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XGP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常见症状为腰痛、发热、消瘦、血尿。12例中7例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前诊断XGP3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XGP2例。结果10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12例均为XGP。平均随访3.2年未见复发。结论XG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扫描对弥漫型XGP诊断意义较大,局限型需与肾癌相鉴别,必要时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治疗上应根据临床分期选择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同时配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2.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指脑室壁、脉络丛及室管膜下1.5cm区域内出血引起的脑室出血.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例PIVH进行回顾,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肝宁方含药血清对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与TGF-β1组SD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SD大鼠给予肝宁方灌胃给药(7mL·kg^-1·d^-1),连续灌胃10d后取血离心,制备干燥血清粉末备用。将HSC-LX2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根据分组加入相应的20%大鼠血清对HSC-LX2进行培养造模。CCK8检测各组HSC-LX2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C-LX2细胞的周期和细胞凋亡;q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α-SMA、Samd2、Samd3、Samd4、Samd7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HSC-LX2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HSC-LX2周期停滞在G0/G1期并能促进细胞凋亡;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GF-β1+肝宁方组及肝宁方组α-SMA、Samd2、Samd3、Samd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Samd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肝宁方具有抑制HSC-LX2增殖、促进HSC-LX2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与调控TGF-β1/Samd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前列舒丸联合赛洛多辛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治疗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赛洛多辛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前列舒丸,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和QOL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IPSS和QOL评分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u、PV值显著降低,Qmax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SA、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较多(P0.05)。结论前列舒丸联合赛洛多辛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5.
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作者对3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阑尾输出道脐部造口去带可控盲结肠膀胱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正>膀胱粘液性腺癌是膀胱癌中软少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我院自1989年10月至1994年8月共收治膀胱肿瘤112例,其中膀胱粘液性腺癌:例。现报告如下: 例1 :女,18岁,农民。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一年,伴尿频、尿急、尿痛.间有腐烂坏死样组织及粘液状絮状物排出,无发烧.体检:轻度贫血貌。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蛋白(++);B超;膀胱前壁6.2×3.5 ×5.4cm,中强回声团。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有絮状物飘浮。膀胱顶后壁肿瘤6×5cm,无蒂、菜花状,基底部广.周围粘膜不光滑。IVP示:膀胱充盈缺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膀胱顶后壁约6×6×5cm,菜花状,基底宽广,中央部有溃烂.盆腔双倒髂动脉旁淋巴结增大,质硬.术后诊断;膀胱肿瘤T4。病理诊断:膀胱粘液性腺癌Ⅱ级,浸润膀胱全层. 淋巴结(盆腔)转移。  相似文献   
87.
中风的药物治疗与混合性中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朱朝阳北京市酒仙桥医院汪慧近几年来,混合性中风已被人们认识和关注,但在中风急性期药物治疗导致混合性中风少有报道。近期我科收治本病4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1,女,59岁。患高血压病多年,不规则...  相似文献   
88.
<正>经尿道电切术(TUR)对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膀胱颈纤维化、潴留型神经原膀胱、尿道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甚至对某些疾病过去无法治疗者,采用TUR手术共153例,取得了良好经验,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1.1.1 一般资料:前列腺增生93例,  相似文献   
89.
<正>病历报告 患者男,57岁,以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上腺区肿瘤 20 d为主诉于 1994年 6月 20日入院,无其他临床表现。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好,血压15/ 11KPa,无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VMA17mg/ 24h尿(正常小于1-9mg/ 24h尿), 17酮类固醇10mg/ 12h尿(正常小于12mg/12h尿),电解质正常,B超提示左肾上极内侧可见一约54×50mm近椭圆形低回声区,CT提示左肾上腺腹侧可见一约5×5×4cm类圆形混杂密度块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块影略有强化.拟诊为左肾上腺肿瘤(无功能嗜铬细胞瘤?)。术前给予心痛定10mg/次,3次/ d.共两周于7月6日行肿瘤切除术。术中病人血压波动较小,术后恢复良好,多次测血压正常,随访半年无变化。病理报告:左肾上腺皮质腺瘤。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钙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和尿液中可溶性E钙蛋白(sE-cadherin)的浓度,明确E-cadherin、sE-cadherin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于术前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样本及12例正常人尿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sE-cadherin浓度,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20例E-cadherin阳性表达(44.4%),膀胱尿路上皮癌G1组与G2~G3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和26.3%,在Tis~T1组和T2~T4组分别为55.2%和25.0%,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中sE-cadherin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组[(8.243±1.682)mg/molCr vs(1.628±0.462)mg/molCr](P<0.05),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和尿液中sE-cadherin的浓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