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IL-10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效应。方法用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取血,制薄血膜,染色后镜检疟原虫,计算红细胞感染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DBA/2小鼠于感染后第21d自愈,血清IFN-γ在感染后第3d显著升高(6542pg/ml),之后逐渐下降,至感染后第12d仍高于未感染鼠;血清IL-10于感染后第6d显著升高(248pg/ml),并于感染后第15d达到峰值(980pg/ml)后下降。BALB/c小鼠感染后第6d红细胞感染率达57.5%,并于当日和次日全部死亡;血清IFN-γ仅于感染后第3d出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为2225pg/ml而IL-10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峰值为432pg/ml。结论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过早分泌的高水平IL-10对Th1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而IL-10适时的分泌可能与Th1向Th2反应的转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季节混合流行区云南省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候选抗原Dufly抗原结合蛋白(DBP)基因多态性特点,提取19株我国云南株疟原虫基因组DNA,PCR扩增DBPRⅡ区基因片段。以SalI标准株作为参照,对所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排序分析,检测基因突变位点,以中性检验分析评估序列多态性。结果表明,中国间日疟原虫混合流行区云南分离株PvDBPRII的基因多态性与南美、中非等流行突变位点一致,未发现地区特异性的突变位点,但与国内单一流行区湖北和浙江地区突变位点存在一定差异。原因可能为整体上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呈正向选择趋势。上述结果可为以PvDBPRⅡ为基础建立有效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朱晓彤 《中国校医》1997,11(2):132-133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传染病.自开展计划免疫实行有效的疫均接种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临床表现较七十年代也有变化。1992~1994年我院收治16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病例来自住院病历,结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加以综合分析。2结果2.l流行病学资料男性92例,占56.l%,女性72例,占43.9%,学龄前几键!26例,占76.83%,学龄儿变37例,占22.56%,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年龄周岁(l/164)。10岁以下jL雍152例,占92.68%。发病月利和为:6月下旬敬在病例,7月中旬上升,至8月中旬后则显下降,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再感染早期宿主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 17XL,Py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待全部小鼠自愈后用同种疟原虫株再次攻击。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被动转移实验评估免疫血清的保护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中T、B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2/3小鼠能够完全抵御同种疟原虫再感染,仅1/3小鼠出现一过性低水平原虫血症,且于再感染后第8d自愈;免疫血清显著抑制初次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并延长其生存期;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感染早期脾CD4+T细胞、B220+和B220lowCD138+(浆细胞)亚群数目显著增加。结论特异性IgG抗体在宿主抗再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记忆性T、B细胞可能为宿主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关键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联合血浆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管粘连蛋白1(AOC3)、四连接素蛋白(CLEC3B)及流行病学资料构建的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匹配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家族史,该研究共收集肺癌患者(肺癌组)与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各68例。采用ELISA检测血浆CEA、CYFRA21-1、AOC3与CLEC3B的表达水平;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决策树C5.0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与传统Fisher判别分析模型联合4种蛋白及流行病学资料构建肺癌诊断模型。结果 肺癌组血浆CEA与AOC3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LEC3B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YFRA21-1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树C5.0模型、ANN模型、SVM模型与Fisher判别分析模型诊断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2.09%、90.70%、81.40%与76.74%,灵敏度分别为50.00%、87.50%、70.83%与6...  相似文献   
16.
睡眠生物节律是由生物钟所驱动的,后者位于视交叉上核(SCN),生物节律的调控受到其起搏点和内外源性授时因子的影响。许多脑内的神经递质,如5-HT、胆碱能神经递质、兴奋性氨基酸、神经肽Y、脑啡肽、褪黑激素、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以及hypocretin等通过参与睡醒周期的调节过程对睡眠的生物节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所构建腺病毒介导的EGFR过表达对其下游的AKT通路的激活。方法将EGFR的cDNA片段克隆至pshuffie—CMV载体,将该载体与pAdEasy质粒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从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GFR,之后在Ad293细胞中进行包装以及扩增,并对病毒效价进行检测;最后利用所制备的腺病毒Ad—EGFR感染小鼠原代肝细胞,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EGFR在原代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信号分子AKT的活化作用。结果成功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EGFR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到该重组腺病毒在Huh一7细胞介导EGFR的过表达以及在原代肝细胞中对EGFR下游PI,K—AKT通路的激活作用。结论所构建的EGFR重组腺病毒载体可以介导细胞中EGFR的过表达并激活Pl,K—AKT信号通路,为今后研究EGFR的相关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焦虑的神经递质及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系统通过化学物质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称为化学传递。化学传递物质即是神经递质,主要在神经元中合成,而后储存于突触前囊泡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下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的确定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标准:①神经元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其递质存在于该神经末梢的一定部位。②当神经元兴奋,冲动传递到末梢时,神经递质从囊泡内释放出来,进入突触间隙。③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产生突触后电位而发挥兴奋性、抑制性的生  相似文献   
19.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正确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以及完善教学方法作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出生的月龄24h内足月新生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每次100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每日2次静脉注射,15min注射完毕,轻、中度治疗7d-10d,重度治疗10d-14d。随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2组新生儿均于生后14d做脑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