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763篇
预防医学   30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报道应用由7种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单克隆抗体(PwM和PwA一McAb)组成的混合McAb一ELISA法检测辽宁省凤城县肺吸虫病流行区208份滤纸血循环抗原(CAg),阳性率为38%(79/208)。对100份同时有滤纸血和血清样本者同步检测进行比较,滤纸血CAg阳性率为62%(62/100),血清CAg阳性率57%(57/100),符合率为91%,经确切概率法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滤纸血可代替血清作CAg检测。分别用7种McAb检测55份混合McAb检测为阳性的样本,4种抗囊蚴McAb中G_2B_3检出率最高,A_3A_7次之,3种抗成虫McAb中A_3D_3检出率最高,表明用G_2B_3或A_3A_7与A_3O_3混合检测Pw病人CAg更省更好。但在斯氏肺吸虫流行区应首选A_2E_7,因其与斯氏Ag有强烈的交叉反应,对斯氏肺吸虫患者血清CAg检出率高达94.7%(18/19)。本研究结果提示上述7种McAb单独应用或不同组合后应用有助于提高CAg的检出率并有助于肺吸虫感染虫种和虫期的判别。  相似文献   
102.
异盘并殖吸虫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盘并殖吸虫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张耀娟,章子豪,沈一平WillyF.Piessens2我国报告的并殖吸虫近30种之多,其中对人体危害的虫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异盘并殖吸虫(PargonimusheterotremusChen&Hsia,1...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建立符合南阳市情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提高我市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与传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和医疗花费等。结果两组患者病死率与住院花费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社会功能评价(OHS)、并发症及卒中复发方面,卒中单元组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医疗模式,能明显提高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并能降低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经治疗后出院。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已经作为判断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1]。建立稳定的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TIF 的发病机制、抑制TIF 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Montgomery-T型管(简称T管)在喉气管狭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28例喉气管狭窄患者,术前通过电子喉镜、喉气管薄层CT+三维重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喉气管狭窄的位置和范围,其中声门区狭窄8例,声门上区合并声门区狭窄1例,声门区合并声门下区狭窄3例,颈段气管狭窄16例。根据狭窄部位,对16例颈段气管狭窄患者采用颈前入路切开气管内瘢痕及肉芽+T管置入术,12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喉气管内瘢痕及肉芽+T管置入术。内镜下T管的放置是在支撑喉镜下利用喉钳夹持布带穿过T管侧支和其上支端协助进行。结果 24例患者首次术后6~12个月顺利拔除T管,1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取出T管,经2次置管半年后拔除,3例随访未满半年,仍在观察期。结论 喉气管狭窄的患者,T管治疗是一种安全、简便、耐受性好、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miR-19b-3p是否通过靶向调控富含亮氨酸重复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LRIG1)表达从而对喉癌细胞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喉癌Hep2细胞分为anti-miR-19b-3p组、anti-miR-NC组、pcDNA-LRIG1组、pcDNA组、anti-miR-19b-3p+si-LRIG1组、anti-miR-19b-3p+si-NC组、miR-19b-3p组、miR-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19b-3p、LRIG1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RIG1是否为miR-19b-3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miR-19b-3p在喉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LRIG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染anti-miR-19b-3p或pcDNA-LRIG1后可显著增强喉癌细胞凋亡能力并降低细胞存活分数从而增强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促进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抑制Bcl-2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LRIG1是miR-19b-3p的靶基因;抑制LRIG1表达逆转了抑制miR-19b-3p表达对喉癌Hep2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作用。结论:沉默miR-19b-3p表达可上调LRIG1表达从而诱导喉癌细胞凋亡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LSD1的脱甲基酶活性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Th1/Th2分化格局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anti-CD3/28刺激活化人外周血CD4+T细胞48 h后,shLSD1和反苯环丙胺(TCP)抑制LSD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不同浓度TCP对T细胞IFN-γ、IL-4、Tbet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观察LSD1、T-bet、STAT1和pSTA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hLSD1和TCP组细胞IFN-γ+T细胞比例[(26.13±1.89)%和(27.01±1.18)%]明显高于对照组[(14.67±0.65)%,(P0.05)],而IL-4+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RT-PCR检测显示,shLSD1和TCP组IFN-γ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4基因表达则没有改变(P0.05);转染shLSD1或TCP处理引起T-bet、pSTAT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TAT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下调LSD1表达可以促进人CD4+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对Th2方向细胞无影响。其分子机制涉及T-bet/STAT1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9.
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可发生于头颈部的罕见肿瘤,本文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头颈部I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光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IMT肿瘤组织学由具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肿瘤细胞、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黏液血管样背景构成.免疫组化: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Ve,SMACTIN)、波形蛋白(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术后随访9~21月,2例声带IMT无复发,1例上颌窦IMT无复发,另1例上颌窦鼻腔IMT术后4个月再次复发.结论 IMT是兼有纤维母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特征的肿瘤,具有局部复发倾向.治疗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疗、化疗效果不确定.鼻窦I MT极易复发,具有局部浸润行为,手术切除须彻底.  相似文献   
110.
氯胺酮一直作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镇静,其右旋异构体艾司氯胺酮于2019年在我国上市,镇静、镇痛效果优于氯胺酮且不良反应更少。本文将针对艾司氯胺酮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麻醉及急危重症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作一系统综述,以期对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