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不同类型胆道狭窄的造影特点,并探讨其与病因的联系.方法 46例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黄疸,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及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诊断;1例行肝动脉造影检查,45例行多层CT检查及肝动脉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胆道造影表现,对胆道狭窄类型进行分类,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类型胆道狭窄患者的肝内、外胆道形态学改变的异同点,并结合发病机制加以阐述.结果 PTC证实吻合口狭窄(ABS)为21例,非吻合口狭窄(NBS)为25例,其中NBS伴肝动脉栓塞(HAT)13例,不伴HAT 12例.PTC示肝门区胆管狭窄患者共26例,NBS患者(发生率92.0%)发生肝门区胆管狭窄明显多于ABS患者(发生率14.3%,P<0.05).肝内胆管狭窄患者共31例,NBS患者(发生率100.0%)发生肝内胆管狭窄明显多于ABS患者(发生率28.6%,P<0.05).肝内胆管扩张患者共33例,不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16.7%)发生肝内胆管扩张明显少于ABS患者(发生率100.0%)及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76.9%,P<0.05).肝外胆管扩张患者共21例,ABS患者(发生率85.7%)发生肝外胆管扩张明显多于NBS患者(发生率12.0%,P<0.05).肝内胆管狭窄、扩张同时出现的患者共18例,ABS患者肝内胆管扩张较多见(发生率100.0%),不合并HAT的NBS患者以肝内胆管狭窄多见(发生率100.0%),但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76.9%)出现肝内胆管狭窄并扩张明显多于ABS患者(28.6%)及不合并HAT的NBS患者(发生率16.7%,P<0.05).46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符合胆管狭窄的诊断.结论 肝移植后ABS患者、合并及不合并HAT的NBS患者的造影表现有不同的特点,其胆管狭窄及扩张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152.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CTPV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CTPV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表现.结果CTPV的MRI平扫,所有病例门静脉主干或分支闭塞,周围可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动态增强MRI,动脉期17例出现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全部病例见异常侧支静脉强化;DCE-MRA能直观显示上述改变.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及DCE-MRA检查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闭塞及其周围海绵样侧支静脉扩张为其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评价PBL联合PDCA教学法应用于介入放射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效果。 方法将我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的26名进修医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采用P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联合PDCA教学法。对进修医生考核成绩和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实践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总体优于对照组。 结论PBL联合PDCA的新型教学模式可提高介入放射进修医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4.
脾栓塞术后有不少并发症如左上腹痛、发热、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损害、左下肺炎及左脾腔积液、肺不张等,处理不当,可影响脾栓塞疗效及患者的恢复、甚至导致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脾栓塞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或防止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5.
【摘要】 目的 制备由维生素A(VA)修饰的纳米载体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用于靶向肝星状细胞(HSC)(LX-2细胞株)输送Toll样受体(TLR)4小干扰RNA(siRNA)。观察和评估VA-PEG-PEI对LX-2细胞转染效率、TLR4/核因子(NF)- κB信号通路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8检测纳米基因药物细胞毒性。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药物转染效率。脂多糖(LPS)刺激LX-2细胞,并用不同多聚体[VA- PEG- PEI/TLR4 siRNA(siTLR4)或PEG-PEI/siTLR4]进行转染。蛋白质印迹法(WB)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LX-2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和α-SMA表达。 结果 高浓度(40 μg/mL)VA-PEG-PEI/siTLR4孵育下LX-2细胞仍具有80%以上存活率,表明纳米药物细胞毒性较低。LPS刺激的LX- 2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水平升高,这种作用经VA-PEG-PEI/siTLR4处理后显著减弱。同时,VA-PEG-PEI/siTLR4能有效地使LX-2细胞失活,这可通过降低纤维化标志物α-SMA表达证明。结论 VA-PEG-PEI/siTLR4能高效转染siRNA,有效下调LX-2细胞中TLR4/NF-κB信号通路和α-SMA表达。本体外实验研究表明,VA-PEG-PEI/siTLR4具有治疗肝纤维化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6.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癌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总结76 例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征。76 例肝癌动脉栓塞术前常规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位于膈顶部肿瘤还作膈动脉造影,发现肝外供血支进一步超选插管,并同时进行肝动脉、肝外动脉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结果 76 例肝外供血支,由肝动脉闭塞引起侧支动脉供血达21 例,其余55 例为肝脏本身固有的寄生性供血。肝外供血与肿块部位、大小密切相关。Cobra、Yashiro 导管配合SP 导管肝外动脉插管成功率为72 .4% ,随访36 例,1、2 年生存率分别为52 % 和21% 。结论 1 . 依据肿块部位积极寻找肝外供血支;2. 在介入治疗中,预防肝动脉闭塞,减少侧支供血形成至关重要;3. 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采取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是必要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7.
TIPSS技术在门脉癌栓性门脉高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IPSS技术在治疗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中的技术特点及禁忌证。方法 16例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9例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7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栓塞;6例合并门脉海绵样变;1例单纯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单纯顽固性腹水;1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顽固性腹水。结果 16例中11例患者成功行TIPSS治疗,技术成功率约68.8%,门脉压力从术前4.9kPa降至2.4kPa,平均降低2.5kPa,腹水减少或消失,症状缓解。平均生存136d。5例失败。结论 TIPSS是治疗门脉癌栓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门脉海绵样变是该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58.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5 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 3~ 18个月 ,观察栓塞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 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8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 ,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 ,肌瘤染色明显 ,排空延迟。 6例术后 1周行子宫切除术 ,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 ,小出血点。随访 3个月 ,症状缓解率达 90 .5 %。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 89.4 % ,盆腔胀痛及腹胀等压迫症状消失占 91.3%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80 % ,子宫体缩小 4 8%。结论 早期结果表明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法安全有效 ,并发症发生率低 ,是子宫肌瘤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