).结论 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较明显,自我意识水平和受虐待经历可显著预测儿童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