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455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04篇
  6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正贮存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术前采集患者的血液,并将血液预存起来,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以满足输血需求的一种输血疗法[1]。自体血的采集使骨髓细胞增生加速,刺激造血功能,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2],同时也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有报道自体输血可以降低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3]。我科对关节手术备血量在3U以上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人CML细胞株K562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从mTOR通路探索HHT抗CM L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HT或联合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处理K562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6、Caspase-3及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BCL-6 mRNA表达水平。结果:HHT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r=0.970)。随着HHT作用浓度的增加,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r=0.908),而BC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r_(mRNA)=-0.961,r_(protein)=-0.981)。与HHT单用组相比,联用RAPA可显著下调mTOR及Caspase-3的表达,并上调BCL-6表达。结论:HHT可通过激活mTOR通路抑制抗凋亡BCL-6蛋白的表达,进而诱导CML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3.
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能力考核,体现出全科医师各站平均成绩跟总分有较大差距,且临床基本技能成绩相对较高,临床技术操作为最薄弱的环节.对全科医师关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方案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表明,全科医师大多非常支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方法,但是感觉考核的内容多时间长,身心压力大.通过以上结果,进一步改进应用于全科医师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方案,并针对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全科医师培训临床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4.
甲状腺疾病已成为内分泌系统第二大疾病,据2010年《中国十城市甲状腺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有近三成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中甲亢患病率为3.7%,甲减患病率为6.5%,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8.6%。甲状腺癌发病数也在不断攀升,目前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我国罹患甲状腺疾病人数不断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环境辐射、饮食缺碘或高碘等。因此,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染色体核型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间变化关系,探讨细胞遗传学变化及ALP水平在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时期CML患者,检测其血清ALP,并取骨髓有核细胞采用直接法或24小时培养法、R带显色技术作染色体分析.结果 CML患者AL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加速期急变期患者复杂核型出现率及血清AL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且ALP水平与髓内幼稚细胞数水平呈正相关,PH1阳性核型CML患者与复杂核型CML患者血清ALP水平差别不明显.结论 CML患者血清ALP水平及染色体复杂核型反应该期患者疾病特征,对CML疾病分期、预后判断有价值,两者间的一致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对从黑种草子中分离得到的黑种草皂苷A进行结构鉴定,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黑种草皂苷A,综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用HPLC法测定其在药材中的含量,用Agilent Eclipse XDB-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柱温: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黑种草皂苷A在0.02012~1.00600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51%,RSD值为1.46%(n=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控制黑种草子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性,28岁。普查时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陈旧性下壁、前侧壁心梗;③高度顺钟向转位。建议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做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壁局部非对称性肥厚:提示肥厚性心肌病可能。  相似文献   
59.
越来越多免疫介导的慢性关节炎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等选择效果显著的TNF-α 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然而抗TNF-α 治疗却会大大增加结核(tuberculosis,TB)感染的风险,尤其是潜伏性结核(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再活化。LTBI 感染是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细菌学证据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选用TNF-α 抑制剂治疗前进行LTBI 的筛查尤为重要,但目前国际上仍没有诊断潜伏性结核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索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分系统,并初步评价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2017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67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黏膜下深部浸润(距黏膜肌层≥200 μm)的表浅食管鳞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P<0.1的自变量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并对自变量赋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临界值对267例病例进行风险分组,淋巴结转移率行多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 267例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者中,71例(26.59%)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P=0.015,OR=2.802,95%CI:1.225~6.409)、血管侵犯(P=0.043,OR=3.450,95%CI:1.040~11.445)、淋巴管侵犯(P<0.001,OR=36.985,95%CI:13.699~99.856)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黏膜肌层增生异常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81,OR=2.005,95%CI:0.918~4.380),但P<0.1。根据上述4个因素建立评分系统,黏膜肌层增生异常赋1分、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赋1分、血管侵犯赋2分、淋巴管侵犯赋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点为评分>2分,将267例病例分为低危组(评分0~1分,n=143)、中危组(评分2~5分,n=79)和高危组(评分6~9分,n=45),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2,P<0.001),且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线性上升趋势(χ2=109.298,P<0.001)。 结论 中度和低度分化、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为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3个因素结合黏膜肌层增生异常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个体化指导临床决策,对术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