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杏苏散对凉燥小鼠气管纤毛运动(CM)、呼吸道液黏多糖(RS)、肠液黏多糖(IS)、血清IgG(IgG-S)与呼吸道液IgG(IgG-R)的影响。方法: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凉燥对照组(B组)和凉燥治疗组(C组),18只/组。药物处理后第5d检测CM(min/mm)、RS与IS(μg/ml)、IgG-S与IgG-R。结果:凉燥组CM加快,RS、IS、IgG-S、IgG-R明显低于常温常湿组;治疗组CM减慢,RS与IS显著高于B组。结论:凉燥可致小鼠肺津生成减少,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加快,凉燥之凉可伤肺阳致气机不畅与御邪能力障碍。杏苏散主要通过散寒解表、温肺化饮、益气补中以促进肺津生成、调节肠道分清泌浊生理机能而达到治疗之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收率的从猪苦胆中同时提取胆红素和胆酸的联产工艺。方法 在胆红素单一提取法的基础上,优化试验条件,筛选最佳提取试剂及组和,建立了快速从猪胆汁中同时分离提取胆红素和胆酸的联产工艺。结果 该提取工艺所得胆红素纯度可达到89%,胆酸的纯度73.2%,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胆红素收率为0.0303%,胆酸收率可达3.5%。结论 所得胆红素和胆酸的产率达到或超过单产工艺的产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VitE按摩治疗早产儿硬肿症疗效观察,大大提高早产儿治愈率。方法将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硬肿症的早产儿,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VitE按摩加常规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VitE涂抹加常规综合护理,均观察患儿硬肿消退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患儿硬肿消失快,治愈率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VitE按摩治疗早产儿硬肿症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家兔喂高脂饲料连续4周造成高血脂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12,24g/kg,测定给药前及给药2周和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灌胃2-4周可使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大剂量组(24g/kg),也能降低血清TG。结论: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兔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收率的从猪苦胆中同时提取胆红素和胆酸的联产工艺.方法在胆红素单一提取法的基础上,优化试验条件,筛选最佳提取试剂及组和,建立了快速从猪胆汁中同时分离提取胆红素和胆酸的联产工艺.结果该提取工艺所得胆红素纯度可达到89%,胆酸的纯度73.2%,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胆红素收率为0.0303%,胆酸收率可达3.5%.结论所得胆红素和胆酸的产率达到或超过单产工艺的产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30例分析实验室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疗效等。结果 30例中,痤疮样皮疹15例,湿疹样皮疹10例,麻疹样皮疹2例,毛细血管扩张1例,手足皮肤反应1例,皮肤干燥9例,指/趾甲改变7例,毛发改变4例。1例4级的痤疮样皮疹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315 U/L;3例3级、1例2级和1例1级痤疮样皮疹以及1例伴高热的湿疹样皮疹患者ALT轻度异常(ALT 48.5 ~ 88.1 U/L)。2例湿疹样皮疹和1例麻疹样皮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0.057 ~ 0.303)。痤疮样皮疹病理改变为毛囊角化、扩张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湿疹样皮疹病理表现为表皮出现不同程度的海绵水肿,棘层肥厚,上皮突不规则延长,可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治疗:1、2、3级痤疮样皮疹患者予口服米诺环素治疗6周,皮疹逐渐消退,停药复发;4级需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并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2周内皮疹渐消退。伴发高热的湿疹样皮疹病例及麻疹样皮疹患者暂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2周后皮疹消退。轻型麻疹样皮疹和湿疹样皮疹对抗过敏及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皮疹消退。口服抗生素治疗对甲周红肿或肉芽肿有效。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表现各异,可伴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诊治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妇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宫颈管搔刮(ECC)病理确诊为HSIL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绝经组64例,未绝经组122例,收集2组患者的液基细胞学检查(LCT)、人乳头状瘤病...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回馈式教学法对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认知、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早产分娩初产妇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给予回馈式教学法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产后3天对母乳喂养认知的掌握程度,产后1~7天内泌乳量,分别在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母乳喂养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7天内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率(93.02%、93.02%、81.39%)高于对照组(48.83%、34.88%、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馈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促进乳汁的分泌,提升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在腰椎骨质疏松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接受双能X线吸收(dualenergy X ray absorption,DXA)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腰椎常规MRI扫描和DWI扫描检查的腰椎疾病患者175例。根据DXA骨密度T值分为骨质疏松组(64例)、骨量减少组(53例)、骨量正常组(58例)。测量比较3组腰椎L_2-L_4的ADC、SIR值;分析ADC、SIR值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SIR值对腰椎骨质疏松与骨量减少,腰椎骨质疏松与骨量正常及腰椎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组ADC、SI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386、37.114,均P=0.000);骨质疏松组ADC值低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t=3.540、9.069,P=0.001、0.000);骨质疏松组SIR值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t=5.083、8.523,均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BMD呈正相关(r=0.313,P=0.004);SIR值与BMD呈负相关(r=-0.589,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ADC、SIR诊断腰椎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42,89.1%,52.8%和0.729,89.1%,50.9%(均P=0.000);ADC、SIR诊断腰椎骨质疏松骨量正常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5,100.0%,50.0%和0.856,65.6%,93.1%(均P=0.000);ADC、SIR诊断腰椎骨质疏松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8,89.1%,51.4%和0.795,50.0%,94.6%(均P=0.00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ADC、SIR能够较好地反映腰椎疾病患者BMD情况,可对骨质疏松的椎体进行定量评价,二者水平对腰椎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70.
延长管用于固定蓝光治疗眼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重要方法[1],光疗的患儿均需戴防护眼罩及用黑布遮盖会阴,防止蓝光直接照射损伤视网膜和睾丸.2004年10月至2006年7月我们对43例高胆红素血症行光疗的患儿,采用一次性微量泵延长管固定眼罩,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