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肾绞痛属临床急症之一 ,严重的肾绞痛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 ,有些肾绞痛多种止痛方法均不能见效。我们自 1991年以来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顽固性肾绞痛 79例 ,采用穴位应急性止痛法 ,收到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58例 ,女 2 1例。年龄 18~ 6 4岁 ,平均 4 1岁。结石引起者 52例 ,造影检查引起者 5例。B超示输尿管扩张积水 ,输尿管梗阻 ,小便红细胞在 10~ 15个 /H以上 (提示有阴性结石或暂时未被发现的小结石 )者 2 2例。穴位止痛首先分别选用足三里、肾俞穴按压无效 5例次后 ,改用单侧同时行承山穴加阿是穴按压止痛 ,对 7…  相似文献   
32.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患者近期内再移植九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尸体肾移植后发生的超急性排斥(HAR)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以移植肾被切除、恢复血液透析为结局。自1994年起我们对9例发生HAR的患者在短期内再次移植另一供者的肾脏,7例获得成功。临床资料1994年4月至1996年3月共发生HAR18例,有9例在近期内再次行肾移植。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31~55岁,首次移植5例,再次移植4例。供、受者ABO血型相符8例,不符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1例为0.12,8例为0.01~0.06。3例进行了HLAA、B、DR位点配型,1…  相似文献   
33.
移植肾动脉狭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对我院所行1 524例(1 604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明确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4例还进行了移植肾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另选择20例正常移植肾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也行CDI检查.结果:14例中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明显狭窄者4例,均行移植肾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远端近肾门处明显狭窄者4例,其中2例行移植肾动脉探查及狭窄区松解术(另2例药物控制血压,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血压均基本恢复正常.余6例均为移植肾动脉吻合口轻度狭窄,服用药物能控制血压.结论:(1)CD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反复观察,对观察移植肾血流及血流指数的变化有一定的意义.(2)MRA是目前最为新颖的诊断手段,对患者无创伤性,能初步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今后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用于指导治疗.(3)DSA虽属创伤性检查,但诊断确切,能明确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能同时行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34.
移植肾组织五种免疫效应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移植肾组织Fas、Fas配体(FasL)、颗粒酶B(GB)、穿孔素(P)以及T细胞内抗原-1(TIA-1)5种免疫效应分子的表达与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 采用竞争性PCR技术定量检测42例移植肾及对照组织上述5种免疫效应分子的mRNA水平,通过β-actin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并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分析。结果 Fas、FasL、GB、P和TIA-1的检出例数分别为41、11、19、33和27例。各组Fas表达类似,急性排斥组FasL、GB、P和TIA-1 mRNA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排斥组(P<0.05)和无排斥组(P<0.05),慢性排斥组和无排斥组间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除外)。结论 移植肾组织FasL、GB、P和TIA-1 4种免疫效应分子mRNA水平的上调与移植肾急性排斥有关。  相似文献   
35.
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DGF对肾移植受者的影响尚存争议,考虑到DGF对移植肾存活率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对本院110例DGF受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DGF的发生对移植肾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肾上腺素能受体(AR) 在膀胱尿道及中枢神经均有分布。尿道及前列腺平滑肌以α1a为主膀胱以α1d为主。前者亢进导致功能性梗阻,后者亢进导致不稳定膀胱 鞘内用α1AR阻滞剂或α2AR激动剂抑制逼尿肌有利于贮尿,而静脉用药减低出口阻力有利于排尿。此外,αAR阻滞剂可促进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凋亡等病理组织学及生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37.
微量元素作为机体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变化越来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特别是其中铁、硒、锌等必需微量元素 ,已被证明与患者贫血改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免疫反应等有关。本文仅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肾移植术后必需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总结符合脑死亡诊断标准的低龄患儿心脏停跳后供肾应用于成人移植的处理经验.方法 心跳停止后单个供肾患儿6例,月龄49~106(75.35±22.8)个月,体质量16.6~37.8(23.9±8.4)kg.受者11例,平均年龄(28.2±7.9)岁,体质量(46.9±4.2)kg.单个供肾植入受者右侧髂窝.手术方法同成人尸肾移植.术中开始单/多克隆抗体加甲泼尼龙诱导治疗,术后常规环孢素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受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中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术后移植肾增大明显,灌注后和移植后1周移植肾长径分别为(70.6±5.5)和(86.1±6.9)mm(P<0.001),之后移植肾持续缓慢增大,至术后12个月移植肾长径为(104.5±8.8)mm.平均随访时间(21.8±9.5)个月,1年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结论 低龄心跳停止供者单个供肾植入低体重的成人受者,可以成功维持受者正常肾功能,1年人/肾存活率与成人尸肾移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为主要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受者术后远期发生各类并发症时,应用两罗莫司(SRL)转换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肾移植术后远期38例采用CNI的患者因发生各类并发症而转换为SRL治疗,其中慢性移植肾肾病(CAN)17例、肿瘤10例、糖尿病3例、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球囊扩张术后2例、CNI毒性肝损害2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2例、面容改变1例及马兜铃酸肾病1例.SRL首剂负荷剂量为4~6 mg,维持剂量为1~2 mg/d,血SRL浓度维持在4~8 μg/L.使用SRL当天,CNI的用量减少一半,并在达到血SRL目标浓度的2~4周内逐渐撤除.转换后对患者随访了3~46个月,动态观察血常规、血肌酐、血糖、血脂及尿蛋白等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及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丧失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转换治疗后.17例CAN患者中12例肾功能明显好转,血肌酐水平由转换前的(195.8±40.0)μmol/L降至(159.1±37.5)μmol/L(P<0.05);10例肿瘤患者中7例存活良好,2例发生肿瘤远处转移,1例死亡,血肌酐水平由转换前的(102.8±28.0)μmol/L降至转换后3个月的(77.8±25.6)μmol/L(P<0.05);2例TRAS球囊扩张术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TRAS未再发生;3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所改善;2例CNI肝毒性者转换后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HCV感染者肝功能稳定,病毒RNA拷贝水平下降;1例面容改变者症状明显好转;1例马兜铃酸肾病者未发生肿瘤.转换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脂血症3例、蛋白尿3例及白细胞减少1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采用CNI者发生CAN等远期并发症时,将CNI转换为西罗莫司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MS-275对膀胱癌T2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MS-275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观察其有效作用浓度,采用荧光显微镜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和检测MS-275对T2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cl-2和Bax在细胞内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MS-275抑制T24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5.21±0.61)μmol/L。4.0μmol/L的MS-275处理T24细胞后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同时引起Bcl-2及Bax的表达率分别下调和上调。结论 HDAC抑制剂具有体外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Bcl-2及Bax表达的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